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入级规范新造船舶材料与焊接第二篇第二章金属材料2001年1月目录第一节结构用轧制钢材第二节锅炉、压力容器以及特殊用途轧制钢材第三节复合钢板第四节钢管及附件第五节锻钢件第六节锚链用圆钢第七节铸钢件第八节铸铁件第九节铝合金第十节铜合金第十一节耐热有色合金目录第1节结构用轧制钢材A.通则A 100适用范围A 200钢材等级符号A 300制造方法B.普通强度钢B 100适用范围B 200化学成分B 300热处理、供应状态B 400机械性能C.高强度钢C 100适用范围C 200化学成分C 300热处理、供应状态C 400机械性能D.超高强度钢D 100适用范围D 200化学成分D 300热处理、供应状态D 400机械性能E.试验E 100试验材料E 200拉力试验E 300冲击试验E 400厚度方向性能试验E 500检验-容差F.修补F 100表面缺陷第2节锅炉、压力容器以及特殊用途轧制钢材A.通则A 100适用范围A 200制造方法B.锅炉和受压容器用钢B 100钢材等级B 200化学成分B 300机械性能B 400热处理C.低温用钢C 100钢材等级C 200化学成分C 300机械性能C 400热处理D.不锈钢D 100钢材等级D 200化学成分D 300机械性能D 400热处理D 500晶间腐蚀倾向试验E.试验E 100一般要求E 200常温下的拉力试验E 300高温下的拉力试验E 400冲击试验E 500落锤试验E 600厚度方向性能试验E 700晶间腐蚀倾向试验F.检验、尺寸容差和表面状态F 100检验F 200容差F 300表面状态和缺陷修整第3节复合钢板A.通则A 100适用范围A 200热处理B.基体材料B 100一般规定C.包覆金属C 100一般规定C 200化学成分D.试验D 100一般规定D 200拉力试验D 300冲击试验D 400弯曲试验D 500剪切试验D 600超声波试验D 700腐蚀试验D 800检验-容差E.修补和拒收E 100表面缺陷E 200拒收F.材料的标记F 100标记第4节钢管A.通则A 100适用范围A 200制造A 300质量A 400尺寸的容差A 500化学成分A 600热处理A 700机械性能A 800试验材料A 900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A 1000液压试验A 1100重复试验A 1200标记A 1300证书B.常压管系用钢管B 100适用范围B 200制造B 300化学成分B 400热处理B500机械性能C.不锈钢压力管C 100适用范围C200制造C 300化学成分C 400热处理C 500机械性能C 600腐蚀试验D.低温用钢管D 100适用范围D200制造D 300化学成分D 400热处理D 500机械性能E.锅炉、热交换器和过热器用钢管E 100适用范围E 200制造E 300化学成分E 400热处理E 500机械性能F.附件F 100适用范围F 200材料F 300制造F 400热处理F 500机械性能F 600 硬度试验F 700 腐蚀试验F 800 表面光洁度和尺寸F 900印记和证书第5节锻钢件A.通则A 100适用范围A 200制造A 300质量A 400化学成分A 500热处理A 600 试块A 700常温下的机械试验A 800高温下的拉力试验A 900重复试验A 1000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A 1100 缺陷锻件的修整A 1200证书B、一般用途锻钢件B 100适用范围B 200钢材类型B 300化学成分B 400热处理B500试块和机械性能C、轴系和机械锻钢件C 100适用范围C 200钢材类型C 300化学成分C 400热处理C 500试块C 600机械性能D、齿轮锻钢件D 100适用范围D 200制造D 300化学成分D 400热处理D 500正火加回火和淬火加回火锻件的试验材料D 600用于渗碳和硬化处理锻件的试验材料D 700机械性能E、锅炉、非点火的压力容器和机械管系锻钢件E 100适用范围E 200化学成分E 300热处理E 400 试验材料E 500机械性能F、裸露于低温的液货舱、压力容器和管系用锻钢件F 100适用范围F 200钢材类型F 300化学成分F 400热处理F 500试验材料F 600机械性能第6节锚链用圆钢A 100适用范围A 200钢的等级A 300化学成分A 400机械性能A 500 热处理B、试验B 100试验数量B 200冲击试验C、材料标记C 100印记第7节铸钢件A 100适用范围A 200铸造A 300铸件质量A 400化学成分B 100钢的类型B 200化学成分B 300机械性能C、锅炉、非点火的压力容器和机械管系铸钢件C 100钢的类型C 200化学成分C 300机械性能D、螺旋桨铸钢件D 100钢的类型D 200机械性能E、锚链环、附件、锚卸扣用的铸钢件E 100锚链环E 200锚链附件和锚卸扣F、有高韧性要求的结构构件用的铸钢件F 100钢的类型F 200化学成分F 300机械性能G、液化气系统用的铸钢件G 100钢的类型G 200化学成分G 300机械性能H、热处理H 100一般要求H 200碳钢和碳锰钢的热处理H 300低合金钢的热处理H 400不锈钢的热处理I、试验I 100试样I 200高温下的机械试验I 300高温下的拉力试验I 400液压试验I 500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J、有缺陷铸件的修整J 100补焊K、结构构件的焊接K 100一般要求第8节铸铁件A 100适用范围A 200 铸件质量A 300制造A 400化学成分A 500热处理A 600试验A 700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A 800缺陷修补B、球墨铸铁B 100 适用范围B 200试验材料B 300机械性能B 400金相检验C、灰铸铁C 100 适用范围C 200试验材料C 300机械性能第9节熟铝合金A、通则A 100适用范围A 200铝材等级A 300化学成分A 400回火符号A 500机械性能B、试验B 100试样B 200拉力试验B 300其他试验B 400检验、容差C、缺陷修补C 100一般要求D、材料标记D 100标记第10节铜合金A、通则A 100适用范围B、阀件、附件和一般用途的铸件B 100铜合金类型B 200化学成分B 300机械性能B 400试验C、螺旋桨铸件C 100化学成分C 200机械性能C 300热处理C 400试验和检验C 500缺陷修补D、管材D 100化学成分D 200机械性能D 300热处理D 400试验第11节耐热有色合金A、通则A 100适用范围A 200认可A 300热处理B、试验B 100试样B 200拉力试验B 300冲击试验B 400蠕变和断裂试验B 500无损探伤试验B 600其他试验第一节结构用轧制钢材A.通则A 100 适用范围101 本节规定了可焊普通强度、高强度和超高强度结构用热轧钢板和型材的要求,这些要求也适用于结构用无缝钢管。
本要求适用于厚度不超过150mm的钢材产品,对于更厚的钢材按每一情况考虑后可接受或要求与本规定有某些不同的规定。
本节包含了IACS UR W11和W16的规定。
对用轧制扁坯、方坯和圆钢为锻件代用品的要求见第5节。
102经本社特许,在化学成分、脱氧方法、供应状态和机械性能方面与本规范要求有所不同的钢材也可接受。
这类钢材给予特殊符号,见200A 200 钢材等级符号201 本节钢材等级按强度等级划分为三组:——普通强度钢(NS)——高强度钢(HS)——超高强度钢(EHS)202钢材等级的字母数字标记为NV xy,其中:NV—按本社规范规定的钢材等级符号。
X—大写字母表示的相应于规定的冲击韧性试验温度,见表A1Y—按规定最小屈服强度确定的强度组别数字符号,见表A1,对NS钢该数字可省略。
203 在202规定的字母数字符号后的附加符号可以是:Z—改进厚度方向性能的钢材等级。
S——专门认可的钢材,见100A300 制造方法301 钢应采取电炉炼钢法或某种碱性吹氧转炉炼钢法生产,经本社特许,也可采用其他方法。
302 从连续浇铸的扁坯轧成板材的厚度减薄率除非本社另行认可,最小值为5:303适用的轧制方法定义如下:控制轧制,CR(正火轧制,NR):在正火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最终成型的轧制过程,所得到的材质状态,通常相当于经正火后的结果。
热机轧制,TM(热机控制法,TMCP):这是一种必须严格控制钢材温度和轧制减薄量的方法,通常在接近Ar3温度下实施高比例的轧制减薄量,并可在两相温度区域内进行轧制。
不同于控制轧制法(正火轧制)TM具有的性能不可能由随后的正火或其他热处理方法再产生。
B普通强度钢B 100适用范围101 本条规定了普通强度钢的要求,最小屈服强度为235N/mm2的钢材定为普通强度钢。
B 200化学成分201普通强度钢的化学成分和脱氧方法的要求见表B1。
B 300热处理,供应状态301普通强度钢应在符合表B2规定的状态下供应。
B 400机械性能401普通强度钢应符合表B3规定的机械性能。
C.高强度钢C 100 适用范围101 本条规定了高强度钢的要求,最小屈服强度为265N/mm2至390N/mm2(包括390N/mm2)的钢材定为高强度钢。
102 应注意高强度钢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不得高于普通强度钢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C 200化学成分201化学成分、脱氧方法和细化晶粒处理一般应符合表C1的要求。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任何其他元素,其含量应表明。
202表C1各等级均应进行细化晶粒处理,包含Al,Nb,Ti和V中之一种或多种元素,经本社同意也可采用其他细化晶粒元素(微量合金)。
各级钢种若混合加入两种以上细化晶粒元素应经本社认可。
经过特许,含Al量可允许比表列要求稍低。
203应用桶样分析对每一炉罐的钢测定所有规定元素含量,并应在证书中表明,对不进行细化晶粒处理的各级钢Al,Nb,Ti和V的含量可不测定。
204 如有要求,可根据桶样分析由下式计算碳当量:C eq=C+Mn/6+(Cr+Mo+V)/5+(Ni+Cu)/15(%)对于热机控制轧制TM(TMCP)钢材,根据上式计算得到的碳当量应符合表C2的规定。
按本社的意见D200中的(P cm)公式也可用于评估可焊性,而不用碳当量。
C 300热处理,供应状态301高强度钢应在符合表C3规定的状态下供应。
C 400机械性能401高强度钢应符合表C4规定的机械性能。
402 如有规定,厚度方向性能(Z向延性)的附加要求见E400。
D.超高强度钢D 100 适用范围101 本条规定了超高强度钢的要求,最小屈服强度为420N/mm2至690N/mm2(包括390N/mm2)的钢材定为超高强度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