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护理
第十四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护理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 高,血生化检查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 乱的表现。
护理评估
.影像学检查
腹部线检查可见肠胀气或多个液气平面的 肠麻痹征象,胃肠穿孔时可见膈下游离 气体;超检查,检查对腹腔内实质性脏 器病变有诊断价值,并能明确脓肿位置 及大小。
护理评估
.诊断性穿刺
.感染中毒症状
病人多出现高热、脉快、呼吸浅快、大 汗、口干,常伴等渗性缺水,电解质紊 乱及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出现面色 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呼吸急促,脉 搏微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休克征 象。
护理评估
.腹部体征
视诊有明显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触诊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称为 腹膜刺激征,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腹部 压痛和反跳痛以原发病变部位最为明显。腹 肌紧张程度与病因和病人全身情况有关。
大家好
第十四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胃肠减压术护理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病因与病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解剖生理
腹膜是一层很薄的浆膜,分为覆盖在腹、盆腔 壁的壁腹膜和覆盖在腹腔内脏器表面的脏腹膜 二者之间的潜在腔隙称为腹膜腔。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既往有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阑尾 炎、胆道感染、胰腺炎等发作史,其它腹腔内 器官疾病和腹部手术史;了解有无酗酒等不良 生活习惯;近期有无腹部外伤史;发病前有无 饱食,剧烈运动等诱因;女性病人了解生殖器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腹痛
.恶心、呕吐
.感染中毒症状
.腹部体征
病因与病理
(二)病理生理
腹腔内器官浸泡在大量脓液中,形成麻痹 性肠梗阻,肠腔内大量积液,加之高热、呕吐, 引起血容量明显减少;同时,肠管因麻痹扩张 使膈肌抬高,影响心肺功能;细菌入侵和毒素 吸收易致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病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护理评估
.腹痛
是最主要症状,特点为持续性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疼痛始于原发病灶部位,随炎 症扩散波及全腹。深呼吸,咳嗽,转动体 位时疼痛加重。
护理评估
.恶心、呕吐
早期为腹膜受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时呕吐物常含黄绿色胆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治疗原则为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消除病因, 清洗或引流腹腔,促使腹腔内炎症尽快局限和 吸收消散。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常见并发症
护理评估
.非手术治疗
对病情较轻或炎症已有局限化趋势以及原 发性腹膜炎,可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 疗也可作为手术前的准备。具体措施包括 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输血,合理应用 抗生素,对症处理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病情重,病人常有焦虑,烦躁,甚 至精神症状。当需手术时,更易产生恐惧, 不安全感,甚至不合作,拒绝手术。非手 术治疗或诊断未明确前,因不允许用止痛 剂,病人及家属可能有不理解的情绪或言 行。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诊断性穿刺
.腹腔灌洗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腹部体征
如胃肠或胆囊穿孔,腹肌可呈“木板样”强 直;而年老体弱或幼儿则腹肌紧张多不明显, 易被忽视。叩诊在胃肠胀气时呈鼓音;胃肠 穿孔时,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内渗液 较多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减弱 或消失。直肠指检:直肠前壁隆起,触痛, 说明盆腔已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
护理评估
图
病因与病理
()腹腔内脏器穿孔或破裂: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 疡急性穿孔,腹部损伤引起内脏破裂,急性阑尾 炎穿孔或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穿孔等。
()腹腔内脏器炎症扩散:见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急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女性生殖器官化脓 性感染等扩散而引起腹腔炎。
()腹腔手术污染:如胃肠吻合口瘘,腹部手术时腹 腔污染。
生理作用 可分泌液体以润滑,减少器官间摩擦 可吸收腹膜腔内的液体、空气 有修复、再生能力
病因与病理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病因与病理
(一)病因
.继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
病因与病理
.继发性腹膜炎
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占%。 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 其次为厌氧杆菌和链球菌等,大多为混合 感染(图)。
图—
护理评估
.腹腔灌洗(图)
适用于难以明确诊断或病因的化脓性腹膜炎 而腹腔穿刺无阳性发现者,对灌洗液进行肉 眼或显微镜下检查,必要时涂片、培养或检 测淀粉酶含量。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为阳 性检查结果:①灌洗液含有肉眼可见的血液, 胆汁,胃肠内容物或尿液。②显微镜下红细 胞计数超过×或白细计数超过×。③淀粉酶 超过单位。④涂片发现细菌。
是准确率较高的辅助检查措施,其操作方法是: 让病人向穿刺侧侧卧分钟,在脐与髂前上棘连 线的中外交界处或经脐水平线与腋前线交界处 穿刺(图)。根据抽出液的性状,气味,混浊 度,涂片,细菌培养以及淀粉酶测定等来判断 原发病变,明确病因。
护理评估
.诊断性穿刺
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抽出液呈黄色 混浊状,无臭味,带食物残渣;急性化脓性 阑尾炎时,腹穿液呈稀脓性,有臭味;绞窄 性肠梗阻可抽出血性脓液,臭味重;如是血 性渗出液且淀粉酶含量高,提示出血性坏死 性胰腺炎的可能;若抽出液为血液,抽出后 迅速凝固,则可能误刺入血管;若抽出不凝 固血液,说明有腹内实质性脏器破裂。
病因与病理
.原发性腹膜炎
临床上少见,是指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 大肠杆菌。细菌经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泌尿道及女性生殖道等途径侵入腹腔引起。 多见于岁以下儿童。
病因与病理
(二)病理生理
腹膜受细菌、胃肠内容物,血液和尿液刺 激后,立即产生炎症反应,表现为腹膜充血, 水肿,失去光泽,并产生大量浆液性渗出液, 渗出液中的大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 坏死组织、细菌和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
护理评估
.手术治疗
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小时后(一般不超过小 时),病情不缓解或反而加重者;腹腔内原发 病变严重者;出现中毒症状,或合并休克者; 腹膜炎病因不明,无局限趋势者。手术方式为 剖腹探查术,手术原则是正确处理原发病灶; 彻底清理腹腔,吸净脓液;必要时安置腹腔引 流。其指征是:①坏死病灶未能彻底清除或有 大量坏死组织无法清除。②为预防胃肠修补术 后发生渗漏。③手术部位有较多渗液、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