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9
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 可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血清胆红素进行性增高。免疫学检查可有 癌胚抗原及胰胚抗原增高。
• 2.B超:胰腺有增大肿块,胆管、胰管扩 张,胆囊肿大等,可检出直径在2cm以上的 癌肿。
10
辅助检查
• 3.CT:是检查胰腺疾病的可靠方法,能较 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肿瘤的位置、肿 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以及腹膜后淋巴结 转移情况。
17
护理措施
• 3.预防感染 • 遵医嘱手术前1天开始使用抗生素。 • 必要时手术前3天口服肠道抗生素,手术前1
天清洁灌肠。 • 术后遵医嘱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8
护理措施
• 4.做好引流护理 • 注意妥善固定,观察与记录各种引流管每
日引流量和引流液的色泽、形状,警惕胆 瘘和胰瘘的发生。腹腔引流管一般放置5~7 天,胃肠减压管一般留至胃肠蠕动恢复, 胆管引流管约需2周左右;胰管引流在2~3 周后可拔除。
除率低,预后差。
12
【护理诊断】
• 1.焦虑 与胰腺癌预后恶劣有关。 • 2.疼痛 与癌肿侵犯周围组织、脏器等有
关。 •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下
降、肿瘤消耗等有关。 • 4.潜在并发症 术后出血、胰瘘、胆瘘、
继发性糖尿病、切口感染等。
13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 1.营养支持 术前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采取肠外营养 支持。 • 术后给予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 • 根据需要适当补给全血、血浆或清蛋白等。
14
护理措施
• 2.对症护理 黄疸致皮肤瘙痒者,可用止 痒药物涂抹,避免指甲抓伤皮肤。疼痛者 给予有效止痛护理。
• 3.其他 手术前安置胃管,做好其他常规 术前准备的护理。
• 4.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能显示 胰、胆管梗阻的部位和胰胆管扩张的程度。
• 5.ERCP:可了解十二指肠乳头部及胰管、 胆管情况,了解阻塞部位和性质。
11
治疗要点及反应
• 手术治疗为首选。胰头癌的根治性手术为胰头十 二指肠切除术(Wipple手术)
• 晚期病人可行姑息性手术。还可进行化疗和放疗。 • 胰腺癌多数病人在发现时病程已属晚期,手术切
健康指导
• 40岁以上病人,出现持续性上腹痛、闷胀、 食欲减退、消瘦,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病人出院后如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多 是由于胰腺切除后,剩余胰腺功能不足, 适当应用胰酶可减轻症状;
• 出院后按时复诊。
22
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 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 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 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病理类型以导管
细胞腺癌最多见。 • 胰腺癌多发于胰腺头部,约占75%。
2
胰腺癌转移途径
• 主要为局部浸润 • 和淋巴转移,也 • 可经血行转移至 • 肝、肺及椎骨等 • 处。
7
临床表现
• 4.腹部肿块 属晚期体征。肿块位于上腹 部,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质硬、固定, 可伴有压痛。
• 5.消瘦和乏力 病人在短时期内即可出现 明显的消瘦和乏力,同时可伴有贫血、低 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症状。
8
心理-社会状况
• 病人常有疼痛,特别在夜间为重,严重影 响病人的睡眠,易产生焦虑、悲观等情绪; 很难接受诊断,常会出现否认、畏惧或愤 怒
(二)病情观察 • 术后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2~3
天,监测尿量、血常规、肝肾功能,注意 意识和黄疸的变化,注意监测血糖、尿糖 和酮体变化。
16
护理措施
(三)治疗配合 • 1.积极采取保肝措施 至少在术前1周执行
保肝治疗措施,手术前要使凝血酶原时间 正常。注意补充维生素K。 • 2.控制糖尿病 部分胰腺癌病人手术前合 并糖尿病。遵医嘱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 7.2~8.9mmol/L,尿糖为(-)~(+), 无酮症酸中毒时考虑安排手术。
临床表现
• 2.消化道症状 早期上腹饱胀、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可出现腹泻。腹泻后上腹饱胀 不适并不消失。后期无食欲,并出现恶心、 呕吐、呕血或黑便,常系肿瘤压迫或浸润 胃和十二指肠所致。
6
临床表现
• 3.黄疸 • 是胰腺癌病人的主要症状。一般呈进行性
加重,尿呈红茶色,大便呈陶土色,出现 皮肤瘙痒。肝和胆囊因胆汁淤积而肿大, 胆囊常可触及。
19
护理措施
• 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发生,如消化道
出血、腹腔内出血、胰瘘、胆瘘、继发性 糖尿病、切口感染等,注意做好观察和护 理。
20
护理措施
(四)心理护理 • 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真实感受,
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能配合 治疗和护理,取得最好效果。
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