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经验借鉴及我国对策景春梅摘要:从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国际比较看,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融资约束,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融资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借鉴相关国际经验,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新划型标准改进统计口径;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扩大小企业直接融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构建与融资相适应的征信体系和风险评估机制;扩大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财税政策;控制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
关键词:小企业融资 国际经验 金融政策作者简介:景春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融资难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
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一、中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1.从贷款的可得性看,低收入国家的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显著低于中高收入国家。
世界银行对129个国家的企业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融资约束,低收入国家尤为显著。
在中低收入国家,分别只有31.8%和16.7%的小型企业可获得贷款或授信,而在高收入国家,该比例达到47.8%。
中型和大型企业获得贷款情况要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但获得贷款的企业比例在不同收2013年 第1期入国家情况有所不同。
比较来看,在低收入国家,各类企业获得贷款的比例相差较大,小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不到中型企业的一半,几乎只有大型企业的三分之一。
而在中等和高收入国家,这种差距相对较小。
从国别比较看,在新兴市场国家,巴西、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比例较高,甚至高于高收入国家。
表1 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比例(%)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低收入国家16.7035.7047.80中收入国家31.8045.6059.30高收入国家47.7062.2068.90巴西42.7967.5089.57墨西哥11.667.5722.51印度尼西亚16.5027.6347.12俄罗斯17.2025.2764.24南非22.9135.0040.45马来西亚57.2164.4257.89数据来源:World Bank Enterprise Surveys(2006-2009)。
另据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2010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09年底,新兴经济体正式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中,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融资的比例为45%-55%,如果加上未注册登记的小型、微型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0%-15%。
10203040506070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34196215中小企业贷款/全部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总贷款图1 不同收入国家中小企业贷款占总贷款和企业贷款的比重数据来源:World Bank Group / CGAP Financial Access 2010 Survey.2.从融资结构看,中低收入国家中小企业贷款占总贷款和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普遍较低,面临较多融资约束。
世界银行2010年对全球142个国家的融资可得性的调查统计显示,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看,高收入国家为19%,而中低收入国家为15%(见图1);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看,中低收入国家为34%,而高收入国家高达62%。
这表明,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低收入国家的银行贷款更多地发放给了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较难。
3.从贷款占比看,内源融资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中占比较高。
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占比多在50%以上,部分国家甚至超过80%,内源融资成为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银行贷款等债权融资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但股权融资发展总体不足。
据世界银行企业调查统计,在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只有14%可获得银行融资的支持,而大型企业该比例则高达25%。
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股权融资比例较低。
二、中小企业融资国际经验国际上已经形成多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归纳起来有三类:一是股权融资渠道,包括业主投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者投资、发行股票等。
二是债权融资渠道,包括私人借款、商业银行贷款、财务公司贷款、典当贷款、贸易贷款、发行债券等。
三是其他融资渠道,包括中小投资机构、融资租赁、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
由于自身局限,中小企业单靠本身的努力无法解决融资难题,所以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政策手段,力求建立多种渠道,为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便利。
各国(地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基本经验主要有:1.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融资环境。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各国都奉行立法先行,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给予支持。
一些国家的中小企业基本法都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做了专门规定,如美国《小企业法》(1953年),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1963年)和韩国《中小企业基本法》(1966)等。
一些国家还制定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法,如美国颁布了《机会均等法》、《公平信贷机会法》,确保中小企业获得非歧视的贷款权力;日本则颁布了《中小企业信贷保护法》、《中小企业公库法》,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2.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些国家(地区)的政策性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有的还向商业银行提供担保、利息补贴等,为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设有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德国设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开发银行和德国平衡银行),州政策性银行;韩国设有中小企业银行等。
我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设立了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台北国际商业银行、新竹国际商业银行、台中商业银行、台南中小企业银行、高雄中小企业银行、台东中小企业银2013年 第1期行等7家中小企业专业银行。
台湾当局从法律上确立了这些中小企业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并要求其“对中型企业放款不得低于放款总额30%,对小型企业放款不得低于40%”,即向中小企业贷款总的比率不低于70%。
3.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可抵押资产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地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通行做法,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历史。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对小企业资金支持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供信用担保。
凡申请担保并获批准的小企业,在逾期不能归还商业银行贷款时,管理局保证支付不低于 90% 的未偿部分(担保总额不超过75万美元,担保部分不超过贷款的90%)。
日本采用了地方担保和政府再担保的两级信用担保体系,即地方信用担保协会对企业承保后,再由政府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对担保协会进行再担保,极大地增强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能力,目前日本约有50%的中小企业使用该制度。
我国台湾地区也设立了由当局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简称“信保基金”),建立起风险共担的银保合作机制。
当局不对贷款实行全额担保,银行机构需承担20%的风险损失,促使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提高了担保贷款的安全性。
同时,银行从信保基金每年获得的理赔金额高达捐助金额的4-5倍,且只需承担部分风险,因此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由于金融机构、信保基金、中小企业三方很好地实现了互利共赢,使得台湾信保基金成为世界上运作最为成功的信用担保制度之一。
4.完善风险投资体系。
高风险、且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更需要资本性的资金投入,即风险投资或创业资本,而非一般性的银行贷款。
因此,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各国政府都鼓励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业务。
由政府出资设立风险(创业)投资机构和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是各国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快速成长的普遍做法,最典型的是美国。
美国在硅谷设立了大量风险投资基金,并成立了硅谷银行,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给予强力支持。
但从国际经验看,政府资金的使用应以间接方式为好,即政府不宜直接办理对创新企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各项补贴,而是委托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政策性机构操作补助计划更为妥贴。
5.提供到资本市场融资机会。
大多发达国家均有针对中小企业上市的资本市场。
美国资本市场包含八个层次,即全国性证交所、地方证交所、第三市场(上市股票的场外市场)、第四市场(大机构和投资家之间直接交易的市场)、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市场和粉红单市场,其中后三个层次的市场专门为中小企业资本交易提供服务,入市标准逐级降低。
美国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中有90%以上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围绕发展软件产业创建了多种风险投资基金,并形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直接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腾飞。
6.给予财税政策支持。
财税政策支持是政府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积累和成长。
各国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
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税收优惠包括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
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税收减免的力度很大,例如在我国香港特区近30万家公司中,约70%的中小企业无需缴纳所得税。
还有很多国家将税收和财政政策紧密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对周转额不超过2.5万德国马克的小企业免征周转税;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资额15%-23%的财政补贴;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幅度一般为2%-3%,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融资。
7.赋予中小企业发展管理机构融资支持职能。
健全的政府管理机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少国家都设置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并特别赋予其融资支持职能,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职能是帮助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帮助解决小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SBA经国会批准,可直接以贷款、协调贷款、担保贷款、指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或通过对小企业投资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等多种形式给予小企业资金支持。
此外,SBA职责中还明确规定,SBA要确保小企业在政府采购合同和国有财产转让中获得合理的比例。
三、我国近年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及其效果评价2002年我国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又相继出台了多项小企业金融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