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监测方案ppt
SO2:四氯化钾溶液吸收法 NO2(NOx):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吸收法 TSP:滤膜捕集法 (PM10):中流量采样器 硫速盐化速率:二氧化铅采样法 灰尘自然降尘量:湿法采样 CO:注射器采样法 总烃:注射器采集 VOCs:富集采样法 氟化物: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法 B(a)P:乙酰化滤纸采样 光化学氧化剂:硼酸-碘化钾溶液吸收法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南京理工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但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加之师生生活及科研 实验过程中排放的污染气体,使得一些潜在的 健康隐患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寻求污染 源并研究各种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就显得尤 为重要。
监测范围: 七号门以东,友谊河以南,第二 化学楼以西,四号门、五号门以北。
根据风的走向,冬季应该以东北风为主,夏季 以东南风为主。
南京理工大学地处紫金山脚下,地势较平坦, 第一小区及友谊河处地势较低。地面海拔落差 不超过1m,故忽略地形对大气环境监测的影响。
可按功能分为三个区:生活区、教学区、实验 科研区。
监测范围内主要以学生为主,大概在20000人 左右,教师及后勤管理人员3000人左右,人群 年龄主要分布在20~60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
氟化物
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
B(a)P 度法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
光化学氧化剂 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1)对测量的数据进行修约,用狄克逊检验法对 可疑数据进行取舍,求出平均值x和标准偏差s和相 对标准偏差Cv,用(x±s,Cv)表示结果。
(2)气体体积换算公式如下: V0=Vt*(273/273+t)*p/101.325 V0: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Vt: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T:采样时的温度 P:采样时的大气压力
季主要以煤为燃料,
其余时间以燃气为尘外,在燃烧 过程中还会形成一 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有机化合物及 烟尘等有害物质。
化学实验产生的气体种类众多,有毒有害的气体也很 多,如苯系物,甲醛、氟化物等。这些物质均未经过 处理排放到大气中,但排放量比较小。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雨水充沛,光 能资源充足。
监测时间:一年。
2.1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1)食堂油烟 (2)锅炉房及烟囱 (3)实验室排风口
食堂早上主要排放水蒸汽 和少量油烟。 中午和晚上以油烟为主。 其中主要有酮、醛、烃、 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 物、脂、内脂、杂环化合 物等,其中包括苯并(a) 芘、挥发性亚硝胺等。
锅炉房、开水房冬
SO2 四氯化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NOx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TSP
滤膜捕集-重量法
(PM10) 硫速盐化速率
中流量采样-重量法 二氧化铅-重量法
灰尘自然降尘量 湿法采样-重量法
CO
气相色谱法
总烃
气相色谱法
VOCs 富集采样法采样,溶剂洗脱被测组分, 气相色谱法测定
SO2:应避免阳光直晒,密封保存,以免被氧化 剂污染。
NOx:样品应注意避光保存,密封保存,避免 运输过程中的震荡,防止引入其他污染物
B(a)P:样品应放在避光处或用黑纸包好放入冰 箱
总烃:密封好
TSP、(PM10)、自然沉降量:运送保存中应 注意防止空气样品受潮,尽量保持取样时的湿 度与温度
根据布设点的原则和要求,并依据校园人口总 数,确定布设方法和布设点数。先采用功能区 布点法,然后针对三大污染源分别采用适当的 方法进行布点。
此区域包含了一个污染源,因而采用功能区布 点法
一二化工楼的多个排气口分布比较均匀,因而适合采用网格布点法。
4.1采样频率及时间
SO2 、NO2(NOx)、CO、总烃:隔日采样, 每天连续采样24h±0.5h, 每年12个月
TSP、(PM10):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 24h±0.5h,每月5~6d,每年12个月
硫速盐化速率、灰尘自然降尘量、氟化物:每 月采样30d±2d,每年12个月
VOCs、B(a)P:隔日采样,每天在中午10点~ 13点和下午16点~19点各采两次样,每次 1±0.5h,每月14~16d,每年12个月
(3)注意不同污染物浓度的换算,公式如 下:
Cp=22.4*C/M Cp:以ppm表示的气体浓度 C:以mg/m3表示的气体浓度 M:污染物的分子量
总体来说,校园内污染源较少,环境 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