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生物合成-
注:支链淀粉降解时用的是脱支酶(R酶)
在Q酶作用下的支链淀粉的合成
“糖的生物合成”习题
一、名词解释: 糖异生、Cori循环、底物循环、丙酮酸羧化支路 二、问答题:
1、糖异生如何绕过几个‘能障’,需要什么酶的参与? 2、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但是,只有在乙酰辅 酶A存在时,它才表现出较高活性。乙酰辅酶A的这种活化作用, 其生理意义何在?
• 所以不管草酰乙酸的去向如何,最终效应都是使体内的乙
酰辅酶A趋于平衡。
A
淀粉合成酶
+
ADP 直链淀粉(Gn+1)
A
(一)直链淀粉的生物合成-方式3 3、蔗糖转化为淀粉 2 3 4 Pi
1
5 6 7
8
1、蔗糖合成酶;2、UDPG焦磷酸化酶;3、ADPG焦磷酸化酶
4、淀粉合成酶; 5、果糖激酶;6、异构酶;7、变位酶;8、淀粉磷酸化酶
(二)支链淀粉的合成
1、淀粉合成酶: 只能催化形成α -1.4糖苷键 ,合成直链淀粉。 2 、 Q 酶(分支酶) : 既能催化 α -1.4 糖苷键 的断裂,又能催化α -1、6糖苷键的形成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有三条途径:
1、蔗糖磷酸化酶途径(微生物)
1-P葡萄糖+果糖 蔗糖磷酸化酶 蔗糖+Pi
2、蔗糖合成酶(植物) UDPG+果糖 蔗糖合成酶 UDP+蔗糖
也可利用ADPG,GDPG,TDPG,CDPG作为葡萄糖基供体。 3、磷酸蔗糖合成酶途径(植物光合组织) UDPG+6-P果糖
磷酸蔗糖合成酶
磷酸蔗糖+UDP
磷酸蔗糖 蔗糖+Pi 一般认为,此途径是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途径。
磷酸蔗糖酯酶
三、淀粉的生物合成
(一)直链淀粉的生物合成-方式1 1、淀粉磷酸化酶
1-P葡萄糖+引物
淀粉磷酸化酶
淀粉+Pi
引物:最小为麦芽三糖,含α-1,4糖苷键。转移来的
葡萄糖分子结合在引物非还原末端C4的羟基上。
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但是,只有在 乙酰辅酶A存在时,它才表现出较高活性。乙酰辅酶A的这 种活化作用,其生理意义何在? • 乙酰辅酶A可以激活丙酮酸羧化酶,消耗丙酮酸合成草酰 乙酸,草酰乙酸既可以进入TCA,也可以进入糖异生。
– 当细胞内能荷较高时,草酰乙酸主要进入糖异生途径,这
样不断消耗丙酮酸,控制了乙酰辅酶A产生。 – 当细胞内能荷较低时,草酰乙酸进入TCA,草酰乙酸增多 加快了乙酰辅酶A进入TCA循环的速度。
该酶的作用主要是催化淀粉的分解(植物细胞中磷酸 的浓度较高)。
(一)直链淀粉的生物合成-方式2 2、淀粉合成酶 是淀粉合成的主要途径。
ADPG+引物 淀粉合成酶 淀粉+ADP
也可用UDPG做供体。但用ADPG合成速度比UDPG快10倍。
直链淀粉的合成-淀粉合成酶
+
引物(Gn) AD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