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宏观调控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宏观调控


学习目标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财政政策的变动情况。 ➢不同时期美国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情况。 ➢不同时期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本章内容
➢美国的财政政策 ➢美国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美国的财政政策
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演变可分为三个 时期:
➢大规模地扩大政府开支和减税计划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失业率 (从5.7%降到4.5%),基本上克服了“艾森豪威尔停滞”,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5.6%;而且创造了美国第一次在非衰退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继续采用补偿性财政政 策,其结果:
➢一方面经济缓慢增长,艾森豪威尔1953-1960年)执政 时期发生了三次经济危机,这一时期被称为“艾森豪威 尔停滞”;
➢另一方面由于艾森豪威尔政府实行了补偿性财政政策, 美国还算平稳地度过了三次经济危机,而且财政上并未 出现大的赤字,也未发生通货膨胀。
➢扩大政府开支
➢针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严重的经济衰退, 罗斯福政府 (1933-1945年)推出新政,采用了诸如扩大财政支出用作 福利救济目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兴办公共工程、解 决就业问题等多项扩张性财政政策。
➢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实践向人们表明了财政政策对 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潜在生产能力与实际生产能力之间已形成越来越宽的“鸿 沟”,这是长期奉行补偿性财政政策的恶果。因为补偿性财 政政策要求政府在经济危机之后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以便 弥补政府财政预算在采取反危机行动时所产生的赤字。而这 种为弥补财政赤字所采取的增税减支政策,恰恰紧缩了经济 中的总需求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种“财政阻力”。
➢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政策实践,是对凯 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方面效果的首次检 验。它客观上证明了,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 济萧条时期具有积极效果。
(二)补偿性财政政策(1946-1961)
1.补偿性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
➢补偿性财政政策是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凯恩 斯 主 义 者 阿 尔 文 ·汉 森 提 出 来 的 。
➢二战后,杜鲁门总统(1946-1952年)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 《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 政府有责任运用它所拥有的一切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 业以及经济增长。
➢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 控作为政府责任赋予给联邦政府。
➢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 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是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时期,主要 实行补偿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新自由主义财政政策时期,主要实施了 减税和削减财政赤字等政策。
➢9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财政政策的“折中”时期, 主要是采用刺激经济增长和削减财政赤字的政策——内生性超 均衡预算的财政政策。
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美国政府大 规模干预经济活动的先河,此后美国的财政政策几 经变化,逐渐形成财政赤字长期化的特征。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1933-1945 年)
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针对20世纪30年代西 方国家出现普遍性经济大萧条提出来的。
(三)增长性财政政策(1962-1970年)
1.增长性财政政策的提出和理论基础
➢增长性财政政策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勒与托宾提 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以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为 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政策。这是首次正式将凯恩 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肯尼迪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瓦尔特·赫勒认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停滞和失业增加的原因是:
➢汉森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并不只是经济危机到来后 才运用的政策,它应该是一个彻底消灭经济危机的全面性方 案。
➢在经济萧条期且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增加财政 支出,以便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增加就业量;而当经济高涨 并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则应减少财政支出、取得预算平衡 或结余,以便降低有效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这种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特点,交替实行膨胀和紧缩 财政措施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用高涨时期的盈余抵补萧 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以消除经济周期的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 响。这样,就能够不拘泥于当年的财政预算平衡,而着眼于 实现预算的周期性平衡。
2.补偿性财政政策的实践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在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得到实行,这一 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首要目标。
➢在赫勒看来,政府必须实行以3.5%的经济增长率和4% 以下失业率为目标的长期性赤字财政政策。这也就是说,
2.增长性财政政策的实践
➢肯尼迪执政(1961-1963年)后,为了使美国经济走出高失 业、低增长的困境,决定放弃被美国政府采用近16年的“补 偿性”财政政策,转而接受了 “增长性财政政策”的主张, 决定实行以刺激经济连续增长为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财政政 策。
第二章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 模式下的宏观调控
引言
➢美国是当今世界典型的“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 市场机制很完善并且充分发挥了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 础性作用。 ➢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并发挥市场 机制作用的基础之上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美国政府宏观 调控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发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美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本章主要介绍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历届政府采用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对其理论基础和政策效果进行简 要的介绍和评价。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原则就是,彻底放弃过去新古典传统的经 济自由主义信条,采用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来解决 严重的失业和萧条问题。
➢凯恩斯主张摒弃平衡收支的古典财政原则,实施减税增支的 办法,通过减税、大量举借公债,实行赤字预算,并积极扩 大政府开支来扩大社会总需求。
2.凯恩斯主义的实践——罗斯福新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