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秋菊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任秋菊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结合历史地图册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册的能力和直观认识历史、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杨靖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历史背景;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难点:理解日本侵华政策的由来和九一八事变的关系教学过程:[老师单元开篇]: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新的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请同学们打开第四单元的首页,从1931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侵占我国的领土,掠夺资源、劳动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战争罪行。

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抗日”成为当时的主旋律。

经过14年艰苦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历史解开了新的一页。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故事。

【老师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每年的九月十八号晚上九点十八分,我国东北的沈阳都会撞钟和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为什么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通过14课《难忘九一八》的学习,一起来探讨答案。

(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满蒙并非中国的领土。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请同学们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概括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学生回答]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②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③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0页的第一段内容,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单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1年9月18号夜,日本在沈阳北郊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老师总结、引申】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九月十八号,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

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当时日本是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70页中间的蓝色小字部分的内容,待会请一位同学来简单概述一下。

【老师提问】: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学生回答】:当时日本关东军以巡查铁路为名,然后自己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老师总结】:同学们,现在请翻开地图册的22页,看看“九一八事变”的示意图。

找出“柳条湖”这个地方。

当时,日本关东军的中尉河本自爆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然后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

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所以说日本是有预谋地行动。

同学们要注意,柳条湖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村名,面积近8平方公里,多为柳树丛生地沼泽地。

它的右边是当时东北驻军的营地――北大营,下边是沈阳城。

这两个地方都是战略要地,所以日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借口,同时又可以又目的的抢到先机。

好,现在请同学们看到地图册22――23页中间的地图,找出长春和旅顺这两个地方。

【老师讲解】:同学们,在长春和旅顺之间的这段铁路就是我们书上提到的“南满铁路”。

在旅顺这个地方,有没有看到一面绿色的旗帜?旁边写着什么?【学生回答】:找到了,写着“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老师适当的引导】:同学们,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有日本军队的司令部?为什么在中国的东北却有一条不属于中国管理的铁路呢?其实,南满铁路本来不是日本控制的,而是沙俄。

1896年,当时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一个密约(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中国的东北修建铁路。

1898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把旅顺和大连湾附近的地区“租借“给他(25年租期),并把它改为“关东省”,1905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进行了一场战争,最终俄国战败了,把“关东省”和“南满铁路”转让为日本。

后来日本就在关东省驻军,实行殖民统治,这些军队就称为“关东军”。

它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政府的最高代表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呢?后果又如何呢?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铣电(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在江西剿红的蒋介石给张学良电(三)东北军奉命:“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九一八事变真相》(四)“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1931年9月22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的演说(五)“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教师可适当做解释)[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材料中蒋介石的电报、讲话和国民政府的告全国民众书的内容中,我们应该能看出导致东北三省在四个月沦陷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回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看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二)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以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三)<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四)1931年10月,国民政府密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

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教师讲解]同学们,从第一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的观点是中国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因而没办法和日本作战。

一种悲观的情绪弥漫其间,我们给这种论调起个名字叫“民族失败论”;从第二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国联身上。

自己没有做任何的抵抗准备,我们也给这种论调起个名字叫“依靠外援论”;从第三则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蒋介石对于共产党和人民的仇恨,宁愿让中国亡于日本,也不让落到共产党手里,这是关键的一点。

当日本忙于准备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之际,蒋却在南方围剿红军,这种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第四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还抱有相当大的幻想,认为只要让出东北,就可以保存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

这个幻想很快就被“一•二八事变”的炮火所打破。

这种论调,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让出局部,保全全局”论。

【老师渲染】:当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仅仅用了四个月18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

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于敌人的手中。

1 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什么概念呢?相当于3个日本国土面积。

东北三省3000多万同胞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亡国奴生涯。

日本在东部被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极端的军事占领,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的战争罪行。

据不完全统治,东北三省每年的粮食被日军抢走,在1932-1934年间,就又6.7万人被杀害,更残忍的是日本在东北拿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而这些毒气弹直到今天一直都还在危害东北同胞的生命安全展示图片,面对的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东北人民并没有这样就屈服。

他们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进行抵抗,中国共产党员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有没有就此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学生回答】:没有,日本并没有就次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

【老师肯定并引申】:对了,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列强蓄谋已久的国策。

为什么这样说呢?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制定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强调日本未来“权力上扩张方向应胃中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又日本参与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以建立全面侵华阵地的侵华方针。

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上了密折,折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满蒙,就是指中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日本把灭亡中国作为国策,“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国策的体现第一步。

,西安事变的背景有三:①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民众抗日呼声日益高涨;②张学良、杨虎城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联共抗日,西北地区局部联合实现;③蒋介石既剿共又妥协的反动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