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析小结
8
9-4周报告
3 激光粒度分析仪法
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基本法每次检测使用的样品非常少(<1g),为保 证结果真实可靠,需平行测定三次以上。
10
9-4周报告
1.3 粒级的表示方法
直方图: 清楚地显示各粒级 的百分含量。
累积图: 便于分析各个粒径 参数。
11
9-4周报告
14
SKΦ: *2)/2。 SKΦ=(Φ75+Φ25-Φ50 50*
15
9-4周报告
参考资料
[1] 海洋生物学. 55. [2] 杨粉荣,文洪杰,钟勤.几种粒度测定方法的比较.物理测试,2005,23,(5):36-39. [3] 李艳杰,赵希,李环.激光散射式粒度测试仪原理及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沈阳工业学 院学报,2001,20,(14):39-43. [4] 冯秀丽,章伟艳,林 霖等.南海表层沉积物的沉降法和激光法粒度分析结果对比和 校正.沉积学报,2011,29,(4):767-775. [5] 程鹏,高抒,李徐生.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及其与沉降法、筛析法的比较 .沉积学 报,2001,19,(3):449-455.
粒级图形表示如下[3]:
12
9-4周报告
1.4 粒径的主要参数
Md Φ (Φ50):中值粒径,在累积曲线图上,截取累积百分含量50% 时的Φ值相当值。 ME Φ :平均粒径,选取Φ16和Φ84 易于分辨不同沉积物类型*?* ?* 。
13
9-4周报告
1.4 粒径的主要参数
QD Φ:Φ值四分位离差,表示沉积物的分选程度,Φ75为累积曲线上相当 于75%含量的颗粒直径,Φ25为累积曲线上相当于25%含量的颗粒直径。 SK Φ:Φ值四分位偏态,是对中值粒径两侧扩展程度的量度,SKΦ=(Φ 75+Φ25-Φ50*2)/2。
16
补充:
关于吸液管法测定底质粒度
ISO13317-2
18
ISO13317-2
10mL
19
容积:10mL
d2 V = 89.83 μ
每次取样液面下降高度:10/20=0.5cm
d 2 H d 19.5 = = = 0.975 2 D HD 20
d = 0.975 ≈ 0.9874 D
内径: 5㎝;底面积:约 20㎝ 2
前四层筛子使用 振筛法比较高效, 0.063mm筛子宜采用 刷法。
6
9-4周报告
2 沉析法
6πrηv=4/3πr3g(ρp - ρf)
Stocks沉降定律:球形颗粒在液体中的自由下沉终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平方成正比,与液体的粘滞系数成反比。
r: 颗粒半径(cm) η: 液体粘滞系数 Vs: 颗粒沉降速率(cm/s)
g : 980cm/s2 ρp : 颗粒密度(g/cm3) ρf : 液体密度(g/cm 3)
沉析法即是按照 stocks沉降定律测定并计算不同粒级的分质量。
7
9-4周报告
2 沉析法
一般用SiO 2密度作为颗粒密度 ρp,ρ( SiO2 ) =2.65 g/cm3 。因而 公式可简化为:v=0.8983*d2/η。 其中d 为颗粒直径,η与温度有 关,可查表。 每次取的都针对液面处的颗粒。 可根据公式求得某粒级的沉降 速度v,确定一取样深度(10cm) 后,即可算出沉降时间t,即可根据 所测粒级得出一个取样时间表。 (W1-W2)/(W/40) W:加水前,样品 (W2-W3)/(W/40) 烘干质量。 W1:≤0.063mm (W3-W4)/(W/40) W2: ≤0.032mm ... W3: ≤0.016mm ...
4
9-4周报告
问题:
1 筛析法
1.刷法和振筛法哪个准确度更高? 2.样品的前期处理分别是怎样的?
5
9-4周报告
筛析法存在的问题(实验室用)
疑问:样品前 期处理是否规 范?刷法的系 统误差?
� 1 测定速度较慢,平均一个样需15~20min。 � 2 测量准确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每层筛刷得不彻底,下层颗粒有 残留。可能原因:疑问。 � 3 其他问题:筛网破损及处理,粉尘飘散及处理,刷法与振筛法 相结合。
9-4周报告
粒度分析小结
时间:XXX.YYY.ZZ 报告人: AA
指导老师:YYY
1
9-4周报告
1 粒度分析
1.1 1.2 1.3 1.4 粒度分析及意义。 粒度测定的方法。 粒级的表示方法。 粒径的主要参数。
2
9-4周报告
1.1 粒度分析及意义
粒度分析:简而言之,即是测定某一沉积物样品中各个粒级颗 粒的质量,计算样品粒径主要参数,从而分析沉积物类型、分选程 度等。粒度分析的主要意义如下: 在影响底栖动物的组成和生态学特征的海洋学条件中, 水文动 力学(特别是海流)是最重要的。而 沉积环境往往反映了水文动力 学状况,因而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更为直接。在同一个区系里,沉积 环境主要决定着底栖生物的 生态型 、营养型 *和 群落结构 * [1]。 不同类型的底质,蓄水能力和有机质含量不同,因而其中的生 物群落类型不同。测定、分析底质的粒度组成,是研究底栖生物与 底质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底栖生物与底质的 对号入座规律,分析在 有干扰或压力的情况下底栖生物群落的相应变化等问题的前提。
20
一个粗略的处理
21
3
9-4周报告
1.2 粒度测定的方法
1 筛析法:>63μm,平均耗时10~15min,准确度较差。 2 沉析法(沉降法):<63μm,耗时最长,准确度最好。 3 激光粒度分析仪法:0.02μm~2000μm ,平均耗时5min [2] ,准确度中等。 4 其他:比重计沉降法、光透沉降法、费氏法、电阻法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