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零件图
回节目录
2.有关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定义 (1)极限偏差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 •极限偏差 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ES、es) 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 的代数差 •下偏差(EI、ei)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
(2)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回节目录
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
标注示例 说明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时,须用细实线画出分界 线,并注出相应的代号和尺寸; 需将零件局部热处理或局部镀 (涂)时,应用粗点画线画出其 范围,并标注相应的尺寸 中心孔的工作表面、键槽工作 面、倒角、圆角的表面粗糙度代 号可以简化标注
回节目录
二、极限与配合 (一)互换性概念
在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经过任何 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并能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 种性质称为零部件的互换性。
(二)有关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1.有关尺寸的术语定义 1)基本尺寸(D、d) 设计给定的尺寸。 2)实际尺寸(Da、da) 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者称 为最大极限尺寸(Dmax、dmax);较小者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Dmin、dmin)。
回节目录
柱塞套零件图
尺寸
技术要求
技 术 要 求
图形 标 题 栏
技术要求
CAD原图
回节目录
§8-2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机 用 台 虎 钳 钳 身
回节目录
零件主视图的选择
2.合理位置原则
1)工作位置——零件在装配体中所处的位置。 按工作位置放 置便于根据装配 关系来考虑零件 的形状及有关尺 寸。 工作位置
公差带图
公差与配合的示意图
回节目录
2.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3.间隙(X)或过盈(Y)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值:为 正时称为间隙;为负时称为过盈。 4.三类配合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 合称为间隙配合。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 合称为过盈配合。 3)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称为过渡配合。
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
定形尺寸
宽度 基准
长度基准
配 合 尺 寸
定 位 尺 寸
高 度 基 准
注全其他尺寸
轴承座立体图
回节目录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的峰 和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它对零件的使用 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一)表面粗糙度基本术语及定义 l.取样长度L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实例4
回节目录
零件尺寸标注的合理性
(三)注意与相关零件的尺寸 协调一致
• 零件上有配合要求的孔和轴的基本尺寸,螺纹连接 中内、外螺纹的有关尺寸等应做到尺寸基准、标注 内容及形式协调一致。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
表8-1 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
表
回节目录
四、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
(七)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1.零件图上 在基本尺寸之后标注公差带代号(多用于大批量生 产的零件)或标注上、下偏差值,或同时标注公差带代 号及上、下偏差值。
回节目录
零件图上尺寸公差注法
标注 上 偏差值 下
标注公差带代号 和 上偏差值 下
标注公差带代号
回节目录
装配图上配合代号注法 在基本尺寸之后标注配合代号,采用分数形式标注: 基本尺寸
•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公差=上偏差-下偏差
回节目录
(3)公差带图、零线与公差带 • 公差带图 不画出孔、轴的结构,只画出放大的孔、 轴公差区域和位置。 • 零线 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位置的一条基准直线, 称为零偏差线,简称零线。 • 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平 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表
回节目录
2.表面粗糙度代号
•在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基础上,标上其他表面特征(如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取样长度、表面加工纹理、加工 方法等)要求就组成了表面粗糙度代号。
•一般在图样上只标注高度参数值。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值的标注及其意义 表
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 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对于镀涂表面,可 注在表示线(粗点画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 外指向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按照图中 的规定标注。
回节目录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回节目录
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
标注示例 说明
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要求时, 可在右上角统一标注;具有相 同的要求的大部分表面,可统 一注在右上角,并加 “其余” 两字 图样上没有画出齿形的渐开 线花键、齿轮等工作表面,其 表面粗糙度代号可标注在分度 线上 螺纹工作表面粗糙度代号的 标注,取图示两种方法之一。
实例2
回节目录
零件表达方案示例
例8–l 阀体的表达方案。
点击体 动画
回节目录
阀体表达方案选择
主视图全剖 左视图半剖
零件表达方案示例
主视图 局部剖
局部视图
重合 断面 俯视图半剖
局部剖
较好
更好
回节目录
例8–2 蜗轮减速器箱体的表达方案。
零件表达方案示例
点击体 动画
涡 轮 减 速 机 工 作 图
回节目录
好
回节目录
其他视图及表达方法的选择
1)每个视图都有一个表达重点,但视图数目不宜过多 和过于分散。 2)优先考虑采用基本视图。 3)按照表达零件形状要正确、完整、清晰、简洁的要 求,进一步综合、比较、调整、完善,选出最佳的表 达方案。 查看踏脚座零件
回节目录
踏脚座表达方法
移出 断面 主视图局部剖 局部视图
回节目录
基本偏差系列 孔
轴
回节目录
(五)基准制
1.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 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 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0。
基准孔
间隙配合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回节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2.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 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代号 为h,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0。
非工作位置
回节目录
2)加工位置
零件在加工时所 处的位置。 按加工位置画主 视图便于对照图样进 行加工和测量。
轴类零件在车削 加工时的位置
零件主视图的选择
点击体 动画
回节目录
阀体主视图的选择
查看阀体零件
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都不确定, 选取安放较稳定的自然位置。
零件主视图的选择
形状特征不明显
不好
形状特征明显
回节目录
轴承架的设计基准
定位面—— 设计基准
尺寸基准
定位面—— 设计基准
立体图
回节目录
尺寸基准
套的工艺基准
加工定位基准
测量 基准
回节目录
2.基准的选择
尺寸基准
• 功能尺寸从设计基准开始标注,不重要的 尺寸从工艺基准开始标注。 • 最好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 • 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要基准,起辅助作用 的称为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及 两辅助基准之间都应有联系尺寸。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原则: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参数允许值尽可能大 些,以减少加工困难,降低成本。
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加工方法及应用示例
表
回节目录
(三)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1.表面粗糙度符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线宽约为轮廓线宽度的0.7倍。图 中H1约为1.4倍文字高,H2约为3倍文字高。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意义
基准轴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回节目录
(六)基本偏差数值
1.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轴的基本偏差的数值是以基孔制配合为基础,根据 各种配合的要求,从生产实践经验和统计分析结果中 得出一系列公式而计算出来的。 2.孔的基本偏差数值 孔的基本偏差的数值是根据相应的轴的基本偏差数 值,按一定的规则换算得到的。
主视图局部剖
零件表达方案示例 左视图全剖
俯视图局部剖
涡轮 减速机 箱体 表达 方案
局 部 视 图
局部剖视图
查看箱体零件
回节目录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 标注尺寸的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一、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标注或量取尺寸的起点
1.基准的分类 1)设计基准——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点、线、 面。 2)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测量、检验时所选定 的基准。
回节目录
二、零件尺寸标注的合理性
(一)考虑设计要求
1.主要尺寸要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
未标注 主要尺寸
正确
错误
回节目录
2.不要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零件尺寸标注的合理性
去掉尺寸C 打断尺寸链
封闭的尺寸链
回节目录
(二)考虑工艺要求
零件尺寸标注的合理性
工艺要求——在方便加工和测量方面对尺寸标 注的要求
1.标注尺寸应符合加工顺序 2.按加工方法集中标注尺寸 3.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4.毛面与加工面的标注
回节目录
三类配合的公差带
最小 间隙
孔 轴
最小 过盈
孔 轴
孔
轴
最大 过盈 最大 间隙
最大 间隙
最大 过盈
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