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中医医院
血液制品种类
1、全血:由静脉采出的血液与一定量抗凝保存液混合之后不凝固的血液、存放于容器,并置于2-6℃的冰箱里保存,其中保留着血液的全部成分。
2、红细胞制品
红细胞制备:红细胞是由全血经过离心,将大部分血浆分离出后所剩余的血液,主要含有红细胞和少量的血浆。
在经过(加入红细胞保养液、过滤白细胞、盐水洗涤、冷冻)制备而成的。
(1)红细胞制品的种类(目前临床常用红细胞的种类)
红细胞悬液:血浆分离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
去白红细胞:在红细胞悬液的基础上加过滤白细胞。
洗涤红细胞:血浆分离后,盐水洗涤三次,加红细胞保存液。
冰冻红细胞:在分离后的红细胞制品中加冰冻保护剂后冰冻保存,在时再进行洗涤。
辐照红细胞:在分离好的红细胞进行适当剂量的辐照。
(2)红细胞制品的选择(从输血安全性)
①综合红细胞血型、白细胞含量、血浆含量等因素,依次为:
辐照去白洗涤红细胞/去白洗涤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②血小板选择:辐照去白血小板/去白血小板/血小板悬液。
③紧急输血的选择:指患者ABO血型无法确认,但急需输血的情况。
最好是RH(-)“O”型洗涤红细胞。
其次选择“O”型洗涤红细胞。
(3)红细胞输血的适应症
①外科及创伤:
红细胞是用于需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a、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b、血红蛋白<70g/L,考虑输血。
c、血红蛋白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有无代偿功能、有无代谢增高以及年龄因素决定
②内科:
a、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有缺氧症状。
b、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应考虑输血。
2、血小板制品
(1)血小板作用
血小板黏附功能、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释放反应、血小板血块回缩、血小板凝血功能
(2)血小板制品种类
机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
(3)血小板输血指证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变现。
①外科
a.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b.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c.血小板计数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
或伤口渗血决定。
d.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
不受上述控制。
②内科
a.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b.血小板计数10-50*109/L之间,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
可考虑输注。
c.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注血小板,以防止出血(总
之,血小板输注阈值需要根据患者的诊断、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没有什么能够取代临床评估。
)3、血浆输注
(1)血浆制品的种类
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2)血浆输注指征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a.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米慢性渗血。
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的库存血或红细胞后(出血量或
输血量大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c.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活得像凝血功能障碍。
d.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FFP:5-8ml/kg)。
(3)冷沉淀输注指征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患者、血管型血友病(vVV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4)粒细胞输注指征
用于粒细胞缺乏的患者
适应症:体内有严重感染、经强力抗生素治疗24-48小时无效、白细胞总数≦0.2*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