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第1篇: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我国水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渔业经济获得了稳步发展。

渔业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都逐步占据着重要地位。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类生活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更是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包括渔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

渔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产业经济结构等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1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2015年渔业数据显示,全国渔业生产稳定、市场活跃、出口增长。

据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83.76万t,进出口总额66.2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93%和增长0.34%。

其中出口量93.34万t,出口额46.33亿美元。

进口量90.41万t,进口额19.9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77%和11.07%。

贸易顺差26.43亿美元,同比增加5.18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出口贸易也有较快增长。

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交易较为活跃,价格水平总体偏弱。

与此同时,渔业安全形势亟待解决,国际贸易市场压力巨大[1-3]。

1.2渔业产业结构情况目前,我国渔业经济效益偏低。

渔业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渔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力、水域资源、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组合状态不佳,科技化水平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严重,内陆城市渔业产业结构由于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匮乏的气候、水域资源,目前整体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农户仍以个体养殖为主,并采用以池塘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养殖方式。

渔业产业合作组织仍不健全,产业与科技脱节,水产科研没有用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渔业生产力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逐渐重视渔业产业化发展,先后提出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以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4-6]。

1.3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据《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依然较为严重。

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其中石油类对沿海海洋类有相应程度的污染。

渔业污染事故也是造成渔业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

2013年,我国共发生了343起渔业污染事故。

因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20.88亿元。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扩容逐渐占用了大量的渔业沿海、沿河地区。

大量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也给城市沿海、沿河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

旅游业的发展使沿海旅游城市的海水和滩涂受到相应程度的破坏。

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国家大背景下,由于缺少健全的法制约束,部分工厂排出的大量废水、废气、废物等都给周围水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渔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急需改善。

目前,我国逐步加大了渔业法制建设进程,依法行政和规范行业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人心。

2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建议2.1全力保护和整治渔业环境一是鉴于渔业环境受破坏的程度,国家应采取法制化解决渔业污染问题,完善海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开展综合整治、岸滩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保湿和修复、保护区建设。

对污水排放企业,明确出台相应法规,明确规范相应的惩治措施,加大法治力度。

加强海洋渔业监管力度,禁止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以及过度的人类活动破坏,依法治渔。

二是将可持续发展定为健康渔业的目标,发展新型渔业,健康绿色渔业。

三是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有影响的活动要加强监视,避免污染事故发生。

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污染补偿制度。

四是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加快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2.2推进渔业法制建设,促进渔业安全安全生产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一是确保安全发展。

各级渔业部门应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安全发展的使命感。

二是严格遵守渔业法律法规。

履行国际条约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管理措施,遵守渔业法律法规。

三是落实责任主体,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四是推进安全建设中的应急情况处理。

建立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意识培训。

五是以人为本。

建立和谐稳定的雇佣关系,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3加强水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健康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环保、健康养殖已经(下转第316页)(上接第314页)成为目前生产经营者的首要选择。

各级渔业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病害监测预报和快速检测服务。

生产单位应依法生产经营,建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并落到实处。

水产品的检测更加公开透明,增加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度和可信度。

2.4推进渔业经济产业化步伐应逐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配套完善、管理规范的渔业产业化体系。

推进渔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渔业科技水平,并稳步发展远洋渔业与淡水渔业。

加强对渔业生产的安全管理,营造渔业大国的良好发展环境。

推进渔业产业发展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提升产品档次,培养优势产业群,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渔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加大产业结构调节力度,提高绿色渔业、健康渔业、新型渔业在农业发展中的比重。

加快渔业信息化发展,建立渔业产业责任体制和法制化。

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的联合作用,推进渔业产业技术升级和行业发展。

建立健全渔业行业协会,制定渔业产业行业标准,推动国家渔业产业化发展。

3结语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环境稳定和渔业经济稳步增长的条件下形成的,应从保护环境、完善法律、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提高,以实现我国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渔业产量大国,只有不断完善法制,加快科技转化生产力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之间的调整和完善,加大政府扶持渔业发展力度,改善和加强渔业环境,才能更好地将渔业经济健康、经济、全面推向国内外市场。

作者:张译丹第2篇:加强海监渔政执法工作,加快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前言上一届政府研究出台了《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新一届政府组织召开国务院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渔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提振了士气。

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大力宣传海洋与渔业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渔业行政执法氛围,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推进渔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确保全县海监渔政执法水平稳步提高。

射阳是江苏省海洋大县,位于江苏沿海中部,相传因精卫填海而成陆,由后羿射日而得名,世界珍禽丹顶鹤有90%在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故射阳又有“鹤乡”之誉。

土地总面积280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7.3万公顷,每年还以近500公顷的速度向海洋延伸,境内海岸线总长103公里,海域面积为313.5万亩(2090平方公里),沿海有奤套港、双洋港、射阳港、新洋港等群众渔港,和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

射阳最大的优势是靠海,最大的潜力在海域经济的开发,独特的海洋与渔业资源禀赋,使我县不仅是江苏省海洋与渔业重点县,也是全国著名的渔业生产重点县,先后荣获全国水产百强县、全省海域经济管理先进县、全省高效渔业示范县、全省海洋渔政执法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为渔政执法提供支撑近年来,牢记“服务渔业、服务渔民”的宗旨,加强执法装备配置,加快执法能力提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为射阳县沿海开发、现代渔业建设、渔区和谐稳定提供了保障,从能力建设入手,不断加大基础投入,不断加快装备更新,不断完善目标考核,使渔政管理和执法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我们投入近两千万元,先后实施了3600平方米渔政综合楼、海洋渔业安全信息指挥中心、黄沙港港口视频监控、渔业船员培训中心、沿海执法站点办公用房食堂改造等项目。

通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改变了单位形象,改善了基层执法人员的办公、生活环境,调动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加快执法装备建设。

利用国家对渔政执法装备大投入、大更新、大换代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相继实施了300吨级沿海渔政船项目、黄沙港渔港安全项目,渔政船执法视频监控项目;更新了执法快艇5艘,购置了四驱执法皮卡两辆;配备了高倍望远镜、高清摄像机、单反数码相机、单兵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等执法取证装备。

执法装备的持续更新换代,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完成渔政执法任务提供了保障。

3、加强目标管理考核。

渔政执法工作不仅要求渔政人员具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更要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来管理队伍、规范行为、推进工作。

为此,我们不断健全完善《大队管理工作制度》、《百分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将中队目标指标、执法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到人、落实到船头,实行绩效考核、奖惩兑现。

在工作中,重抓制度的执行和督查,按照百分考核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强化各层各级的查责问效,实行季度抽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并将督查、考核结果与执法人员年终评比、绩效考核、考察任用挂钩。

让执行制度不力的人受到鞭策和促动,让坚决执行制度的人得到肯定和激励。

同时,工作经费向一线倾斜,保障海上一线执法人员工作补贴,使一线执法人员安心海上执法工作。

二、以安全管理为抓手,大力提升渔政管理水平我们在沿海港口、渔船管理工作中,我们找准着力点,牵住牛鼻子,以安全管理为抓手,围绕安全抓管理,依托管理促工作,使全县渔船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港口管理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1、健全完善渔船档案。

在原一船一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渔船档案标准,提升档案管理要求。

建立了船东联系记录簿,对渔船审验、船员配备、政策要求等日常管理工作,逐一记录,归档备查。

要求渔船档案做到渔船情况清、保险数额足、船员证书齐、船舶证书全。

同时,对全县895艘内陆渔船逐一登船核查,认真整理登记,严格完善归档。

新增的58艘内陆捕捞渔船、460艘内陆养殖渔船均建立了完善的档案。

2、强势推进渔船保险。

借力政策性渔业保险,全力推进渔业互助保险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渔业风险抵御能力,为渔民财产保障、灾后重建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支撑,使渔业互助保险成为渔民的“贴心工程”。

2013年,县共收取保费780万元,同比增长45%,全县参保渔船293艘,参保渔民2591人,发放船东小额贷款660万元。

实现了渔船、船员保险高标准、全覆盖。

3、严格甄别外籍渔船。

针对我县沿海、港口外籍渔船数量较多,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加大外籍渔船的身份核查、清理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