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SM网络优化浅谈

GSM网络优化浅谈

网络优化是高层次的维护工作,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工具对网络参数及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网络质量的维护工作。

可采用室分布、跳频、同心圆技术、DTX、功率控制等手段减少干扰,增大网络容量,改善无线环境;通过调整天线角度,增益,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功率大小,选择最佳站址,调整载频配置,均衡话务分布,改善网络质量,获得最佳覆盖效果等等。

基础维护做的好,可确保设备完好率;但要提高网络质量,必须要优化网络参数,即进行网络优化。

只有搞好网络优化才能使基础维护的成效得以充分体现。

维护的最终目标是为网上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而只有通过网络优化才能实现维护的最终目标,维护工作才有实际的意义。

三、网络优化是持续性的工作1、因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优化应随着网络参数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

各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城市高楼大厦不断涌现,改变了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可能会出现新的盲区以及来自系统部的干扰。

而且话务的分布也在改变,在原来没有的话务或话务较小的地区会出现更高的话务需求,需要及时调整网络以吸收话务量。

2、工程建设会严重改变网络参数,尽管工程规划务求做得尽善尽美,但规划人员很难将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不可避免地造成干扰和话务的不均衡,这就需要网络优化来解决。

3、无线网软、硬件版本的升级也会改变部分BSC数据库中的参数,也需要调整参数设置,实施网络优化。

因此,网络优化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持久、艰巨的维护工作。

简单地说,只要网络运营一天,就需要进行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决定了网络优化工作必须由各地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持续地开展,任何短期的、突击性的优化从长远看是取效甚微的。

下面我们就优化中的室覆盖、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掉话及网络虚拟分层等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第二部分、室覆盖的优化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拥有30万通信专业人员,超过50万份GSM/3G等通信技术资料,一、室覆盖优化的意义随着市区基站密度加大,优化工作的深入,城市的室外覆盖已基本做到了无缝连接,话音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

由于用户在大型建筑物(尤其是酒店、商务和商业中心、大型购物商场、停车场等)使用移动所产生的话务量日益增加,用户已不满足于只有室外覆盖良好的移动通信服务,同时也要求网络运营商能提供室覆盖良好的服务,但此类场所由于其建筑体自身的原因(如墙体较厚、面积较大、楼层较高等等),往往是网络覆盖的盲区或信号特别差。

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用户所使用的GSM系统,其信号的穿透能力比模拟系统更弱,现象也就更明显。

因此,解决好室覆盖,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也就成为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容。

从狭义上来讲,室覆盖问题仅仅是对室覆盖盲区的改善,解决打不出去的问题。

从广义上来讲,室覆盖问题包括对室移动通信话音质量、网络质量、系统容量的改善问题。

除了对诸如地下室,一、二层等通信盲区提供覆盖外,同时也应对建筑物的高层部分因接收到来自多方向的杂乱不稳定信号而导致掉话、断续、切换不成功等方面进行改善。

同时,室覆盖作为一种扩容手段,对在高话务量地区分担室外基站话务,增加网络容量,使室话务在室吸收,减少同频干扰也起很大作用。

另外,良好的室覆盖,对于提高网络运营商的形象,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完善的随时随地通信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改善室覆盖的方法及手段改善室覆盖,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覆盖;另一种是采用室信号分布系统方式。

1、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覆盖方式在存在室盲区的地方附近安置直放站,或提高覆盖该地方基站发射功率,提高室外信号强度,利用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而达到解决室覆盖问题。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需要花很大的投资,工程工作量较小,不需要在建筑物中作布线,建设速度较快。

这种方式对于在一些网络还不是很完善的地方,一方面不但解决了室覆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周围地区覆盖和话务吸收,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事情。

但在网络已经比较完善、基站密集的地方,用这种方式就不是一种明智之举,特别是采用直放站,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比起解决这些方的室覆盖可能是得不偿失。

这种方式缺点是:需要进行频率规划,有时甚至是必须对网络进行较大的频率调整。

同时,用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全面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地下室、大型建筑物和采用金属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其室可能有相当的地方仍然是盲区,因此,该种方法已不能满足大型室建筑的覆盖需求。

2、室信号分布系统方式建设室分布系统是目前解决室覆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它与前一种方案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将无线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引到室的每一个区域,消除室覆盖盲区,抑制干扰,为室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使用户在室也能享受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这种方案在设计时,要考虑信号不外泄到建筑物外面,而对网络造成干扰。

室分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号源设备(微蜂窝、宏蜂窝基站或室直放站);室布线及其相关设备(同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电端机、光端机等);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天线等设备。

建筑物室覆盖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主要有:隔墙的阻挡为5~20dB、楼层的阻挡为20dB、家具及其它障碍物的阻挡为2~15dB、多径衰落及高层建筑物上的“孤岛效应”和“乒乓效应”。

各种不同室环境对无线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这在工程设计及优化中都要综合考虑。

四、不同信号源比较最常用的信号源主要有以下两种:宏蜂窝+直放站和微蜂窝+室覆盖。

1、宏蜂窝+直放站这是采用室外天线将附近宏蜂窝基站的信号接收后经放大处理,再由室天线分布到所需覆盖的位置。

这种采用无线耦合的方式,对于存在频率复用较高的市区,需严格调试,以免对网络造成干扰。

由于直放站本身没有增加信道资源,只是信号的延伸,故直放站一般用于低话务量的地方,覆盖围也罗小,一般只能作为补盲点来使用。

如小型酒楼、地下停车场等。

微蜂窝就是一个基站,只不过基站的发射天线是分放在室。

微蜂窝增加了网络的信道资源,可提高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适合于大围的室覆盖。

它一般用于话务量密集的地方(如:星级酒店、大型娱乐场所、商业和商业中心等),既保证优良的覆盖,又分担了周围基站的话务量。

对于建成的室覆盖系统,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维护和优化。

以下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1、相邻小区的确定在城市的中心区,基站密度都比较大,平均站距小于1km,所以通常进入室的信号比较杂乱、不稳定。

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完全封闭的高层建筑的中、高层,进入室的信号非常多,邻近基站的信号直射,远处基站的信号通过直射、折射、反射、绕射等方式进入室,信号忽强忽弱不稳定,同频、邻频干扰严重。

手机在这种环境下使用,未通话时,小区重选频繁;通话过程中频繁切换,易导致话音质量差、掉话现象严重。

2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主要方式是根据实际情况为微蜂窝选择适当的相邻小区。

相邻小区测量频点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微蜂窝与其他小区发生联系。

例如,繁华地区的鸿达酒店安装了微蜂窝室覆盖系统。

由于该地区基站分布密度大,室中庭信号复杂。

由于对微蜂窝作的相邻小区较多,导致切换频繁,指标反映为切换成功率较低、掉话较多。

通过实地测量,确定了三个最主要的900M宏蜂窝服务小区:9141、9142、9143,并作双向切换关系。

又由于在三楼电梯口测得较强的1800M宏蜂窝63141的信号,考虑到用户占用该小区进入微蜂窝的可能性极大,故作62141向微蜂窝的单向切换关系。

相邻小区精简后指标显示切换成功率显著提高、掉话率降低。

由这个典型案例可知微蜂窝的相邻小区一定要因地制宜,数目不在多少,而在准确。

一般确定两三个主服务小区即可,但同时要考虑若相邻小区过少,宏蜂窝退服导致由外部到室无法切换的问题。

所以相邻小区至少要两个以上。

2、重选和切换的优化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信号的屏蔽和衰减特别厉害;高层建筑物电梯多,又多为金属全封闭结构,这就导致在进出建筑物、电梯时信号变化非常强烈。

这就要对微蜂窝的相关重选、切换参数进行细致的设置、调整。

例如,某酒店大厅及低层为微蜂窝A覆盖,电梯及高层为微蜂窝B覆盖。

从大厅进电梯手机由A重选到B时正常,而由电梯进入大厅时,手机由B重选到A上则明显迟缓,甚至出现短暂无信号情况。

通过小区参数查询发现,对小区重选偏置参数的设置A、B小区明显不一致,B远大于A。

设计者本意是为让B更易吸收话务,而使手机在空闲状态容易重选进入该小区,但差别太大,致使在B小区信号很弱、A小区信号已很强的情况下手机仍然无法重选。

通过调整上述情况消失,手机重选正常。

3、载频调整优化国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对于许多大型酒店和购物中心采用多个微蜂窝小区分片覆盖,分担话务的情况,我们都建议尽量通过调整载频分布,将多个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因为那样往往会出现话务量不均衡甚至相差悬殊以及各小区间的切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将多个小区覆盖优化调整为一个小区覆盖,用户可以无切换通话,消灭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另外分布系统的工艺质量也会影响微蜂窝信号,例如上下行功率不匹配导致上行干扰或信号弱,引起话音断续或掉话。

这些则要在分布系统厂家的配合下进行优化工作。

第三部分、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天线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基础,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网络与用户手机终端空中无线联结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辐射时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将电能转换电磁能;接收时将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将磁能转换为电能。

天线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和服务质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服务要求需要选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天线。

天线调整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

一、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国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双极化天线的隔离度,及三阶交调等。

1、方向图天线方向图是表征天线辐射特性空间角度关系的图形。

以发射天线为例,从不同角度方向辐射出去的功率或场强形成的图形。

一般地,用包括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方向图来表示天线的立体方向图,分为水平面方向图和垂直面方向图。

平行于地面在波束最大场强最大位置剖开的图形叫水平面方向图;垂直于地面在波束场强最大位置剖开的图形叫垂直面方向图。

描述天线辐射特性的另一重要参数半功率宽度,在天线辐射功率分布在主瓣最大值的两侧,功率强度下降到最大值的一半(场强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3dB 衰耗)的两个方向的夹角,表征了天线在指定方向上辐射功率的集中程度。

一般地,GSM定向基站水平面半功率波瓣宽度为65o,在120o的小区边沿,天线辐射功率要比最大辐射方向上低9-10dB。

2、方向性参数不同的天线有不同的方向图,为表示它们集中辐射的程度,方向图的尖锐程度,我们引入方向性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