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气管插管术

(完整版)气管插管术


女性24-26cm,婴儿约为10cm
上呼吸道三轴线
口腔(鼻腔)至气管之间 1、口轴线(AM):口腔(鼻腔)至咽
后壁 2、咽轴线(AP):咽后壁至喉头 3、喉轴线(AL):喉头至气管上段
呼吸道正常三轴线
气管插管时三轴线
气管插管用物准备
喉镜: 喉镜柄 喉镜片:直镜片、弯镜片
经口插管深度(cm)=12+(岁÷2) 经鼻插管深度(cm)=15+(岁÷2)
插管前准备与思考
导管前端位置: 成人:在气管隆突之上约5cm处,颈
过伸 向咽部平均移动1.9cm,颈过屈 可 向隆突方向移动 新生儿:声带至隆突仅约4cm 用听诊器判断导管位置
操作方法(一)
1、将病人头后仰(在修正头位下),双手将下颌 向前、向上托起以使口张开。
盲探插管法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法 经口手指探触引导插管法 经气管逆行细导管引导插管法
插管前检查
插管前常规检查 1、鼻腔 :每侧鼻道的通气,有无鼻息肉、鼻
甲肥大、鼻外伤史、鼻出血史鼻呼吸困难等 2、牙齿:有无松动、有无固定牙冠或牙桥、
有无活动性牙桥或假牙、有无异常牙齿 3、张口度:正常最大张口约3指宽
机械损伤 置入期: 气管导管误插食管继发缺氧性心跳骤停;支气管内插管至缺氧
置管后: 气道阻塞;导管移位;导管折屈;导管斜口贴向气管壁
拔管期: 拔管困难;异物误吸;等
其他
置入期: 心率失常;BP↑;肺误吸;BP↓
置管期: 细菌污染下呼吸道;肺误吸;机械性肺损伤 (肺气压伤);分泌物增多喉痉挛;氧合减退;胃膨 胀
相关解剖(四)
气管: 起自环状软骨下缘C6水平
T4椎体下缘(胸骨角)水平分为左、 右主支气管
气管下端达T5,深吸气时可达T6
相关解剖(四)
气管:
气管分叉部(气管隆突)
粘膜下有丰富的迷走神经末梢,极 为敏感
受刺激易至剧咳、气管痉挛、BP下 降、HR过缓、心跳骤停

门齿至隆突:中年男性26-28cm,
误入支气管或食管 术中导管不慎脱出
将病人置于嗅花位
稍推伸头位或用拇指伸入口腔辅助张口
换用恰当的窥视片
改用手腕上提喉镜的力量
借用导管探条调整导管的弯度 在窥视片直视下重新插入 减轻喉镜片上提的力量
听诊呼吸音判断与纠正或重插 胶布紧固导管
插管动画
偶 尔 放 纵 自 己 一 下
乐于助人
要有目标和追求
注意事项1
注意事项2
4、显露声门是插管的关键,必须根据解剖标 志循序推进喉镜片,防止推进过深或太浅
5、显露声门的操作要迅速正确,勿使缺氧时 间延长而致心博骤停,喉头应暴露好,视野清 楚、操作轻柔、准确,以防损伤各部组织
6、应将喉镜的着力点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 上提喉镜的手法,严禁将上门齿作为支点,否 则极易碰落门齿
操作方法(二)
4、右手以握毛笔式握住导管的中、上段,由右侧 口角进入口腔,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在病人吸气 末(声门外展最大位)顺势准确轻柔将导管尖端插 过声门进入气管 导管进入长度:成人约4-5cm,小儿2-3cm 借助管芯插管时,当导管斜口进入声门后应及时 抽出管芯,再将导管插入气管
5、导管插入气管后立即放入牙垫,退出喉镜填充 气囊,证实导管确在气管内将导管与牙垫一起固定; 呛咳、屏气,将牙垫、导管、颏部一起握住以防 脱出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
定义 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
插入到病人的气管或支气管内
气管插管术
临床麻醉 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麻醉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操作技能 在危重病人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
挥重要作用 建立人工气道的可靠途径 便于清楚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减少气
注意事项4
气管插管并发症
即可反应
误插食管或一侧主支气管; 导管折屈阻塞;心血管应激反应
组织损伤 置入期: 脱等
粘膜创伤;唇舌挤伤;牙齿碰落;后咽壁穿孔;声带嘶哑;颈椎半脱臼或骨折;鼻出血;鼻甲骨撕
置管后: 喉、气管、支气管擦伤;声带麻痹;纵隔气肿
拔管期: 呼吸道并发症
声带损伤(多因拔管前套囊未放气造成);误吸胃内容物;喉息肉形成;喉头水肿;急性气管炎;
2、左手持喉镜由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体推 向左侧,镜片移至正中位,可见到悬雍垂(显 露声门的第一标志),慢慢推进喉镜使其顶端 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看到会厌边缘(显露声 门的第二标志)
3、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 界处(会厌谷),上提喉镜(用力向前上方提 起),使舌骨会厌韧带紧张,会厌翘起紧贴喉 镜片即显露声门
经鼻腔插管法(经鼻明视气管内插管法):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鼻腔插 入气管内 经气管造口插管法 根据插管前的麻醉方法:
诱导插管法: 慢诱导气管内插管法 快诱导气管内插管法
清醒插管法(清醒经口、鼻明视插管法) 半清醒插管法(安定半清醒张态明视插管法) 根据是否显露声门:
明视插管法 直接喉镜明视插管法 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插管法

需用肌松药全麻手术
适应症2
相对适应症: 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困难综合征,需行人
工加压给氧和辅助呼吸者 呼吸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者 时间长于2小时的任何全麻;静脉麻醉手术
者;颌面、颈、五官等中小型全麻手术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需行气管内
吸引者
禁忌症1
绝对禁忌症:

喉水肿
确诊导管在气管内的方法
1、听诊双肺呼吸音,应完全一致 2、人工呼吸时观察双侧胸廓是否对称起伏 3、如能监测PETCO2则更易判断, PETCO2有显示
则可确认无误 4、导管进入一侧主支气管,正压通气时只有
一侧胸廓起伏和呼吸音 5、呼气时导管内壁有“白雾” 6、患者有呛咳 7、按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最大张口2指宽为Ⅰ度张口困难 最大张口1指宽为Ⅱ度张口困难
插管前检查
插管前常规检查 4、颈部活动:正常前驱150°,后仰大于90°,
如后仰不足80° 颈部活动受限 5、咽部情况:
咽腔炎性肿物:扁桃体肥大、扁桃体周 围脓肿、咽后壁脓肿
喉病变:喉狭窄、声带息肉、喉水肿、 会厌囊肿等
先天性畸形:喉结过高、喉头狭窄、漏 斗喉等
插管前准备与思考
估计插管的难易程度决定插管的方法和途径 检查供氧条件,如麻醉机及回路是否漏气,麻
醉面罩是否合适等 插管用具的准备
选择大小合适的喉镜片、电源、气管导 管及管芯,选择管径合适的导管,并备用比选 用导管大、小一号的导管各一根,牙垫,连接 管等 备用吸引装置、吸引导管
插管前准备与思考
法)
气管插管方法分类(三)
根据是否显露声门: 明视插管法 直接喉镜明视插管法 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插管法 盲探插管法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法 经口手指探触引导插管法 经气管逆行细导管引导插管法
气管插管方法分类
根据插管途径分类: 经口腔插管法(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法):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 入气管内
人 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 喉头入口部前狭后宽、向前倾斜,插管时易
滑入食管
相关解剖(三)
声门(声门裂):
膜间部(前3/5)位于两侧声襞之 间平静呼吸时呈前狭后宽的三角形
软骨间部(后2/5)位于勺状软骨 之间平静呼吸时呈长方形

新生儿声门在C3-C4椎水平,13
岁后达到成人C5水平
婴儿的环状软骨是整个上气道中最 狭窄的部位
气管导管 导管管心 牙垫 吸痰管 听诊器 插管钳
适应症1
绝对适应证:

全麻颅内手术

胸腔和心血管手术

俯卧位或坐位等特殊体位的全麻手术

湿肺全麻手术

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的病人(颈、面、五
官等全麻,颈部肿瘤压迫气管病人,极度肥胖
病人等)

腹内压增高频繁呕吐(肠梗阻)、饱胃
气管插管方法分类(一)
根据插管途径分类: 经口腔插管法(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法):
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 插入气管内
经鼻腔插管法(经鼻明视气管内插管法): 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鼻腔 插入气管内
经气管造口插管法
气管插管方法分类(二)
根据插管前的麻醉方法: 诱导插管法: 慢诱导气管内插管法 快诱导气管内插管法 清醒插管法(清醒经口、鼻明视插管法) 半清醒插管法(安定半清醒张态明视插管
成人 经口导管内径(ID):男 7.0-8.5mm;
女 6.5-7.5mm 经鼻腔导管内径减少1mm 导管插入长度(自牙槽嵴计算):
男 22-24cm;女 20-22cm
插管前准备与思考
儿童 导管内径(mm ID):4.0+(岁÷4)
(16~18+岁)÷4 导管插入深度:
7、插管完成后应核对导管插入深度,检查两 肺呼吸音是否对称,防止误入一侧支气管导致 对侧肺不张
注意事项3
8、插管后随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 扭曲。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 时间不应大于15秒
9、注意吸入气体的湿化,防止气管内分 泌物结痂影响通气
10、气管导管的气囊每6h放气一次,放 气时间为5分钟,注气量一般为3-5ml, 以免长时间压迫粘膜导致其缺血坏死
拔管期: 肺误吸;喉头水肿;喉痉挛;气管萎陷
插管期间常见的错误
步骤




病人的体位 口腔张开度 窥视片选择 声带显露 导管插入
导管位置
进行呼吸道三轴线的调整
口腔未能最大程度张开
尺寸型号选择不当
借用喉镜片撬的杠杆作用
导管未能达到预期弯度,插入困难 未能在直视下插入导管 喉镜片上提过度使气管成角移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