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报纸时期
一段时期历史的记录—《万历邸钞》
《雒于仁传》 军士作乱、民变、日蚀、地震、雷击、彗 星、天鼓鸣、水旱灾害、宫廷失火等 时间跨度长达45年
3、清朝的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 邸报 : 宫门钞:由内阁抄发的,内容有上谕、 奏折等。 辕门钞:由各地督抚衙门抄发,以报道 各省衙门的命令及重要人事动态为主。
四、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1、发达的宋代报纸 (1)邸报 进奏院状报、邸状、邸报、朝报 都进奏院---直属朝廷 由中央政府统一编辑和直接发行——最大特点 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 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 得超出这个范围。 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报纸内 容的审查以及报纸的发布进行限制的制度。
我国古代报纸分为官报和民报两种。 官报指的是邸报,也叫“状”、“邸吏 状”、“进奏院状报”、“朝报”、“邸 钞”等等,“邸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通 称。 民报又包括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宋代的非 法的小报,另一种是出现于清朝的合法的 京报。
古代报纸的特征: 首先,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 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 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没 有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言论。 其次,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 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 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不 同新闻体裁的区分。它没有四开或对开的 版面,而是抄印在单张的纸上,或者装订 成小册子的形式。
第一章 古代报纸时期
主要内容: 1、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2、什么是报纸? 3、我国报纸的起源。 4、我国报纸的发展 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2、掌握我国报纸的起源和发展。
一、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1、先秦:史官和乐官 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乐官:收集民情,协助帝王统治国家 2、秦朝:石刻 书面形式传播官方新闻的萌芽 3、汉代:诏书、露布 诏书:官方传达命令的文件,我国出现的最早 的一种以文字来传播官方新闻的方式。 露布:不加检封公开发表的官文书,多用在军 事上,大多记载战场上胜利的消息,一直沿 用到明末清初。
《天变邸抄》开头部分:
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 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 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 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 城门大街(今宣武门内大街),北至刑部街 (今西长安街),西及平则门(今阜城门)南, 长三四里,周围二十三里,尽为齑粉,屋 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
(2)小报 非官方 我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
特征:
内容较为丰富,可读性较高。 传播迅速,时效性较强。 读者面更广
意义:
小报的出版,打破了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 突破了官方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封锁,具有 积极的社会作用和很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清末。 但同时,它也触犯了封建统治者议论朝政的禁忌, 泄露了新闻,因此,小报自诞生之日起,都一直处 于非法的身份,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查禁。
现存的唐代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
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
早期报纸的特征:
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 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 发行: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它的 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无报头、无固定名称,称为“进奏 院状”、“邸吏状”、“报状”或“状 报”。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 录。 新闻来源: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所获得 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2、明朝时民间报房的出现和报业的独立 不设进奏院
邸报的发布和传抄,主要通过三个环节: 通政司:“朝廷的喉舌” 六科:邸报母本 提塘:加工复制,发回本省
弘治末,随州应山县女子生髭,
长三寸余,见于邸报。
民间报房的产生——我国新闻
事业独立的开端
何甥来,云送邸报为业。
《天变邸抄》和《万历邸钞》
京报 :清代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 我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捏造小抄,刊刻散播,以无为有”——因 办报获罪而被杀的有名可考的最早的人
何遇恩、邵南山 “初五日,王大臣等 赴圆明园叩节毕,皇 上出宫登龙舟,命王 大臣等登舟,共数十 只,俱作乐,上赐蒲 酒,由东海至西海, 驾于申时回宫。”
四、小结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报纸,是一种以报道新闻、揭载评论为
主,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
三、我国报纸的起源
(一)“开元杂报”
孙樵 《读开元杂报》
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某略 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 楼南,某日安北奏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 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此,凡数十 百条。樵当时未知何等书,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有自长安来 者,出其书示之,则曰:“吾居长安中,新天子嗣国及穷虏自 溃,则见行南郊礼,安有籍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耶?又尝 入太学,见丛甓(pi,四声)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得石刻, 乃射堂旧地,则射堂废已久矣。国家安能行大射礼耶?自关以 东,水不败田,则旱败苗,百姓入常赋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 役者。吾尝背华走洛,遇西戌还兵千人,县给一食,力屈不支。 国家则能东封?从官禁兵安能仰给耶?北虏惊啮边甿(meng二 声),势不可控,宰相驰出责战,尚未报功。况西关复惊于西 戎,安有扈从事耶?武皇帝御史以窃议宰相事,望岭南走者四 人,至今卿士咋(ze,二声)舌相戒。况宰相陈奏于仗罢乎? 安有廷奏铮事焉?”语未及终,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 开元政事,该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 条可复。然尚以为前朝庭所行,不当尽为坠典。及来长安,日 见条报朝廷事者,徒曰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 明日畋(tian二声)于某,诚不类数十幅书。樵恨不生为太平 男子,及睹开元中书,如奋臂出其间,因取其书帛而漫志其末。 凡补缺文者十三,改讹文者十一。是岁大中五年也。
“开元杂报”复制图:
(二)唐代出现早期报纸的条件 (唐代新闻得 以发展的历史背景) 1、交通发达 2、藩镇制度 3、传播工具 4、文化发展
(三)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进奏院 进奏院状: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 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 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内容主要涉及皇帝的 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其 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
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 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 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 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 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 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 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 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此 真天变,大可畏也。
《小饮公瑾舟中》 青泥赤日午相烘, 走访船窗柳影中。 辍我东坡无限睡, 赏君南浦不赀风。 坐观邸报谈迂叟, 闲说滁山忆醉翁。 此去澄江三万顷, 只应明月照还空 祖常’等揭纸,沿街 塞路,以致徽州、湖 广、川陕、山西等处 客商,亦共有冤揭粘 贴,娼妓龟子游船等 项,亦各有报纸相传”
二、什么是报纸
版式、纸张与印刷 版面编排 内容 发行的周期 新闻来源 发行方式 读者群
戈公振给报纸总结了八个特征: (1)报纸为公众而刊行 (2)报纸发行有定期 (3)报纸为机械的复制,即印刷 (4)报纸报告新闻 (5)报纸揭载评论 (6)报纸之内容乃一般的 (7)报纸之内容以时事为限 (8)报纸之内容乃及于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