第三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含义,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认识到提高国民素质对经济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对此作出初步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典型事例和图片,并运用对比、讨论交流的方法,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对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责任意识,增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高国民素质重要性的认同,立志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越来越好》
2、教师收集相关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3、要求学生预习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多媒体播放歌曲]《越来越好》
师:请结合歌词说说人们的生活为什么会越来越好?
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主要是因为我们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了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了教育和科技、坚持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师:那么什么是物质文明?什么是精神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 讲授新课]
[ 出示课题]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板书)
[ 多媒体出示] 教材P74页“阅读天地”------“华西村发展之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和P76页“知识窗”,并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
[ 多媒体出示]
想一想:(1)材料中的“口袋”与“脑袋”分别喻指什么?
(2)结合华西村的事例说说什么是物质文明?什么是精神文明?
生:(略)
师:对,材料中的“口袋”指物质文明,“脑袋”指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含义,并作适当讲解)
[ 辩一辩]
[ 多媒体显示华西村的一组图片] 并让学生思考下列属于物质文明的图片是()属于精神文明的图片是()
生:略
师:请结合华西村的事例和图片思考讨论交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生:讨论交流(略)
师:刚才大家的交流和回答都很好。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例如:华西村人民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经济发展了,家家户户富裕了,这一切为人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思想保证。
例如:华西村建造各种娱乐设施,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这为华西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力支持,使华西村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富有。
可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 出示标题]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板书)
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然同等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呢?
生:(略)
师纳:我们应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华西村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
师:那么,我们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
[ 多媒体出示]最让中国人脸红的三张图片及相关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乱扔垃圾”……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志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最新的“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 多媒体显示]议一议:看了上述材料和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生:(略)
师纳:对,某些人的素质较差、行为很不文明,这些人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损
害了国格,而且不利于我国的对外交往,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 多媒体显示] 花园城市------新加坡
材料二:新加坡人的素质之高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无论是摩肩接踵的商业街和旅游景点,还是偏静冷清的社区小巷,都是那么地干净、整洁。
没有人随地吐痰、随地丢废物,也没有人乱堆垃圾和乱搭建,就是街头摆摊的小贩,也把自己周围收拾得干干净净。
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区域,无人违反禁令。
在交通要道,也没有人不顾交通指示灯随意穿行。
几乎每个新加坡人从小就树立了法律意识,并把爱护城市、热爱国家融入他们自觉的行动中。
虽然新加坡是一个被称为地球上的小红点的热带国家,建国也只有40多年,但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却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迈入了工业化国家行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跟该国具有良好的国民素质是分不开的。
[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看了上述材料,你认为新加坡的国民素质怎样?新加坡的国民素质对他们国家的经济和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生:(略)
师: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比较分析,我们可概括出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出:
师:民族素质,或者说国民素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国民素质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因素。
[ 出示标题]2、提高民族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板书)
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作为青少年学生在提高民族素质中可有什么作为呢?
[ 多媒体显示]一句话感言:青少年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生1: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
生2:努力学习,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
生3: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品质。
生4: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师纳:对。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
[ 出示标题]3、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板书)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来感受一下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 多媒体显示]动一动: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的道理。
认识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对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 布置作业]课外探究:(可任选其中一题完成)
1、《拍拍你的身边事》,观察和拍摄自己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针对这些不文明现象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或建议。
2、上网收集洋山深水港建设者们所发扬的洋山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发扬洋山精神的体会文章。
(300字左右)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并针对课堂上每位学生的回答和表现,教师可及时给予表扬。
2、对于课后布置的作业,可让学生制成PPT在课堂上交流,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同时将交流情况认真记录在册,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
五、教学设计说明
1、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选择典型事例和图片来创设教学情景,并出示相应的思考题,引发学生讨论交流,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由于“提高民族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这一教学内容的口径比较大,常规教学很容易偏向“大而无当”,达不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一句话感言”和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这两个小活动,目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提高自身素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强化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六、附资料:最让中国人脸红的三张图片
南汇区三墩学校 陶建云 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