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世界的层次、形态与基本相互作用

物质世界的层次、形态与基本相互作用

物理学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蒙昧、理性 到科学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宇宙之大,微观粒子之小。 天地万物、自然之复杂,物质世界的奥妙是无穷的,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也是无穷的。本讲座将介绍物
理学对宇宙世界的基本认识。
提纲: 物质世界的层次、形态与基本相互作用 物理学与宇宙观 物质世界的对称性与统一性 物质世界的非线性效应
(约1—100nm)和团簇(含几十到几百个或上千个
原子、分子、离子的聚集体,典型尺寸小于1nm,大 的尺寸也可达几十纳米)。
在这些介观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既不同于宏观物体
也不同于微观体系的奇特的现象,如量子尺寸效应、 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性质。 宇观世界——万有引力起主要作用的世界。按尺 度规模,天体可分为四个层次:行星层次、恒星层次、 星系层次和宇宙整体。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内部结构连续、而宇宙不连续。的关系及物理学认识的真理性
第1讲 物质世界的层次、形态与基本相互作用 1.1 物质世界的层次
在人类已研究的 物质客体中,空间尺
度跨越了42个数量级
(如图1-1),可分为
宇观、宏观、介观、
微观诸层次。
图1-1
微观系统—分子、原子尺度以下的物质客体。 宏观系统—人体尺寸上下几个数量级范围内的物质
客体。
介观系统—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物质层次。 宇观系统—大于宏观层次的物质客体。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和绕核运转的电子。
原子核
核子(质子和中子)
夸克。
还有传递各种作用力的基本粒子:光子、w粒子、
Z0粒子、胶子和引力子。 各种各样的宏观物质最后归结于若干个基本粒子所 组成。 特别说明: 介观系统——物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介观 体系分为亚微米体系(尺寸0.1—1μm)、纳米体系
电子从未观察到。狄拉克假设,负能级都
被电子填满了,正能态电子无法进入。这
图1-2
种“负能电子海”叫真空。
“真空”是一种负能态被填满而正能
态全空着的状态,什么也观察不到。
只有当负能电子海中少了一个电子即
出现一个“空穴”时,才表现出可观察效 应。即少了一个电荷-e能量-mc2的粒子, 相当于多了一个电荷+e能量+mc2的粒子。
等离子态是由足够数量的正负带电粒子组成、运动 受电磁力支配的物态。它存在于电弧、高空电离层和极 高温度下的物体系统(如热核反应)中,也是宇宙物质
存在的主要形式(恒星内部)。
超密度态是晚期恒星的物态,如白矮星密度高达105~
106g/ Cm3,中子星密度更高达1014 —1016 g/cm3。
反物质态是由反粒子构成的物态,如反质子和正电 子组成反氢原子。 真空态是物质存在的最低能态,物理意义上的真空 并非“一无所有”。
E ( pc)2 (m0c 2 )2
(1-2)
E ( pc)2 (m0c 2 )2
(1-2)
在经典力学中,不存在负能量物体。狄拉克认为,
在量子力学中负能量有物理意义。
由(1-2),可得到电子能级如图1-1, 能量从- ∞ 变到-m0c2,又从+m0c2变到 +∞ ,但不在-m0c2与+m0c2之间。 正能态电子由实验可观察,而负能态
所以,物质存在归结于场,物质粒子是场的一种特殊 形态。如电子和正电子从属于电子场,是电子场的量子。 电子场的激发表现为正电子和电子的产生,电子场的 退激表现为电子和正电子的湮灭。退激的能量又使电磁场 激发,产生一对光子。 光子从属于光子场即电磁场,是电磁场的基本粒子。
其他物质粒子类似,是它们所从属的量子场的激发, 量子场的量子即粒子。 量子场是基本的,粒子是派生的。断续的粒子和连续 的场统一于既有微粒性又有波动性的量子场中。
此外,在宇宙中还存在有大量的暗物质。
暗物质可分两类:
一类是利用电磁波的特性可探测到的天体物质,因
为太远或辐射太弱而看不见。
另一类是不会发光而与电磁波无缘的物质,它们对
各种波长的光是完全透明体,但具有万有引力,这才是 真正的暗物质。这类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95%以上。
场是宇宙中另一种物质形态,如电磁场、引力场。 场的物质性表现在:
场的粒子如光子没有静止质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不变,而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且运动的质量与速度有关。
场和实物粒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宇宙世界的物质性。
从量子场论观点看,量子场才是物质的基本形态。各
种基本粒子都可以引进相应的量子场,量子场是具有波
动性和粒子性相结合的客体。场的最低能态称为基态,
其他能态为激发态。
量子场的激发表现出相应粒子的产生,退激表现出
粒子的湮没。
互为复共扼的两种激发态表现为动量和质量相同的 正、反粒子状态。
量子场可分为三种基本场即实物场、媒介场和希格 斯场。 实物场所属的粒子有夸克和轻子(包括电子、电子 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 媒介场所属粒子有光子、胶子、引力子和W+、W-、 Z0粒子。 希格斯场所属粒子是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粒子的作 用是负责给所有粒子提供质量。
从宇观角度看,整个宇宙的物质密度均匀。从微观角度看,
1.2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首先是“实物”即原子、分子
组成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看得见,实实在在。
场是除实物以外的另一种物质实在。 目前认识的物态有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 密度态、反物质态和真空态7种。 固、液和气态是常见的。
(1)有能量、质量、动量,在场中进行的过程遵循
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规律。
(2)也以时间和空间为其存在的基本形式。
(3)场与实物可以相互转化,如γ光子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变成正负电子对,反之亦然。
但场与实物的根本差别在于: 两个实物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个空间,而场具有可
叠加性或弥散性;
实物粒子如电、质子、中子具有不可入性或定域性,
1.3 真空—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
1.狄拉克关于真空的解释 根据相对论能量—动量关系:
E 2 ( pc)2 (m0c2 )2
(1-1)
狄拉克结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了狄拉克波动 方程。由该方程得出的解有四个波函数,对应电子的四 个状态。其中两个波函数对应两种自旋取向的电子正能 态,另两个波函数则对应于电子的“负能态”。 对电子每一个动量,由(1-1)式,能量有两个值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