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部分知识点总结
序 本前期同一产品单位成
付职 相符;
本;本前期毛利率、存货 工薪 2 进行分析性复核;
周转率、制造成本;利用 酬明 (本前年度成本总
非财务数据)
细
额、毛利率;同行
3 存货监盘;(亲自观察实 表, 业比较)
施;盘点结果由参与盘点 复核 3 验证主营业务成本
人员和注会签字)
加计 的正确性;
4 存货截止测试;(审计日 是否 4 检查营业成本与收
当的列报;
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
报;
6 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方
法是否恰当;
7 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
动记录是否完整
审 1 获取或编制应付明细表,并与 1 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和
计 其他账目(明细账总账)核
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程 对;
2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序 2 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期末 (折旧额与原值比率;
审计 1 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在 目标 资产负债表日是否确实存在;
2 确定被审计单位所有应当记录的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均记录完 毕,有无遗漏;
3 确定记录的库存现金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或控制; 4 确定库存现金余额是否正确; 5 确定库存现金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
现金
审计 ①现金盘点表;②现金日记账、现金总账;③有关现金的记账 证据 凭证;
内部 ①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建立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确保 控制 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不能
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工作;单位不能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岗位轮换;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不得超越权 限审批,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 批;严禁未经授权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 金) ②现金的管理(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 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对于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应当通过 转账结算;不得坐支现金,如有需要,应事先报开户行审查批 准;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保险柜中 不得出现除现金以外的任何东西,如白条存折笔记本等;应定 期或不定期进行现金盘点) ③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管理, 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对票据应连续编号;严禁一人保管支付 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④监督检查(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
期初余额比较;分析长期挂
原值与产品产量比率;
账;计算应付账款与存货的比 修理维护费用;增加和
率;分析应付账款增减合理
减少是否合理等)
性)
3 实地检查固定资产;
3 函证应付账款;(采用积极函 (是否存在;重点是本
证方式)
期新增固定资产)
4 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结 4 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合存货监盘;日后收到购货的 或者控制权;(关注融
2 请购控制;(特殊服务项目的请购,一般由企业最高负责 人审批)
3 订货控制;(填制连续编号的订货单,由专人检查是否得 到授权,副本递交请购、保管和会计部门)
4 验收控制;(由独立于请购、采购和会计部门的人员承 担)
5 应付账款控制;(由独立于请购采购验收和付款的人员来 执行;入账必须取得和审核各种必要凭证;月末应当核对 总账明细账和客户对账单)
价调 整是 否以 恰当 记 录; 5 确定 应付 职工 薪酬 已按 照企 业会 计准 则的 规定 在财 务报 表中 作出 恰当 列 报;
审 1 取得或编制存货明细表并 1 获取 1 明细表复核加计是
计 与存货明细账总账核对; 或编 否正确,与总账数
程 2 执行分析性复核;(比较 制应 明细账合计数是否
4 确定存货是否以恰当的金 付职 录;
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 工薪 3 确定与营业成本有
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 酬是 关的金额及其他数
恰当记录;
否存 据已恰当记录;
5 确定存货已按照企业会计 在; 4 确定营业成本已记
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 2 所有 录于正确的会计期
作出恰当列报;
应当 间及恰当的账户;
3 会计记录控制;(凭证应预先连续编号) 4 定期核对控制;(每月由独立的人员(即不负责现金出纳
和销售及应收账款记账的人员)寄送对账单给客户) 5 寄收对账单控制; 6 内部核查程序控制;(检查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的连续
性;将原始凭证与会计科目表比较核对)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关注应收票 据)--余额测试
出恰当列报;
审计 1 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 程序 2 监盘库存现金;(通常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会同被审计单位
出纳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对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并编制库存现 金盘点表,表中需三人共同签字;若被审计单位库存现金存 放部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应同时进行盘点) 3 分析被审计单位日常库存现金余额是否合理,关注是否存在
定资产是否均已记录;
3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 3 确定记录的固定资产是
账款是被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 否由被审计单位所有或
时义务;
控制
4 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 4 确定固定资产期末余额
确;
是否正确;
5 确定应付账款已按照企业会计 5 确定固定资产已按照企
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 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财务
发票)
资或经营租赁)
5 其他测试程序;(预账款明 5 审查固定资产的增加或
细;检查带现金折扣的应付账 减少;检查固定资产的
款;关联方款项等)
租赁或抵押担保情况;
6 检查应付账款在财务报表上的 6 检查固定资产的维修保
披露是否恰当;
养费的处理;(资本性
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7 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 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 报;
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部门还要定期寄送对账单)
内 1 适当的职责分离;(接受顾客订货单、填制销售单、批准 部 赊销、发运货物、结算开票、收取货款、进行会计记录及 控 账目核对等需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或者人员办理)(条件允 制 许情况下总账、明细账不能一个人登记)
2 正确的授权审批;(销售价格、条件、运费、折扣等必须 经过审批;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能越权;最高授权 应该是集体决策)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审 ①请购单;②订购单;③验收单;④购货发票;⑤付款凭 计 单;⑥转账凭证;⑦付款凭证;⑧应付账款明细账;⑨库存 证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⑩卖方对账单; 据
内 1 适当的职责分离;(不相容岗位: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 部 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和审批;货物的采购和货物的 控 验收;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 制 行;应付账款的记录与付款执行)
向结账日看齐)
正
入是否配比;
5 存货计价测试;
确, 5 检查营业成本是否
并与 已按照企业会计准
报表 数、 总账 数和 明细 账合 计数 核对 是否 相 符;
2 实施 实质 性分 析程 序; (人 员变 动; 应付 总 额)
3 检查 应付 职工 薪酬 项目 的核 算内 容;
4 检查 职工 薪酬 的计 提、 计量 和确
审 1 确定利润表中的记录的营业收入 1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
计 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 录的应收账款是否存
目 关;
在;
标 2 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营业收入均 2 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
已记录;
应收账款是否均已记
3 确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金额及其 录;
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包括对 3 确定记录的应收账款
审计 ①银行对账单;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③有关银行存款的 证据 记账凭证;④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总账;⑤其他货币
资金总账明细账;
内部 ①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建立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确 控制 保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
不能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支出债权债务账目 的登记工作;单位不能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 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 集体决策和审批;严禁未经授权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 接接触货币资金) ②银行存款的管理(按照规定开立银行账户;遵守银行结算 纪律;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或者出借出租银行 账户) ③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加强 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管理,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对票据 应连续编号;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其他 同现金 ④监督检查(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
大额未缴存的现金; 4 抽查大额库存现金收支;(凭证是否齐全完整、有无授权批
准等) 5 检查现金收支的正确截止;(考虑对结账日前后一段时期内
的现金收支凭证进行审计,以确定是否存在跨期事项) 6 检查外币现金的折算方法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与上年度一
致; 7 检查库存现金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
银行存款
6 付款控制;(核对付款条件并检查资金是否充足;会计部
门应及时记录付款业务,定期核对总账和明细账)
应付账款
固定资产(顺带关注累计 折旧)
审 1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 1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
计 账款是否存在;
的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目 2 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付账款 2 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固
标 是否均已记录;
审计 1 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的银行存款 目标 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确实存在;
2 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是 否均记录完毕,有无遗漏;
3 确定记录的银行存款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或控制; 4 确定银行存款余额是否正确;
5 确定银行存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中 作出恰当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