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结构体系发展与展望-桥梁美学

桥梁结构体系发展与展望-桥梁美学

桥梁结构体系发展与展望
—桥梁美学的发展
这一次桥梁工程发展趋势是****老师主讲的,主要内容是桥梁结构体系发展与展望。

回顾了一下老师的课件,我认为桥梁工程的发展前景就是不断的去探索发现,利用我们已有的科学知识、施工技术和材料(特别应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实现桥梁的发展。

看到这,我就不经想起了这个星期的组合桥梁上老师举例的一座桥梁——南宁大桥。

我觉得这就是桥梁之后发展的方向,是向着更美的方向前进,现在造成一座桥不难,而要做成一个带动地区发展,成为地区景点的桥梁就很难。

桥梁美学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既然说到了南宁大桥,那就探讨一下南宁大桥的优美之处吧。

南宁大桥全桥总长1314.773米,其中主桥长734.502米,两岸引道580.271米,最大跨度300米,桥面及路基宽度均为35米。

南宁大桥采用美籍华人林同炎先生生前的概念设计,结构独特、造型优美,是世界首座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设计定位为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

在灯光的照射下,整座大桥是一副完美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图案。

在大桥两边找个合适的角度,你会惊奇地发现大桥像一只展翅飞舞的蝴蝶;从侧面偏个角度,则会出现不同的几何线条状。

而此时选择好的角度遥望大桥,青秀山顶的塔与大桥在一线之间。

纵观世界上所有的桥梁,无不是左右对称,四平八稳,虽然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安全感,但未免有些千篇一律,循规蹈矩,而南宁大桥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南宁大桥那种活波,舒张,灵动的姿态,令人耳目一新,大桥不但上下左右不对称,桥面还弯曲,其设计建造难度超乎想象,南宁大桥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的建桥业取得了世界性的突破进展。

桥梁美学设计是新世纪的需要,“不必刻意争高、争长、争大;意在争品质、争创意、争特色。

”这是已达成共识的桥梁总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而我国桥梁建设的成就与不足为:桥梁美学、设计创新、工程质量是当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桥梁美学摆在首要位置。

可见,提高桥梁的品质和体现桥梁的美学价值已成为我国桥梁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要求桥梁设计师在考虑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要求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桥梁美学价值的提高。

因而,设计和建设出既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经济要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还能反映出时代气息和地方文化背景的现代化桥梁是新世纪桥梁工程师的责任和使命。

而桥梁美学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追求美,桥梁美学价值的体现不能脱离桥梁的结构形式而盲目地、刻意地追求。

脱离桥梁结构形式的刻意的装饰,只能是“画蛇添足”。

德国工程师鲁克维德曾说“要设计美的桥梁,就必须使科学与艺术密切结合”。

桥梁设计应该谋求工程方面和美学方面的统一。

桥梁的技术美,产生于桥梁设计过程中。


梁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通车、行人、通航、行洪。

在进行桥梁美学设计时首先注意的是不能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

形式服从功能,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梁、拱、悬、浮四大基本体系均有其内在的优势,相互结合可以形成更多不同的桥型。

为获得较好的外观,在桥梁设计中应注意尺寸的比例,如黄金分割比法,从局部调整结构的各部位的比例来达到结构整体上的美学效应。

结合上面的内容,我们就谈谈桥型选择中桥梁美学的应用原则。

首先应该以安全、适用、经济为前提,桥梁设计不能盲目追求美学,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然后才是在技术条件可行的基础上进行美学优化,这是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个功能不齐全,或令人缺乏安全感的桥梁,当然没有美感可言。

因此,桥梁选型必须满足桥梁最基本的安全、使用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桥梁构成元素进行合理的美学设计。

桥梁美学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是桥梁的技术美学特性。

每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经济水平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美的追求。

经济和美观都是衡量现代桥梁的重要指标。

有的桥梁为了美学的需要,虽然比一般桥梁增加一些造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桥梁美学的态度将发生转变,人们会逐渐认同那增加的小投资换来的视觉上的享受,特别是这座桥梁将长时间处于人们的视觉空间里的时候。

所以,桥梁设计者必须灵活而综合地考虑“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关系进行设计,在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选用纯正、清爽、稳定的结构型式。

质量统一于美,美从属于质量。

第二就是要兼顾传统与创新,目前,桥梁的选择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性,比如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均表现出了时代特性。

尤其是大桥、特大桥,常常从她的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创造力。

但是桥梁建筑常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而选择不同的风格。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讲究桥梁建筑之美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本国、本地区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民族特点,既尊重传统,又敢于创新;既传承文化,又展现时代风貌,选择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新颖独特的新桥型。

第三就是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统一。

桥型选择应对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利用、改善和创造,注重桥梁与自然协调、与既有建筑协调、与邻近桥梁协调。

桥型设计不应片面追求标新立异,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客观存在,要做到桥梁与环境相融,桥梁与景观互补,个体与总体统一协调。

第四就是要分清主次,这是很重要的。

桥梁建筑美学重点应放在总体布置上和主体结构上,以期塑造桥梁这一跨越性工程构筑物的美,创造清晰、明朗的建筑形式。

建筑美要忠于合理的受力结构,不在结构之外过多增加装饰。

现在很多城市为了营造美的效果,在桥梁建设中喧宾夺主,不惜花重金在桥梁的栏杆、灯具、梯道、桥头建筑等方面大做文章,甚至于本来是梁桥却偏偏要在桥上加上装饰拱,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忽视甚至是剥夺了桥梁自身主体特有的跨越、轻盈、舒展的美学特征。

可见,优秀的桥梁建筑总是把桥梁的品质和体现桥梁的美学价值相统一。

因而,桥梁设计师在考虑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要求的同时,也应十分注重桥梁美学价值的提高,以期设计和建设出既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经济性要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还能反映出时代气息和地方文化背景的现代化桥梁。

美学设计在整个桥梁设计中所占比例甚小,所花时间也很少,但对于桥梁设计的最终结果却影响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

这一决定性因素又贯穿于桥梁选型阶段始终,尤为重要。

真正的桥梁美是结构受力合理、造型优美,而不是奢华装饰的堆积,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精巧、千姿百态的石拱桥,至今尚为我们观赏,赞叹不已。

今日的桥梁设计者,应从单纯的结构理论、观点中超凡脱俗,多掌握点桥梁美学知识,设计更多结构和谐与造型雅致的桥梁,为祖国壮丽山川和城市增光添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