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一果间接侵权行为的认定和责任分担文章来源:包头律师事务所发布者:包头律师发布时间:阅读:583次金继典诉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追偿权纠纷案关键词:责任竞合过错推定间接结合管理义务追偿权【裁判要点】1.高速集团公司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其有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义务,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使,因路面障碍物间接造成交通事故,高速集团公司未能及时清理障碍物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符合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二种责任要件,请求人可以选择诉讼;2.车辆驾驶员违章驾驶与高速集团公司没有及时清理障碍物间接结合造成交通事故,高速集团公司虽然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文件进行了例行巡查,但没有尽到及时清理障碍物保证道路畅通安全的法定义务,以不作为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事故的发生存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件索引】一审: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法院( 2010)薛民初字第1525号(2012年8月30日)二审:曲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3)枣民=商终字第10号(2013年4月15日)【基本案情】原告金继典诉称:2010年7月8日11时40分许,原告的驾驶员伍三周驾驶鲁RHJ178号小型普通客车(附载乘车人刘胜兵、李士奎)沿京台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事故地点处时,轧在公路中间的一铁块上翻车,造成鲁RHJ178号小型普通客车乘车人刘胜兵、李士奎当场死亡,伍三周受伤,车辆损坏,道路交通设施损毁的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原告先行支付死者刘胜兵、李士奎家属赔偿款共计80万元。
二被告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其有义务及责任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因二被告疏于巡查,没有尽到其应尽的义务及责任,没有及时清除高速公路上的铁块障碍物,直接导致了该起事故的发生,造成刘胜兵、李士奎死亡和车辆损坏、道路交通设施损毁的严重后果。
二被告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依法判令:二被告赔偿原告金继典各项经济损失共计72万元(80万元的90%);诉讼费用由二被告负担。
被告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速集团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以下简称高速集团枣庄分公司)共同辩称:第一,对于原告金继典的身份,答辩人没有异议,但是,金继典是否具有原告主体资格,答辩人持有异议;第二,伍三周是原告雇佣的劳务人员,在此次事故中负有全部责任,原告要求答辩人承担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第三,从案件的实体上讲,原告自称已经先行赔偿,原告是否有权起诉高速公路管理者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答辩人请求法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0年7月8日11时40分,伍三周驾驶鲁RHJ178号小型普通客车(附载乘车人刘胜兵、李士奎)沿京台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事故地点处时,轧在公路中间一铁块上翻车,造成鲁RHJ178号小型普通客车乘车人刘胜兵、李士奎当场死亡、伍三周受伤,车辆损坏,道路交通设施损毁的道路交通事故。
上述事故发生过程记载于枣庄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出具的枣公交认字[2010]第0018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
经枣庄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认定,伍三周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刘胜兵、李士奎无责任。
该事故认定书载明的车辆基本情况为:鲁Rr-u178号小型普通客车登记车主为张恩沾,实际车主为金继典。
该起事故形成的原因是:伍三周驾驶机动车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文明驾驶;驾驶载客机动车载货是事故发生的全部原因。
死者刘胜兵、李士奎系金继典的雇员,伍三周系金继典的雇员。
同时,该起事故的报案人为徐峰,徐峰系京台高速公路枣庄段管理处路政科职工。
报案内容为:2010年7月8日11时45分徐峰电话报案称:刚才在京台高速公路枣庄段590公里+500米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伤亡,请交警队速来看现场。
2010年7月16日,金继典与死者刘胜兵家属签订了赔偿协议书,双方约定:金继典向死者刘胜兵家属支付赔偿金40万元,该赔偿金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处理事故费用及经济帮助等一切赔偿费用。
2010年7月16日,金继典向死者刘胜兵家属支付赔偿款39万元,死者刘胜兵家属向金继典出具收条一份。
2010年7月20日,金继典与死者李士奎家属签订赔偿协议书一份,双方约定:金继典向死者李士奎家属支付赔偿金40万元,该赔偿金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处理事故费用及经济帮助等一切赔偿费用。
2010年7月20日,金继典向死者李士奎家属支付赔偿款40万元,死者李士奎家属向金继典出具收条一份。
2010年7月20日,山东金光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出具鲁司鉴登字3701051 14号司法鉴定意见书,其鉴定意见为:鲁RHJ178五菱小型普通客车事故时的行驶速度为97 -106km/h。
事故车辆鲁RHJ178五菱小型普通客车驾驶员伍三周具有机动车驾驶资格证,其初次领证日期为2010年4月21日。
二审中,上诉人高速集团公司提交了鲁高速安(2005) 22号文和2010年7月8日和2010年7月9日的巡查记录证明,高速集团公司已按文件第六、七条的规定对高速路进行了巡查。
【裁判结果】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法院于2012年8月30日作出( 2010)薛民初字第1525号民事判决:一、被告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支付原告金继典237000元(79万元乘以30%);二、驳回原告金继典的其他诉讼请求。
宣判后,高速集团公司提出上诉。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4月15日作出( 2013)枣民二商终字第10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原告金继典系事故车辆鲁RHJ178五菱小型普通客车的实际车主。
根据交警部门的事故卷宗材料,原告金继典系死者刘胜兵、李士奎的雇主。
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原告金继典已经向死者李士奎家属支付了40万元赔偿款,向死者刘胜兵家属支付39万元赔偿款。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之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因此,本案的案由应为追偿权纠纷,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本案中,此次事故的发生系驾驶员伍三周违章驾驶和高速集团公司没有及时清理遗留在路面的铁块结合导致。
原告金继典作为死者刘胜兵、李士奎的雇主,其已经向死者刘胜兵、李士奎的家属支付了79万元的赔偿款,且死者刘胜兵、李士奎家属自愿放弃其他赔偿请求。
因此,原告金继典有权向伍三周及被告高速集团公司、高速集团枣庄分公司追偿。
原告仅诉请被告高速集团公司、高速集团枣庄分公司承担责任而不诉请伍三周承担责任,系其对诉讼权利的处分,法院予以支持。
关于被告高速集团枣庄分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审中,高速集团公司提交了鲁高速安(2005) 22号文件及两份巡查记录,法院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该两份证据只能证明其按路政管理制度履行了巡查义务,并不能证明其已达到保障公路安全通行的目的。
因此,对于该两份证据的证明目的,法院不予采信。
高速集团公司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有权向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而缴费车辆则享有使用高速公路并安全通行的权利。
当高速公路出现障碍物后,高速集团枣庄分公司没有及时清除,未能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其消极的不作为与伍三周违章驾驶间接结合,造成了本次事故的发生,高速集团公司应当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责任。
关于高速集团枣庄分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比例的问题。
法院认为,根据枣庄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针对此次交通事故出具枣公交认字[ 2010]第0018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事实,伍三周驾驶机动车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驾驶载客机动车载货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臵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
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之规定。
因此,综合考虑驾驶员伍三周的过错,法院酌定被告高速集团公司、高速集团枣庄分公司承担30%的赔偿责任。
因被告高速集团公司枣庄分公司系被告高速集团公司投资组建的分公司,其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
因此,应当由被告高速集团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注解】一、本案案由应确定为追偿权纠纷本案是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而引发的追偿权纠纷,其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是金继典与伍三周、刘胜兵、李士奎之间的雇佣关系;二是金继典与高速集团公司之间的追偿关系。
金继典系伍三周、刘胜兵、李士奎的雇主,应当作为赔偿责任人对在从事雇佣活动中死亡的刘胜兵、李士奎承担赔偿责任,此即谓雇主责任。
雇主责任的建立旨在使雇主就他人之侵害行为而承担民法责任,通常称为转承责任,无论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无不建立雇主责任法律制度。
本案中,金继典履行雇主责任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十一条之规定,金继典可以向存在重大过失之受雇人员伍三周追偿,也可以向雇员以外的第三人即高速集团公司进行追偿。
因此,雇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依据不同的法律关系,选择被告并提起诉讼,来行使自己的追偿权。
本案中,金继典依照有利于保护自己利益的原则选择向高速集团公司追偿,系依法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来审理。
因此,本案应确定为追偿权纠纷。
二、本案存在责任竞合,请求人可选择诉讼对于高速公路上障碍物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是否要承担责任,各地法院存在不同的判例,判决结果取决于多方因素,包括驾驶员是否存在过错,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是否疏于清扫、巡查等。
因此,本案追偿权能否得到法律支持、保护,应从在本案涉及的交通事故中,高速集团公司足否有过错加以确认。
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伍三周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轧在高速公路中间一铁块上翻车,造成乘车人刘胜兵、李士奎死亡,伍三周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文明驾驶,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交警部门对此次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仅是解决了驾驶员伍三周有无违章过错的问题,并未涉及高速集团公司的原因及责任,交警部门责任认定书并不能作为高速集团公司免除责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