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槽的形成和修补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
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
坑槽的形成可归结为水损害和油损害两个主要方面:1.水损害形成坑槽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在开始阶段,雨水由沥青路面大空隙或破损处渗入,停留在基层表面上,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动水冲刷半刚性基层的细料并逐渐形成灰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脱开,灰浆被行车荷载挤压,通过面层裂缝或面层混合料中的空隙唧到表面。
在产生唧浆的位置,沥青面层产生网裂,接着一些碎裂的小块面层或基层材料被车轮带走,而逐步形成坑洞,并不断的扩大,最后形成坑槽。
2.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预防坑槽损害,首先要选用粘附性和抗老化性强的沥青,恰当采用集料,合理设计混合料级配;其次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摊铺、碾压及终了温度,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确保沥青面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再次要确保路表排水畅通,以预防为主,对裂缝、小面积松散、沉陷等作用及时科学的维修,避免其迅速发展为坑槽。
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破损不仅严重影响路面的表面功能和使用性能.更对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路面坑槽的修补方法根据使用的路面综合修补设备分为两种,即冷补法和热补法:1.冷补法,首先测定坑横的深度,划出切槽修补的范围,用液压风镐切槽,用高压风枪将槽底、槽壁废料及粉尘清除干净。
然后用喷灯烘干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匀喷洒一薄层粘层油。
最后将预备好的热料填补至坑槽中,如厚度大于6c m 将分层填筑,从四面向中间碾压。
2.热补法,首先根据坑槽修补范围确定热辐射加热板区域,将加热板调到合适位置,加热
3m i n~5m i n,使被修补区域路面软化。
然后将预备好的热料放到被修补处,搅拌摊平,并从四面向中间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