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经济学个人整理(木有权威性,仅供参考)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经济学个人整理(木有权威性,仅供参考)

经济学基本假定:经济人假设、资源稀缺性假设。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边际分析法: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比较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边际利润>0(或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扩大业务量;边际利润<0(或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缩小业务量;边际利润=0(或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最优业务量。

有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当边际效益(或边际成本)相等时,使分配的总效益最大(或总成本最低)。

“边际y ”——自变量x 每发生一个单位的变化时导致函数y 的变化量。

即 边际Y =△y/△x当自变量x 的变化量△x 非常微小,趋于极限0时,△y /△x 的极限值称为函数y 的导数,数学上记为dy/dx 或y ’。

边际收入:MR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销量),所引起的总收入的变化量 MR = ΔTR/ΔQ 边际成本:MC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销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 MC = ΔTC/ ΔQ 边际利润:M π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销量),所引起的总利润的变化量 M π = ΔT π/ ΔQ = MR - MC 边际产量:M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要素(如劳动力, 或资本),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MP = ΔTP/ΔL无约束的一元函数求极值:Max y=f(x),(1)求dy/dx (2)令dy/dx=0(3)解得x 值(4)判断此时y 是极大or 极小值 例:TR =41.5Q-1.1Q2 TC=150+10Q-0.5Q2+0.02Q3 问题:产量为多少时,企业利润达到最大?方法一:边际利润=0时,利润达到最大。

π=TR -TC =-150+31.5Q-0.6Q2-0.02Q3边际利润=d π/dQ=31.5-1.2Q-0.06Q2令边际利润=0得Q1=-35和Q2=15,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Q =15时利润最大。

方法二: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利润达到最大(为什么?) π=TR -TC d π/dQ=MR-MC令d π/dQ=0 得到: MR=MC 所以有 MR =41.5-2.2Q=MC=10-Q+0.06Q2 解之:得Q =15时利润最大。

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分配:某公司下属两家分厂A 和B ,生产同样的产品,A 厂成本函数为: B 厂成本函数为: 。

假如总生产任务为1200件产品,问:为使总成本最低,应如何分配任务。

企业目标:1.利润最大化假设、2、企业价值最大化假设:企业追求未来预期利润的现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来源一是内部生产效率,二是外部市场环境。

因此,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一是苦练内功,二是盯住市场。

这已成为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还要用第三只眼睛盯住政府。

会计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

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市场供给资源的显性成本 + 自有资源的隐形成本 = 总经济成本所有者支付的现金 自有资源不投放市场放弃的回报 两类资源的总机会成本2.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和总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值:经济利润=总收益—总经济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不同,因为会计利润没有从总收入中扣减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企业目标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大于0,决策可行;小于0,不可行;等于0,都可选择 正常利润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隐成本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理解为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

正常利润是在经济利润为0时的会计利润。

企业目标是追求经济利润求导法则:常数:y=a, dy/dx=0;幂函数:Y=Xa,则 dy/dx=aXa-1 ;指数函数:如Y=ax,则 dy/dx=axlna特殊地 d(ex)/dx=ex 积:如Y=Y1·Y2, Y1=F1(X ),Y2=F2(X ); dy/dx=y2·dy1/dx+y1·dy2/dx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称为该商品的需求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产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

正常品与低档品。

相关产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数量。

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函数。

可记为:商品X 的需求量=f (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平均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预期价格,消费者的数量)或Qd=f (P , M , PR ,J ,Pe ,N )。

Qd=a+bP+cM+dPR 需求函数:Qd=f (P )线性表达式Qd=a -bP 。

需求量和需求价格反方向变动P ↑,Q ↓;P ↓,Q ↑画需求曲线图是注意横纵坐标,自变量P 在纵轴,因变量Q 在横轴,和以前的几何画图习惯相反。

需求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决定因素:收入M ,相关产品价格Pr ,消费者偏好J ,预期价格Pe ,消费者数量N 在正常品的情况下,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52++=A A A Q Q TC 1022++=B B B Q Q TC在低档品的情况下,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替代品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增加;替代品价格下降,需求曲线向左平移,需求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向左平移,需求减少;互补品价格下降,需求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增加。

消费者偏好,预期价格,消费者数量三个因素影响方向相同。

仅以消费者偏好举例说明,消费者偏好增加,需求曲线右移;消费者偏好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需求量的变化,不同于需求的变化,需求的变化是曲线移动。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供给量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产品的自身价格、产品的成本(投入的价格)、生产中相关产品的价格、可获得的技术水平、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市场中生产此种产品厂商的数目、补贴和税收广义供给函数:Qs=g(P,Pi,Pr,T,Pe ,F)Qs=h+kP+lPi+m Pr+nT+rPe+sF供给函数:Qs=g(P)供给函数的线性方程表达式Qs=a+bP P↑,Q↑;P↓,Q↓适合于绝大多数商品,但也有例外(如古董、工资水平很高时劳动的供给)供给变动(供给曲线移动)决定因素:要素价格,生产中相关产品价格,技术状况,预期价格,行业中的企业数量。

要素价格下降,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替代品价格下降,替代品供给下降,本产品的供给上升,供给曲线右移;互补品价格下降,互补品供给下降,本产品的供给下降,供给曲线左移;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上升,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技术状况改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预期价格降低,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市场供给曲线:是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三、市场均衡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只要没有新的影响因素发生,价格也就不会变动,此时整个市场达到了均衡。

即在均衡点处,供给=需求。

均衡价格就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或者就是需求量与供给量、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同时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的变动1、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则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则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则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供求规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求关系。

价格调节供求关系的机理就是价格机制。

需求弹性可以衡量需求量对某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影响因素变动百分比之比。

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所以弧弹性计算公式为: 点弹性计算公式为:()()()()21211212211221122/2///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p ++⋅--=+-+-=∆∆= ()Q P P f Q P dP dQ Q P P Q Ep ⋅'=⋅=⋅∆∆=lim例:某企业产品的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0;当价格为5时,需求量为10。

求价格从2元到5元之间的价格弹性。

例:假如某企业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30-5P ,求P=2时的点价格弹性。

解:当P=2时,Q=30-5P=20计算价格弹性要注意:(1)价格弹性是负值,但通常使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

(2)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 的值成正比。

需求曲线按价格弹性的不同分类︱E ︱ <1 需求缺乏弹性( inelastic )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E ︱ >1 需求富有弹性(elastic )就是指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E ︱ =1 需求单位弹性(unit elastic )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的幅度相同。

︱E ︱ =∞ 完全弹性(perfectly elastic )是指价格的极其微小的变动就会导致需求量无穷大的变动︱E ︱ =0 完全无弹性( perfectly inelastic )是指无论价格变动幅度有多大,需求量均不变,需求弹性为零的情况。

一般地说,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并不同。

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同一条需求曲线可以有相同的弹性,这就()()()X X Q Q E /%/%∆∆=某因素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弹性()()()Q P P Q P P Q Q Ep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价格弹性5.02025-=⨯-=⋅=Q P dP dQ Ep 778.020102525201021211212-=++⨯--=++⋅--=Q Q P P P P Q Q Ep是需求弹性的三种特殊情况:完全无弹性、完全弹性、单位弹性。

(1)∣Ep ∣﹥1的情况。

这类商品宜采取薄利多销的竞争策略。

(2)∣Ep ∣﹤1的情况。

这类商品可采取适当提价的策略。

(3)∣Ep ∣﹦1的情况。

企业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

如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可适当降价;为树立优质优价的形象,可适当提价。

边际收益与价格弹性:当MR 是正值(负值)时,总收益随着销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需求是富有价格弹性(缺乏价格弹性)的。

当MR=0时,需求是单一价格弹性。

对所有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MR=P(1+1/E)需求收入弹性 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其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可表示为QI I Q I I Q Q E I •∆∆=∆∆=// 需求收入弧弹性2)(/)(2)(/)(//21122112I I I I Q Q Q Q I I Q Q E I +-+-=∆∆=需求收入点弹性Q I dI dQ Q I I Q E I I •=•∆∆=→∆lim 0 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收入弹性>1:富有收入弹性商品;通常称高档品或优等品;如高档电器、旅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