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保养ppt课件

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保养ppt课件

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保养
烧伤ICU 康爱玲
.
SERVO-S 呼吸机组成
支撑臂 呼吸管路
用户界面 主机 湿化器 空气压缩机 台车
.
用户界面
彩色触摸屏
固定键 主旋钮
通气键
直接控制旋. 钮
特殊功能键
呼吸机使用的适应症
• 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符合下述条件应实 施机械通气: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恶化;意 识障碍;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 >35~40次/分,或<6~8次/分,或呼吸节 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血气分 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PaO2 <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 50mmHg;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 2、心肺功能衰竭;
• 3、全身麻醉;
• 4、实施“非生理性”特殊通气(反比通气、 分侧肺通气、PHC);
• 5、测量患者呼吸力学. 。
通气模式的选择

二、压力支持通气(PSV) 属于部分呼吸支持
技术,呼吸机由患者吸气触发后提供一恒定的气
道压力,以克服气道阻力、增加潮气量、减少患
者的呼吸功。流速方式、呼吸频率和吸/呼比均由
.
湿化器连接方法
湿化器出气口 湿化器进气口
呼吸机吸入端 呼吸机呼出端
.
通电并连接气体供应
▪ 连接好主机和空气压缩机的电源插头, 连接好中央供气源
▪ 打开显示屏后面的电源开关和空气压 缩机的电源开关
▪ 选择“使用前检查”
.
使用前检查
.
使用前检查
.
内部气体测试
.
内部气体测试
▪ 将测试管连接在进气端和呼出端
.
呼吸机使用的禁忌症
因机械通气可能使病情加重;气胸及纵 膈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泡和肺囊肿,低 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严重肺 出血,气管-食管瘘。但在出现致命性通气 和氧合障碍时,应在积极处理原发病(如 尽快行胸腔闭式引流,积极补充血容量等) 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机械通气,以避 免患者因为严重二氧化碳储留和低氧血症 而死亡。
征、SaO2、口唇和肢端颜色。 • 9)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痰量。
.
机械通气的护理
• 4、人工气道的湿化:
• 1)机械通气时应实施气道湿化,不论 何种湿化,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
到35℃~37℃,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
道黏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 排出,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痰后短期内明显下降,因此存在肺部感染
的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可选择性应用痰
液稀释。
.
机械通气的护理
• 5、气管切开护理: • 1)气切口每日护理2次,每次均应更
.
通气模式的选择

一、控制通气(CV)属于完全呼吸支持技术
• 患者的呼吸方式完全由呼吸机控制,呼吸机提供 全部呼吸功。包括:容量控制通气(VCV) 压力 控制通气(PCV).

特点:机器提供完全呼吸支持,患者不需要,
也不能进行自主呼吸。

适应症:患者自主呼吸丧失或其微弱,例如:
• 1、中枢或周围神经及肌肉功能严重障碍;
一、低通气量报警:常见原因是潮气量设置
不足或管道漏气造成每分钟通气量过低。也可见
于应用SIMV呼吸方式时,患者自主呼吸弱或f过
慢而引起通气量过低而报警。处理:首先应查明
原因,及时做出处理,如拧紧松动的接头;将气
管插管上的气囊充满气;调高潮气量等。

二、高通气量报警:主要发生于患者有自主
呼吸时,自主呼吸通气量加上机械呼吸通气量而

4、适当提高氧浓度。

5、如为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气管切开需充分清
除口鼻腔、气囊上滞留物,适当提高气囊压力,
调整呼吸机管路位置。
.
机械通气的护理

6、备好气管切开用物、负压吸引装
置、常用抢救药品等。

7、配合医生完成气管切开,固定患
者头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情况。

8、判断导管位置,气囊充气,妥善
全部呼吸功。疾病恢复期,准备撤离呼吸机时。
也可用作长期部分通气支持过程。
.
呼吸模式分类
按病人是否有自主呼吸:
控制模式 VC,PC
支持模式 PS
.
自主呼吸 CPAP
呼吸模式分类
按病人是否有自主呼吸:
混合模式(控制+支持) SIMV
.
上机准备
1 、检查呼吸机外观,表面应干净、无灰尘 及污渍,呼吸机各配件备齐。
• 二、影像学检查,以便观察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套管、气胸引流管的装置的正确 位置。
.
机械通气时的监测
• 三、血气监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 监测:
• 动脉血气分析一般要求患者的PH值介 7.35~7.45左右,要求 PaO2>60mmHg;35mmHg<PaCO2<45mm Hg;监测动脉血气,对于呼吸机参数的调节 至关重要。
清醒时与呼吸机对抗,可用镇静剂治疗。

四、低压报警:常见原因有呼吸机管道脱落、
漏气、气管插管套囊充气不足和潮气量设置过少。
处理:若出现低压报警,首先检查呼吸机管道是否
脱落、套囊是否漏气或通气不足,核对吸入潮气量
或呼出潮气量是否相等。
.
机械通气时的监测
• 一、 临床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包 括神志、呼吸频率、呼吸方式、有无呼吸 窘迫、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心率、心律、 动脉血压、紫绀程度、尿量、中心静脉压; 体征包括胸部的叩诊、听诊,对拟诊肺实 变、气胸、气道阻塞有重要价值。
.
蓄电池测试
.
蓄电池测试
▪ 根据蓄电池测试的提示拔下主机的电源插头 ▪ 待出现新的提示后,再连接好主机的电源插头
.
病人呼吸回路测试
.
病人呼吸回路测试
▪ 在执行此步操作前,请将双手洗净,或者佩戴医用手套 ▪ 请用手掌用力堵住Y型口,选择“确定”键,直至测试结束
.
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节

一、呼吸频率(F):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
引起高通气量报警。处理:如果患者自主呼吸有
力,全身情况良好时可改用SIMV;若病情不允许,
可用抑制自主呼吸的镇静剂或将灵敏度调至
1完0全~2的0c机m械H2通O气,。使患者不能触发呼吸机进而进行
.
呼吸机报警原因及处理

三、高压报警:常见的原因有高压报警上限
设置过低;呼吸管道扭曲、打折;呼吸道分泌物堵
固定导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9、观察气切伤口渗血情况,观察有
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
机械通气的护理

二、人工气道的管理:

1、导管位置管理:

1)每班严格交接导管深度、外露长度,判断
导管是否在气道内。

2)每小时观察导管固定情况,及时重新固定。

3)气管插管可选择胶布固定、插管固定器固
.
机械通气时的监测
在机械通气后1小时内应复查血气分析,如有 好转应继续通气;如有异常,则应进行下述调整:

1、PaCO2增高,表示肺泡通气不足,可增加
潮气量或频率。

2、PaCO2下降表示通气过度,应减少每分通
气量。

3、一般无异常应每天或隔天复查血气,更换
呼吸机模式或调整参数后2小时内应复查血气。
囊压力为25cmH2O。

3)没有气囊测压仪的情况下,建立人
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

4)建议及时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
机械通气的护理
3、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1)吸痰前充分评估,把握吸痰指征: 人工气道内见到痰液涌出;患者咳嗽或突然
发生呼吸窘迫;大气道有痰鸣音;SaO2突 然下降或呼吸频率加快;动脉血气恶化;机
患者自己决定。

特点:可与其他通气模式配合使用,同步性
好,患者感觉舒适。可降低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管
道的阻力,减少呼吸功。鼓励患者自主呼吸,防
止呼吸肌废用性萎缩。

适应症: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需长时间
进行机械通气者。撤离呼吸机时。
.
通气模式的选择

三、持续气道正压(CPAP)属于部分呼吸支
持技术。呼吸机只提供一个恒定压力,不提供其
内在范使0围.5用。~1较h高.随的着F低io氧2(>血6症0%的)改,最善高,可逐达渐10下0调%,FiO但2时直间至应正控常制

.
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节

七、PEEP的设定:原则是从低水平开始,逐
渐上调,待病情好转,再逐渐下调。成人应从
5cmH2O开始,儿童从3cmH2O开始。设置PEEP 的作用是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平均气道压、

二、潮气量(VT):应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及患者的
舒适性,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毫升/公斤。

三、每分通气量(VE):VE=潮气量(VT) ×呼吸频
率(f)

四、吸呼比(I:E)设置: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
秒或吸呼比为1:1.5~2。

五、气道压力(Paw):15~20cmH2O。
• 下用,呼六尽吸、可机吸能治入使疗氧用时浓较,度低为(的迅F速FiiOo纠22。)正一:低般原氧F则血io是症2以在,4保可0~证适50氧当%合在为的短宜情时,况间初
塞气道;患者与呼吸机对抗;患者肺的顺应性降低,
如灌注肺、胸腔积液等均可引起气道阻力升高而导
致高压报警。处理:首先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通畅,
有问题及时处理:听诊双肺有痰鸣音,若有及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由于肺内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