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2.了解周公的为人和事迹,评价周公人品人格及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了解“世家”这一《史记》体例的特点。

4、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新知预习一、解题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

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

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世家所记述的虽非帝王之尊,但也世代相承,以有其国。

列国世家可以看成《史记》这部大通史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的分国小通史,起着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理清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12段)第一层(1段)第二层(2段)第三层(3段)第四层(4-6段)第五层(7-10段)第六层(11-12段)第二部分(13-15段)三、文言知识预习储备(一)、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2.无坠天之降葆命()3.我以其璧与圭归()4.金縢匮()5.武王蚤终()6.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中() 7.反周公()8.治有所淫佚()9.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10.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11.岁则大孰()12.异母同颖()13.东土以集()(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东伐至盟津()史策祝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2.使动用法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曰吉,遂国之()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密靖殷国()3.名词作动词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4.意动用法以明示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诸侯咸服宗周()(三)、古今异义词1.用事具多(古义:;今义:)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古义:;今义:) 3.久为小人于外(古义:;今义:)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古义:;今义:) 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即今我其即命于元龟()于是乃即三王而卜()信发书视之,信吉()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作作其即位,乃有亮暗()作《毋逸》()(五)、虚词积累于异于群子()告纣之罪于天()乃命于帝庭()周公乃还政于成王()以以续殷祀()以旦代王发这身()我以其璧与圭归()慎无以国骄人()起以待士()东土以集()(六)、特殊句式1.维长终是图。

()2.异于群子。

()3.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4.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七)、重点句子翻译1、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译文: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是:“若”“负子之责”“以”。

2、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译文:翻译指点:文言文的翻译一方面要注意词语的一一照应,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语气和关系的照应。

本句是两个假设关系的句子,翻译后要体现这一特点。

当然,本句中的“以”要翻译好。

3、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译文:翻译指点:本句有两个评分要点:一个是虚词“其”,表示加强语气;一个是“维长终是图”的句式特点。

“维长终是图”中,“维”通“唯”,和“是”构成固定句式,意思是“图长终”。

另外,“旦新受命三王”中省略了“于”。

4、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译文: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是:实词(“摄”,通假字“辟”“畔”“告”),句式(“之所以……者”,“无以”)。

注意前后的连贯。

5、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译文: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不是很难,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前两个小分句和第三个小句子的转折关系,一是“以”(介词,表结果)的落实。

新课导学第一课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基本弄懂,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就是诸侯作的传记,这是因为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

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算是一种例外。

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

将陈涉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又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史记》中共有世家30篇。

今天我们学习《鲁周公世家》二、题解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

周公是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作者饱含着激情,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

文章也揭露并鞭挞了腐朽没落的统治者淫乱、凶残、委琐的丑恶行径。

三、朗读课文1、注意通假字读音,请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太公、召公乃缪卜--缪,通“穆”无坠天之降葆命--葆,通“宝”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通“叛”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通“避”武王蚤终,成王少--蚤通“早”异母同颖--母同“亩”奸神命者乃旦也--奸同“干”反周公--反同“返”揃其蚤--蚤同“爪”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通“扆”(yǐ,椅)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通“享”,享有。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说同“悦”。

诞淫厥佚--佚同“逸”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

2、注意难读的字笃()仁钺()召()公奭()缪()卜归()开籥()金縢()匮()有瘳()箕()子践阼()弗辟()蚤()终祉()福鸱()鸮()倍依()?)揃()其蚤()谮()严()奸()神命飨()国鳏()寡诞淫厥佚()昃()不暇食百姓说()将没()肸()伤牯()寇攘()歭()尔刍茭()糗()粮濞()立曲阜()罔()俟()大诰()祉福()贻王()四、理解疏通1、朗读第1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笃仁--辅翼--用事--使管叔、蔡叔傅之笃仁:忠诚,厚道。

辅翼:辅佐。

用事:主持朝廷政事。

使管叔、蔡叔傅之:傅,辅佐。

2、朗读第2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天下未集--自以为质--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今我其即命于元龟--以俟尔命--发书视之--信吉--王其无害--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天下未集:集,安定。

自以为质:质,抵押品。

敷佑四方:敷,普遍。

佑,佑护。

四方,指天下。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用,因而。

定,使安定。

下地,人世间。

罔不敬畏:罔,无。

无坠天之降葆命:坠,丧失。

天之降葆命,上天所降给的宝贵的国运。

葆,同“宝”。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元龟,大龟,古人用以占卜。

其,语气副词,表期望。

以俟尔命:俟,等候。

发书视之:发,打开。

信吉:信,确实,果然。

王其无害:其,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维长终是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维,只是。

图,规划。

兹道能念予一人:这种方法能保佑您。

兹,此,这。

念,考虑。

)3、朗读第3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强葆--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摄行政当国--将以成周--卒相成王--我于天下亦不贱矣--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慎无以国骄人强葆:同“襁褓”,婴儿,本文中好象是幼儿。

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反叛。

摄行政当国:摄,统管。

行政,国政。

当国,主持国家大权。

将以成周:成周,使周的事业完满,成,使动用法。

卒相成王:卒,始终。

相,辅佐。

我于天下亦不贱矣:贱,地位低。

一沐三捉发:洗一回澡三次揪自己的头发(提醒自己)。

一饭三吐哺:吃一次饭三次来不及咽而吐出(接待或者找寻他人)。

慎无以国骄人:慎,千万。

无以,不要因为。

骄人,在别人面前骄傲。

五、朗读全文,整理积累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要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继续疏通弄懂,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朗读未教的课文二、继续疏通1、朗读第4、5、6、7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果率淮夷而反--放蔡叔--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毕定--天降祉福--异母同颖--嘉天子命--为诗贻王--未敢训周公--王朝步自周--相土--营成周洛邑--卜居焉--遂国之--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北面就臣位果率淮夷而反:果真率领淮夷的人而反叛。

放蔡叔:放,流放。

以奉殷祀:来侍奉殷祖先的祭祀。

宁淮夷东土:宁,使动,使安宁毕定:完全做成。

天降祉福:祉,福。

异母同颖:二茎共生一穗的禾苗。

(认为有好的象征意义)嘉天子命:嘉,赞赏。

为诗贻王:贻,(wei)赠送。

未敢训周公:训,责备。

(周公的诗歌含讽谏义)王朝步自周:朝,朝拜。

步,步行。

相土:勘察地形。

营成周洛邑:营成周(于)洛邑。

营,营造。

卜居焉:在驻地占卜。

遂国之:国,建国都。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倍依,背向着屏风。

朝,使朝拜。

北面就臣位:面向北到臣位上。

2、朗读第8、9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祝于神--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人或谮周公--成王发府--反周公--以亡其家--自度治民--飨国--言乃欢--保施小民--不侮鳏寡--其民皆可诛祝于神:祝,祈祷。

藏其策于府:策,祈祷的文稿。

成王病有瘳:瘳,(ch6u)病痊愈。

人或谮周公:谮(zan)说坏话诬陷别人。

成王发府:发,打开。

反周公:反同“返”使动;“召回”的意思。

以亡其家:亡,失去。

自度治民:自度,以法度自律。

飨国:飨国,拥有国家。

飨,同“享”,享有。

言乃欢:(其)言(百姓)乃欢,省略句。

保施小民:保施,保护、施舍不侮鳏寡:侮,欺侮;鳏,男无妻;寡,女丧夫。

其民皆可诛:省略句,“其民皆(为)可诛”。

)3、朗读第10、11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官政未次序--官别其宜--百姓说--从文王--不敢臣周公也官政未次序:官政,官职制度;未次序,还未安排得系统、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