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启迪人生, 让贫困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According to the good experience of Venezuela EI system, and then combine with China actual conditions, put forward myopinion about carry out pilot projects that free music instruments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八、一
一前言
少儿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
期,身心与智力发展很快,可塑性极强,对分辨善恶美丑、对错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文化资源匮乏以及家庭教育缺失或不正确等诸多原因,造成许多青少年安于现状、毫无远大理想抱负,不勤奋读书、贪图享乐、文化素质低,最终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有的甚至由于贫困和无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后悔终生。
很多少年儿童家境贫寒,上了小学以后,在物质生活上不如别的同学,加之父母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产生自卑心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信。
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
有的人经济上很拮据但内心非常强大,如马克思,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家。
我们让物质贫瘠的孩子在精神上富有;让身份低微的孩子在人格上强
大。
当孩子们在精神上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在人格上越来越高尚时,他们慢慢的就会变成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但什么能够让孩子们做到这一点呢?是音乐。
二委内瑞拉的音乐奇迹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稍小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该国目前总体经济状况尚可,但贫富差距非常大,两极分化严重。
尤其是在30 年前,贫穷问题困扰着很多儿童,贫穷容易滋生犯罪,在那时十几岁的孩子就与毒品为伍,穷孩子们根本无心学习,组成各种帮派组织,斗争、枪战不断。
即使是在今天,2600 余万委内瑞拉人中,绝大多数仍是低收入者,他们大多住在贫民区中,艰难度日。
自1975 年来,委内瑞拉政府在何塞• 安东尼奥
• 阿布留博士倡议下,成立了“委内瑞拉青年与儿童乐团体系国家基金会”,并启动了一项针对贫民阶层的社会音乐教育项目一一音乐救助体系( EI system ),为贫困的孩子们免费提供乐器和音乐教育,并组织乐队、联系教师,为孩子们排练、上课并给孩子们创造机会,让他们演出。
至今,在这个体系运行的35 年中,拯救了几十万个生活在贫穷社会边缘的孩子,他们当中许多人曾流落街头,有的甚至盗窃抢劫,成为“问题少年”,是音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这个音乐体系中所产生最大的明星就是世界著名指挥家杜达梅尔和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他们曾于2008 年到北京进行过演出,产生了巨大轰动,效果非同凡响。
在高雅的古典音乐中,是没有阶级和国界的,音乐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当你看
见一个孩子在一个相当贫困的环境中演奏西洋乐器,你能感受到一股力量。
这时他忘记了自卑,获得了自信和超越自我的力量。
当孩子们参加乐团演奏乐器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别人赞赏的目光和给予的尊重。
目前,委内瑞拉共有约30 万儿童和青少年被纳入了这个音乐救助体系,这些孩子们从两三岁就开始学习乐器,当然两三岁的孩子还没有能力掌控和学习这些乐器,所以委内瑞拉又别出新裁的创造了“幼儿纸质管弦乐团”,等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再为每位少年儿童配发乐器,进行训练。
小学员们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就能领到一把属于自己的乐器,由专业老师指导,每天进行训练。
在教学师资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因此这个体系就是让已经成长的人们去帮助下一代,让下一代茁壮成长。
更使每一位小学员认识到,只要努力,他们就能达到目标,因此这个体系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概念。
音乐救助系统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他们所在社区的人文气息。
该体系的创始人阿布留博士希望在未来的10 年间,能使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加入,争取规模达到100 万。
委内瑞拉现在共有176 个儿童乐团、216 个青年乐团、400 多个歌舞团和合唱团,在委内瑞拉各地,乐队就像国旗一样,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委内瑞拉政府几乎包下了该体系90%的运转费用,并且该体系还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南美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三学习借鉴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并与我国国情相结
合,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开展少儿免费音乐教育
目前我们国家,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在校内,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已开展较深入的音乐教育,如组建
管弦乐队、合唱团等;在校外,也有不少素质较高、经济允许的家庭
供其子女学习西洋乐器或民族乐器。
但在经济发展程度较弱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音乐教育还仅是局限在音乐
课上的“老师教、学生听、唱唱歌、识识谱”,音乐课也只是当作“副科”对待,不受重视。
所以本人提出一个设想,即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开展少儿免费音乐教育。
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与委内瑞拉不同,我国的高中生
要面临高考的压力,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深入的音
乐教育;在诸如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初中考高中都很困难,很多
地区从初中开始,就不重视音、体、美教育,要在初中阶段仍然开展
大面积的深入的音乐教育,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我认为,从小学
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暂告段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覆盖整个九年义
务制教育阶段),进行全普及的免费音乐教育。
儿童刚进入小学时,很多字还不认识,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建立,同时儿童在这个阶段记忆力非常好,正如一棵刚破土的小苗,渴望着雨露的滋养、茁壮成长。
从这时开始开展免费音乐教育正当时,每周专业训练时间大于4 个小时。
每人免费分得一把乐器,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民
族艺术的瑰宝―― 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易携带的乐器;经济情
况允许的地区可选择西洋乐器,如小提琴、萨克斯、号等;在民族地
区也可因地制宜,选择当地的特色乐器,如马头琴、冬不拉、葫芦丝等。
当然具体情况要视当地财力和师资状况而定,可提供2〜3种不
同乐器供孩子挑选其中一种学习,但要确保每名同学可分得一把乐器,且可以带回家练习。
本人更倾向于结合我国实际选择民族乐器教学,现在懂民乐、爱听民乐、欣赏民乐的人越来越少。
尤其是青少年,受港台、日韩、欧美流行音乐风潮的影响,只知道影星、歌星叫什么,却不认得几种我国的民族乐器,更说不出几首有名的民乐名曲。
长期如此,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否代代相传、薪火相接,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关师资问题,如本校老师不能教授乐器演奏或水平不够,可以县(区)为单位,由教育部门牵头,统一调入或聘任一批专任专业乐器演奏教学指导老师,到该辖区内的学校教学。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与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
若想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实行,难度很大。
如果能在几个不同的省(区、市)选择几个市(地)做实验和示范,并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