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4.1爱护水资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进胶塞B.储存氧气C.过滤D.吹灭酒精灯2.下列对于过滤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引流的玻璃棒的下端抵靠在单层滤纸一侧B.为加速过滤,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断搅拌C.滤纸需用水将其紧贴于漏斗内壁D.为防止药品污染,漏斗下端不能紧靠烧杯壁3.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D.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③②①④⑤5.青岛市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A.杀菌消毒B.蒸馏C.吸附杂质D.过滤6.台风过后,灾区饮用水成了问题,下列净水流程切实可行效果最佳的是()①静置②吸附③过滤④煮沸.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7.自来水生产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A.明矾B.氯气C.活性炭D.氯化铁8.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必须节约用水B.肥皂水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C.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D.净水方法中,蒸馏比过滤净化程度更高10.自然界中不少岩洞犹如仙境,其中的钟乳石、石笋姿态各异,它们部分是由于下列某物质受热分解而慢慢形成的,该物质是()A.碳酸氢钙B.氧化钙C.碳酸钙D.氢氧化钙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组同学从某河流江取了一定量的水做水样,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用如图简易净水器对水样进行初步净化。
其中使水样通过小卵石和石英砂层主要除去杂质,通过层以除去色素及臭味,利用了其性;(2)检验净化后的水是软水或硬水的方法是(填序号);A.用肥皂水B.加热煮沸C.蒸馏12.中草药煎制过程:①冷水浸泡②加热煎制③箅渣取液④灌装保存。
其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13.小明用塑料瓶装了一瓶山泉水回实验室,对山泉水进行净化提纯,其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A过滤,B蒸馏,C沉淀,D吸附)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含有泥沙的湖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2)操作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或。
1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归水河是我市主要的饮用水源.(1)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人除去水中的异昧;(2)家庭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写出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步骤、现象、结论.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6.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按照要求填空。
(1)常用于反应容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填编号,下同);(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以选择仪器,使用该仪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某同学在量8毫升水时,俯视读数,则该同学实际量得水的体积8毫升(填“>”、“<”或“=”);(3)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可以选择仪器;(4)①除去水中的泥沙可以选择仪器组成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是(写一种);②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③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17.小兵带回一瓶浑浊山泉水,他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1)操作①的名称是(填操作名称),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填名称),这是利用该物质的性;(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少泡沫,说明液体D是,(填“硬水”或“软水”),操作③其净水效果最佳,是(填操作名称);为了健康,生活中还可以用方法将硬水软化。
18.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图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3)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4)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步骤是.如图2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b.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a中加入,其作用是.四.解答题(共2小题)19.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
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可用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2)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20.小明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1)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图中还缺少哪种仪器,它的作用是什么?图中除此之外,还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滤液浑浊的原因是什么?(答1条即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C。
4.A。
5.D。
6.B。
7.B。
8.D。
9.C。
10.A。
二.填空题11.A。
12.③箅渣取液。
13.B。
14.(1)防止液滴飞溅;(2)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使二者之间有空气存在;(3)滤纸破了,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15.(1)活性炭;(2)煮沸;(2)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如果无泡沫、产生沉淀的是硬水,无沉淀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三.实验探究题16.解:(1)试管和烧杯常用于反应容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使用该仪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液体体积比实际偏大;所以俯视量取水8mL的实际体积小于8mL;(3)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可以选择漏斗,以免流到外面造成浪费故填:F。
(4)①除去水中的泥沙可以用过滤,选择仪器滤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纸破损、可能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能使得滤液浑浊。
②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选项说法正确;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贴在烧杯壁上,故选项说法正确;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故选项说法正确;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答案:(1)H;(2)D;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F;(4)ABEF;滤纸破损;D;引流。
17.解:(1)由净水过程可知,操作①是固液分开,名称是过滤,在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漏斗,烧杯;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可能的原因较多,例如: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仪器原本不干净等;漏斗下端末靠在烧杯内壁易造成液滴飞溅;(2)由于活性炭有吸附性,在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硬水,日常生活常用加热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操作③其净水效果最佳,是蒸馏;为了健康,生活中还可以用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
故答案为:(1)过滤,漏斗,烧杯,ac;(2)活性炭;吸附;(3)硬水,蒸馏;煮沸。
18.解:(1)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故填: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3)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杀菌消毒,故填:杀菌消毒.(4)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步骤是蒸馏.如图2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仪器名称:a 是蒸馏烧瓶,b是酒精灯.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a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故填:蒸馏,蒸馏烧瓶;酒精灯,碎瓷片,防止暴沸.四.解答题19.解:(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硬水加肥皂水生成的泡沫少,软水加肥皂水生成的泡沫多,所以可以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的加热煮沸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3)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主要起吸附作用。
故答案为:(1)玻璃棒;肥皂水;(2)加热煮沸;(3)吸附。
20.解:(1)图中无玻璃棒引流,如不使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过滤时液体溅出,甚至会损坏滤纸;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会使液体溅出;(2)滤纸破损,则混合物就会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滤液;待滤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态混合物也会从过滤器外侧流下;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滤液也会浑浊;故答案为:(1)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2)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仪器本身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