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陈忠实去世,2016年的高考党一定要看关于他的
11件事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29日上午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74岁。
陕西省作家协会当日发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29日7时45分逝。
《白鹿原》原著作者陈忠实早前接收采访视频,时长约2分32秒。
《白鹿原》是陈忠实成名著作
《白鹿原》是陈忠实成名著作,迄今已发行逾百万册,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
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
作文素材
123经典名句阅读理解:我的文学生涯这11件事,让你更了解这位文坛巨匠01誓要“写一本为自己死后垫棺作枕的书”大概是1988年,陈忠实为了《白鹿原》到长安县查县志和文史资料时,遇到一个搞文学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功夫来写这个长篇。
陈说:“我现在已经46岁了,我要写一
本在我死的时候可以做枕头的小说。
我写了一辈子小说,如果到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一部能够陪葬的小说,那我在棺材里都躺不稳。
”
“长篇写作,是一种最孤苦伶仃也最诚实的劳动。
”,蛰居乡野十年,如今《白鹿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行百万册,并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以说,陈忠实先生的期望应该实现了。
02第一次崇拜给了赵树理
陈忠实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直到初中时阅读到人生第一本小说《三里湾》。
赵树理对他来说是陌生的,而三里湾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他来说却是再熟识不过的。
那本书把他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复活了,也是他第一次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关于农民的印象和体验,这种复活和验证在幼稚的心灵引起的惊讶、欣喜和浮动是带有本性的。
随之陈忠实就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而时的赵树理在他心中已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03一度成为“读书无用”的活标本
当年陈忠实高考落第,成了村里第一个回乡当农民的高中毕业生,沦为被人议论的读书无用的活标本。
在这样的窘况之下,他竟然冒险选择文学创作这条路,为了免受旁人的误解与嘲讽,这个决定甚至连他的父亲也不知道!他给自己定下了自学四年的计划,争取四年后发表第一篇作品,当做“我
的大学”领到的毕业证。
结果呢?经过两年的奋斗就有作品问世了。
04谭维维那段华阴老腔是陈忠实写的词!
前段时间,谭维维以华阴老腔混搭摇滚的那首《给你一点颜色》震撼了不少听众,但少有人知道,被“混搭”进歌中、由老腔艺人所唱的那个唱段,词作者竟然是陈忠实。
此唱段全名《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借鉴了久已流传于关中地面的民谣,并加入了对于白鹿原生活场景的模拟及高度概括,虽仅用了四句,分三次“接入”,但显然已使整曲振奋、沸腾。
《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首先开场时,“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第二段是当谭维维唱完“女娲娘娘补了天……”后,老腔艺人用“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点出原唱段之名;第三段是全曲将终时,重复以“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似有无限希冀。
05不挂警句为自己留后路
陈忠实的从来不在墙上贴挂自己欣赏的做人做事的格言警句,究其缘由其实是为自己留着一条后路。
陈觉得,格言警句贴在墙上,任谁都能看到,而自己一旦违犯,且不说别人会如何做出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屑表情,自己的尴尬也难以平复。
想做的事和自己认可的行为准则,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万一实现不了或发生错失,自己总结自我反省,也可以避免吹牛和言行不一的尴尬。
06“自己的头由自己摇”
虽然陈忠实不挂格言警句,但还是有自己的座右铭的。
从青年时代起,陈忠实一直喜欢把“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字牌放在墨水瓶旁边。
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尽量不说自己不想说的话,用一句民间俗语来概括就是:自己的头由自己摇。
这句话一直启示他努力地体验社会和人生,然后发出自己的声音。
07“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源自作家海明威。
陈忠实说:“读到海明威的这句话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作家创作这种颇多神秘色彩的劳动,让海明威一句话说透了。
这句话很准确,要准确就不容许夸张;这句话又很形象,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如同勘探者寻矿源;这句话尤其着重在‘属于自己’这个划界,可以说把作家的个性化追求一语道破了。
”
08喜欢喝茶看比赛
陈老喜欢独自坐下来喝茶,哪怕什么也不想,进入一种无思的恬静,他觉得是最有益于身心的健康的。
此外,他还喜欢看体育竞赛,尤其喜欢看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但涉及到国家队的重要国际比赛,涉及到陕西队的命运的比赛,哪怕水平不高,他仍然喜欢看。
09《白鹿原》后无长篇拖延症的背后真相
《白鹿原》刚一发表就红极一时。
获得茅盾文学奖以后,还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系本科专业阅读书”当代文学唯一入选的长篇小说。
很多人问过陈忠实为何迟迟不出《白鹿原》下部,确实陈老一直想写长篇,但这个小说和《白鹿原》没有直接的联系。
他写长篇小说,必须有一种对生活的独立理解和切实体验,才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可惜这种体验一直缺失。
如果凭着浮光掠影或人云亦云的理解去硬写,肯定会使读者失望,也更挫伤自己,也就迟迟没动笔。
10为了茅盾奖,修订《白鹿原》?
当年《白鹿原》修订本还没有出版就拿了奖,媒介对此有很多指责,甚至有人说这是文学腐败,还有的说陈忠实为拿奖而妥协……而是事实是当时投票已经结束,作品已经确定获奖。
评委会负责人电话通知他的时候,随之益商量的口吻问他,愿不愿意对小说中的两个细节做修改,这两个细节是书里朱先生的两句话。
后来调整的结果是这两句话都仍然保存。
11文坛本身就是一个名利场
陈忠实认为文坛本身就是一个名利场,任何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不可能摆脱名和利的诱惑。
他向来不说淡泊名利的话,觉得这样说法总带有某些勉强或做作。
作家靠作品赢得读者,创造价值,是顺理成章的,不仅无可指责,而且应该得到鼓励。
中国早应该多出几位享有盛名的作家,像托尔斯泰之于俄罗斯,歌德之于德意志,马尔克斯之于拉美,鲁迅之于中国,已经不是个人的名誉的事,而是
一个民族的财富和骄傲。
在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时,多位评论家一致公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的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座不朽的文学丰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创作领域最重要的收获。
可以说,在一代人的阅读记忆中,行文中的不少金句,也值得细细品味。
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是盗名欺世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后能站起也能圪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墙上一条路可行了一树既老且朽,根枯了,干空了,枝股枯死只有一枝一梢荣茂这一枝一梢还能维系多久?我一生没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该做应该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显得这事该做……你俩记住这个分寸人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是一种样子好多人聚到一起时完全变成另外一种样子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但是却不真心实意的施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也成不了圣人的缘故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
心里都抹不掉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世事你不经它你就摸不准它世事就俩字: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就好比箩面的箩筐咣当摇过去是福咣当摇过来就是祸所以说你么得明白凡遇到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陈忠实去世的消息经报道后,许多作家以及演艺界人士表达了悼念。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高洪波沉痛表示:“听到这个消息很突然,他的离去,是中国文坛的重大损失。
”
作家贾平凹受访时称:“没想到陈忠实这么快走,我们很悲痛。
”
知名电视剧制作人侯鸿亮在微博发文哀悼:“先生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