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课你我同行1、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
2、怎样理解人际交往是“心灵的呼唤”?答:①与人交往,是人类心灵的内在需要。
如果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②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被尊重的需要等,都是人非常重要的需要。
这些需要都与交往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只能通过交往来满足。
③如果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不仅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3、如果交往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会对人们产生那些影响?答:①会导致心灵的孤独和精神的寂寞。
②会影响人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甚至会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③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缺乏与人交往,知识、能力、智力、技能、情感等都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④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为什么说交往是人类发展的需要?答:①交往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交往。
②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交往。
③社会的进步依赖交往。
5、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正常交往有什么作用?答:①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激发思维,锻炼能力。
②有利于我们情感、意志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③有助于我们道德、审美等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6、交往对社会进步的作用:答:①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步。
②促进了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
③促进全球的进步和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
第二课假如我是你1、在现代社会,平等、尊重、宽容、理解、关心、互助,这些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文明交往的内在基础。
2、平等待人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3、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又一基本原则。
宽以待人、接纳所有不同的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
4、尊重他人的内容: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自由、合法权利、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②尊重他人的思想、情感、言行和生活方式;③尊重他人的劳动与创造,尊重他人的隐私等。
5、学会尊重他人,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什么意义?答:①不仅是保证我们学习进步和人际交往成功的需要;②更是现代少年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6、中学生如何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答:①与人交往中,要注意尊重他人。
②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正当权益、个人隐私、个性特征、思想情感、宗教信仰、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③不嘲笑、讽刺、挖苦和侮辱他人,不轻视或歧视他人。
7、宽容的内容包括:答:①宽容他人的不同观点,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②不嫉妒他人的成绩、长处和优点;③不过分苛责别人的缺点和不足、错误或过失。
8、理解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成功交往的秘诀,是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
学会理解的关键是学会换位思考。
9、理解的意义:①理解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成功交往的秘诀,是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②被理解是我们的内在需要。
10、关心他人有哪些基本要求?答:①不仅要关心他人的身体健康、学习情况、生活状况;②也要关心他人的情绪、愿望和需要等,并在他人需要时,及时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
第三课交往有艺术1、礼貌待人、善于表达、学会倾听等,是成功交往的艺术(方法和技巧)。
2、为什么要讲究文明礼貌?(讲究文明礼貌的意义)答:①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教养,还反映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②讲究文明礼貌既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讲究文明礼貌,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3、文明礼貌首先反映在语言上。
4、语言文明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开展文明的交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5、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步是打招呼。
6、与陌生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①要与人为善;②学会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7、为什么说礼貌的力量是巨大的?答:①在日常生活中,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有礼貌就可能办好。
②反之则可能办不好,甚至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在国际交往中,礼貌也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它的巨大力量。
8、基本的表达技巧:答:①要大胆,要敢于表达自己。
②说话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表情要充满自信。
③表达要尽量简单明了,不罗嗦。
④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要用眼神与对方进行交流。
⑤表达要有条理,如果要表达的意思不止一个,可用“第一、第二”等将层次分开。
⑥说话时,态度要客观,不要武断。
⑦对于他人的反对意见要宽容,不要针锋相对。
9、积极倾听是成功交往的重要技巧之一。
10、在倾听过程中,要保持专心、尊重与体谅的态度,切忌一些不良行为,如三心二意、东张西望、翻书看报、随意打断对方、乱插话以及妄加评论、表情冷漠等。
11、积极倾听的技巧分为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两个方面。
言语技巧是指用语音回应对方的技巧,非言语技巧是指用身体语言回应对方的技巧。
12、倾听的言语技巧:①应和②解释③总结13、倾听的非言语技巧:①摆好姿势②开放的姿势③前倾④目光接触⑤放松第四课走进父母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答: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③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同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⑤孝敬父母是法律的要求,也是道德义务。
⑥孝亲敬长有利于家庭和睦,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如何孝敬父母?(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应做到哪些方面?)答:①孝敬父母,就要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②孝敬父母,就要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③孝敬父母,就要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同父母保持亲密融洽的关系;在衣食住行上首先想到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
④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3. 代沟(或代际冲突)的含义: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 代沟产生的原因?答:①进入青春期,我们自我意识、自尊心和独立意识增强,我们对成人的依赖越来越少,独立性越来越强。
②我们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态度不一定相同,这是双方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
③我们与同伴之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也可能使我们与父母的亲情关系变得相对疏远。
④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使我们往往以执拗的、对立的、反抗的心态对待父母,加剧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5. 如何消除代沟?答:①子女与父母要换位思考,积极加强沟通,理解尊重,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
②采取恰当方式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做到依靠而不依赖、自主而不逆反,真正走向自立与成熟。
③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看法。
6. 如何与父母沟通?答:①要认识自己的变化和特点,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理解我们的愿望。
②客观看待自己与父母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别,从内心尊重父母,愉快地接受父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③了解父母的辛苦、困难,体验父母的情绪和需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给予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
④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态度,克服逆反心理。
尽量不对父母发脾气,不说伤害父母的话。
⑤要妥善处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与帮助父母的关系。
⑥子女与父母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加强沟通。
第五课理解老师1.为什么要尊敬老师?(为什么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答: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教师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②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③在尊师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如何尊敬老师?答:①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努力达到老师的要求;②感激老师的关心和教育;③与老师交往时,谦虚、恭敬、有礼貌;④要感激老师的关爱和教育,也要关心、体谅和帮助老师。
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平等、民主、尊重、互助、和谐。
4.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①正确认识初中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③了解老师的优点和长处;④理解和宽容老师的缺点、过失;⑤注意场合,掌握分寸,礼貌待师⑥要主动、热情地与老师沟通和交流,不要以敌视的态度对待老师,不要顶撞老师,更不要对老师怀恨在心。
5、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①促进我们的学习,提高成绩;②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6、向老师提意见的技巧:①把握时机;②语气平和;③坦诚相待;④方式恰当第六课有朋友的感觉1.友谊的作用?答:⑴友谊是心灵的需要(表现:①友情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需要;②进入少年期,我们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我们不太愿意向父母和老师敞开心扉,而更愿意向自己的同龄伙伴,特别是亲密朋友倾诉心事。
因此,我们特别渴求友谊;③真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⑵友谊与成长同行(表现:在成长道路上,朋友给予我们很多,朋友伴随我们一起成长)。
2.友谊对个人成长具有什么重要作用(意义)?答: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朋友给予我们很多:①寂寞、孤独和苦恼时,给予我们温暖;②成功时,与我们分享喜悦和快乐;③失败时,鼓励我们继续前行;④顺利时,告诫我们冷静;⑤遇到挫折时,给予我们信心、勇气和力量。
3.如何克服闭锁心理,获得真挚的友谊?答:①真挚的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②抱着真诚的态度与老师、同学交往;③敞开心扉,坦诚的与他人交流,真诚地帮助别人。
第七课交友的智慧1.如何择友(交友的原则或在交友时应注意哪些)?答:①善交益友,乐交诤友(诤友指能直言不讳指出我们的缺点、错误或不足,批评和帮助我们的朋友)。
②要区分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
③谨慎交友,远离损友。
2.如何成为诤友?答:①要乐于接受同学的批评;②要敢于并善于提出批评。
3.江湖义气的危害:答:①江湖义气只讲友情,不讲是非,其结果是助长坏思想、坏行为的产生,最终必然是一害朋友、二害自己、三害集体。
②不少青少年因分不清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为什么要远离损友?答:随着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中的某些消极因素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加之我们涉世不深,辨别和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可能在交友上犯错误。
为此,我们一定要谨慎的选择朋友,远离损友。
5、怎样才能远离损友?答:①树立正确的交友标准,谨慎交友;②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多交益友、诤友;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
6、课本55页:黎明的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①提高自己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识别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什么样的朋友是损友;②虚心听取长辈们的交友经验,树立正确的交友标准;③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持,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来维持所谓的友谊;④提高法律、道德意识,遵纪守法,加强自身修养,拒绝不良诱惑;⑤要慎重交友,多交益友,远离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