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人类的自我认识
赫尔蒙特 (J·Van Helmont,1579—1644)
西尔维斯
荷兰医生、化学家和生理学家 医学化学派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巴 拉赛尔苏斯和赫尔蒙特用化学阐释生命现象的传 统。 在莱顿大学创立了第一个正规的医学化学实验 室从事生命现象的实验研究。 他大胆提出生命体的生理学过程和非生命体的
博雷利 (Giovanni Alfonso Borelli,1608-1674)
火鸡胃可以将空心或实心的玻璃球、铅块变成粉末。胃和牙齿的作用原理是一 样的,都是通过压力而起作用,并且计算出火鸡胃的力决不低于1350磅。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医学化学学派
巴拉赛尔苏斯
瑞士医学家、化学家。 他认为生命是个化学过程,并创造了新的治疗 疾病的方法,即化学医术系统或炼金医术系统。 他相信四元素说,认为四元素在身体内变为三 种要素—盐、硫黄和水银。
桑克托留斯 (Sanctorius, 1516-1636)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他以超人的耐心对人体进行了有 趣的定量研究。 他经常坐在一架特制的大天平上 进行自我称量,测算自己吃饭、喝 水、睡眠、运动,甚至生病时的体 重变化。 在30年实验生涯中,他大部分时 间都是在这个大天平上度过的。
坎农 (W.B.Cannon,1871—1945)
种适应机制。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坎农1932年在《躯体的智慧》一书明确提出了内稳态理论。 内稳态理论:内环境处于稳态是神经、内分泌以及血液缓冲作用的结果。 生命系统各部分的作用遵循基本的物理-化 学规律,但整体的作用不能完全用物理-化学 来解释;即避免陷入活力论,又摆脱了还原论 的局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 合。它代表了20世纪新生物学或生理学中最有 影响的理论取向。 内稳态理论是现代生理学建立的标志,也是 生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进入20世纪后,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争论激烈的领域:神经生理和内 分泌生理。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巴拉赛尔苏斯 (T·Paracelsus,1493—1541)
他把这称为“三基”,并把它们分别比作身体、灵魂和精神。认为这三种要素
的增减决定着机体的健康、疾病、生存和死亡 ......
“人们靠内心的默想,绝不会知道万物的本性”。“眼所见的,手所接触的,才 是医生的老师”。
他是一个巫师和医生,术士和科学家。
动物灵气沿着神经流动,从神经流到肌肉引起四肢运动。 除了人类的思想外,机体其他所有的生理功能都能被看作像钟表、磨坊等
机械运转。
笛卡尔是第一位敢用一种机械方式来解释动物包括人的全部功能,特别是大 脑的功能。这对当时盛行的唯灵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拉美特里
体系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现代生理学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学术流派:
医学机械学派
医学化学学派 德国生理学派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医学机械学派
笛卡尔,
法国数学和哲学大师。
《论宇宙》
—动物和人是宇宙重要组成部分。
《论人类》和《论胚胎的形成》
—动物是一架机器,其各种生理功能可 以用纯粹的机械术语来解释。
学的探索和研究。
创制了许多研究动物电的物理工具,如感觉 测量器、倍加器、补偿电路等。
杜·雷蒙 (Du Bois Reymond,Emil 1818—1896)
发现了肌肉损伤电流和眼睛静止电流;动物器官的电反应同磁铁的反应相似。 发明一些临床诊断检查方法,如心电图描记器。 研究一些纯粹物理学问题如流体链、极化电内渗、电泳现象、扩散、热电流,
理学和生理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著名
的生理学派-德国生理学派。他们不仅开创了生 理学研究的新阶段,而且大大地丰富了物理学。
弥勒另一伟大贡献是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生理
学家。
约翰·缪勒 (Johannes Peter Muller,1801-1858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血糖不是直接来自食物而是来自肝脏, 肝脏能把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起来,肝 糖元又可分解成葡萄糖送回血液,供机 体所需。 生物体内的氧化过程不是氧和碳的直接 燃烧,而是通过酵素作用发生的间接氧
化。氧化地点不仅在肺,并且是在身体
全部组织。 提出“内环境”概念。生物生存在它所 习惯的外环境中,而生物体内各种组织 却生活于生物“内环境”里。内环境要 经常同外环境保持平衡,否则生命现象 就要发生紊乱。
导速度为每秒27-30米。 他测量了多种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提出神经电
赫尔姆霍茨
(H·Von Helmholtz,1821—1894)
传导“阈”的概念,也就是说刺激得达到一定的 强度才能引起传导。
赫尔姆霍茨集中体现了德国生理学派的特点,即用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和方法
来研究和解决生理学问题,使物理学和生理学同时得到了发展和繁荣。
•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
人体生理学:人类的自我认识
《生命科学发展史》
(一)早期的生理学派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机理或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虽然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成果成为了 生物学的主体或基础。生理学的外延很难确定,比如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这个“生理”就成了生物学的代名词。 17世纪末,通过伽利略、开普顿和牛顿的工作,新的宇宙观形成(地球 是太阳的一个行星,靠万有引力在天体轨道上运行。。。。)。 这个时期形成两种探索生命现象的方法:
Paramesonephric ducts (or Müllerian ducts)
1833年和1840年出版《人体生理学手册》
1840年发现“弥勒氏管”(副中肾管)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杜·雷蒙
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
1843年跟随弥勒完成了博士论文,成为一位
年轻有为的电生理学家。1845年创立了柏林 “物理学协会”,同时开始进行生理学和物理
否定了人类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观点,从而抛弃了笛卡尔的灵魂与肉体相互 作用的“二元论”,使生理学中机械论更加完美和彻底。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博雷利
意大利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他对人和动物各种姿式以及步行、奔跑、游泳和飞 翔等不同种类的运动进行了力学分析和计算, 将机械 学原理和几何学结合来研究单块肌肉和肌肉群的运动。 他发现心脏是一个肌肉泵,而不是笛卡尔所描述的 热源。心脏和其他器官无明显的温度差异;心脏肌肉 在收缩时体积会增大,是肌肉活动所致,不认为这是 动物灵气从脑通过神经流到肌肉使肌肉紧张而变粗。
并改进的滑动感受器,除生理学之外也丰富了物理学技术。
著名学术专著《动物电研究》(1848年)。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赫尔姆霍茨
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
1841年开始在弥勒教授指导下进行生理学研究。 1847年深刻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原则。
1850年成功地测算出青蛙兴奋过程的神经电传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定量生理学
桑克托留斯
意大利生理学家。
1582年帕多瓦大学毕业后到威尼斯行医, 1611年被帕多瓦大学聘为理论医学教授。 1629年又回到威尼斯进行医学实践和研究。 1614年出版了《静态医学格言》,该书再版 了32次,被译成多种文字。 现在被公认为定量医学研究的奠基人。
笛卡尔 (Rene Descartes,1596—1650)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人是一架具有“理性灵魂”的特殊机器
心脏使血液膨胀和加温,并将血液散布到肺部和全身。 肺部使热血在与空气作用而冷却,然后一滴一滴地注入心脏的左室中。
松果腺是灵魂的所在地,是非物质的灵魂和肉体机器相互作用的唯一场所。
《History of Life S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从酸碱平衡的研究中,发现了血液的缓冲作用; 从体液平衡的角度为内环境的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理过程依赖于生命体内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但 是通过孤立研究这个系统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能完 全真正阐明生命现象的机理。 亨德森发展了贝尔纳思想。他的同事坎农在贝尔 纳和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谢灵顿的神经态合理论 将内环境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了内稳态
化学过程是一回事。
认为酸碱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命的健康和疾病, 人们可以通过调节酸碱平衡来治疗疾病。
西尔维斯 ( Franciscus Sylvius ,1614—1672 )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德国生理学派
约翰·缪勒
德国生理学家、比较解剖学家。19世纪最杰出 的生物学家之一。 19世纪科学重心逐渐从英国、法国转移到德国, 生理学也开始在德国繁荣起来。一批科学家将物
法国生理学家 肝脏有生成糖元的功能; 血管舒缩受神经控制; 胰液能消化脂肪; 美洲箭毒性质和作用; 一氧化碳毒性等。 《实验医学导论》(1865年)被认为是生理 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他逝世时,法国举行了国葬。
克洛德·贝尔纳 (Claude Bernard,1813—1878)
亨德森 (L·J·Henderson,1879—1942)
理论。
《History of Life Science》
坎农
美国生理学家。 他通过对脊椎动物身体调节不随意反应,如营养, 血管、生殖机能自主调节的研究,发现交感神经系 统起着主导作用,实际上控制着身体的其他调节系 统。 例如:当气温升高时,交感神经系统一方面使皮 肤表层的毛细血管舒张并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另一 方面促使肾上腺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到血液加速身 体的代谢过程。这些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使体温维持 相对恒定。 通过对肾上腺髓质机能的深入研究,认识到肾上腺髓质的机能本质上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