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导入】:同学们,在每年的九月十八号晚上九点十八分,我国东北的沈阳都会撞钟和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为什么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通过14课《难忘九一八》的学习,一起来探讨答案。

【视频】: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先来看一段视频,思考1931年的九月十八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回答】:1931年9月18号夜,日本在沈阳北郊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讲述】: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九月十八号,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

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当时日本是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70页中间的蓝色小字部分的内容,待会请一位同学来简单概述一下。

【提问】: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的?
【回答】:当时日本关东军以巡查铁路为名,然后自己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总结】:当时,日本关东军的中尉河本自爆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然后将三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

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所以说日本是有预谋地行动。

【讲述】: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制定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强调日本未来“权力上扩张方向应胃中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又日本参与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以建立全面侵华阵地的侵华方针。

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上了密折,折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满蒙,就是指中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日本把灭亡中国作为国策,“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国策的体现第一步。

【设问】:日本为什么在1931年向中国发动侵华战争呢?还有什么因素促使日本对外扩张的呢?
【讲述】:1929-1933,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国内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转嫁危机,日本将矛头转向了中国。

【提问】:在长春和旅顺之间的这段铁路就是我们书上提到的“南满铁路”。

在旅顺这阁地方,有没有看到一面绿色的旗帜?旁边写着什么?
【回答】:“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设问】: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有日本军队的司令部?为什么在中国的东北却有一条不属于中国管理的铁路呢?
【讲述】:其实,南满铁路本来不是日本控制的,而是沙俄。

1896年,当时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中国的东北修建铁路。

1898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把旅顺和大连湾附近的地区“租借“给他(25年租期),并改为“关东省”,1905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进行了一场战争,最终俄国战败了,把“关东省”和“南满铁路”转让为日本。

后来日本就在关东省驻军,实行殖民
统治,这些军队就称为“关东军”。

它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提问】: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日本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垂涎三尺”日本对中国有过哪些侵略史实?
【回答】:甲午战争——掠夺巨款和台湾省
瓜分狂潮——划福建为势力范围
八国联军侵华——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日俄战争——继承俄国租借我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

【提问】: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政府的最高代表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呢?后果又如何呢?
【回答】:蒋介石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结果中国东北三省沦陷。

【讲述】:当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仅仅用了四个月18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于敌人的手中。

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什么概念呢?相当于3个日本国土面积。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东北三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提问】:面对的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怎么做呢?
【回答】:他们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进行抵抗,中国共产党员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故事】:学生讲述杨靖宇的抗日事迹。

(日本砍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并解剖,胃里面只有棉花、树皮、小石头)
【提问】: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有没有就此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
【回答】:没有。

【过渡】: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

中日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了什么主张?
【回答】: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民国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讲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提出,符合了中国人民的要求。

当时被蒋介石调到陕西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的主张,劝解蒋介石联共抗日。

同学们,你知道张学良的父亲是谁吗?
【回答】:张作霖
【讲述】:张作霖是被日本炸死的。

当时东北军里面的很多将士都要求打会东北老家,这对张学良的影响很大。

张学良怀着国仇家狠,强烈要求抗日。

但是当时蒋介石却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回答】:当时蒋介石不但没有接受张学良等的主张,还调重兵到陕西围剿红军,同时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加紧围剿红军。

【讲述】:当时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实质上是在要求对外的幌子下,继续对红军进行围剿和对日本的妥协。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只能发动“兵谏”。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视频】:现在请同学们观看“西安事变”的视频,找出“西安事变”的时间、性质和目的。

【回答】:西安事变的时间是在1936年12月12日,它的目的是逼蒋抗日。

为了
逼蒋抗日,为中华民族谋利益,所以其性质是一个爱国的“兵谏”。

因为西安事变是在十二月十二日发生的,所以也称为“双十二事变”。

【讨论】: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

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是杀蒋?还是放蒋?
【回答】……
【总结】: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亲日派的主张杀掉蒋介石。

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主张杀掉蒋介石,后来主张和平解决。

为什么呢?因为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他的地位在中国暂时是无人可以代替的。

杀掉蒋介石,中国势必出现全国内乱,不但达不到“逼蒋抗日”的目的,而且日本还会乘虚而入。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到西安跟蒋介石进行谈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同时叶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讲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两位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如何呢?
张学良,1936年送蒋介石会南京,马上被送上军事法庭,被判刑10年。

后来被蒋介石敕免,然后一直被软禁。

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学良要求带领军队抗日,但蒋介石一直都没有答应。

蒋介石死后,跟他的儿子说了一句话“不可放虎”。

所以张学良一直被软禁,直到1990年才真正得到自由,一共被软禁了54年之久。

后来张学良移居美国,于2001年在美国去世。

与张学良相比,杨虎城的命运更加坎坷。

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全面抗战爆发以后,1937年杨虎城回到中国参战。

但马上被蒋介石逮捕。

1949年,国民党溃退台湾时,杨虎城全家和他的。

【延伸】:联系现实“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使学生勿忘国耻。

一、【板书】: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1931、9、18 沈阳)
1、策划者:日本关东军
2、两个步骤:①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炮轰沈阳城,进攻北大营。

3、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4、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二、西安事变(1936、12、12 西安)
1、背景
2、经过
3、和平解决及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