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录取汇总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录取汇总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录取汇总学科概况土地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和管理基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一)国土资源丰富,管理备受关注在现代社会里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也不例外。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资源丰富,如何管理好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是目前中央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

土地问题和土地管理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它,利用它,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长期政策。

(二)经济发展,资源有限,积极保护,合理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三)紧密结合时下热点,努力寻求解决方法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

同时,因土地资源管理不当而引发的一些经济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譬如耕地资源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被征地农民失地失业无保障,有失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土地高度垄断经营导致房价快速上涨等等。

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因此,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广大毕业生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般,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走俏,促使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房地产行业,有的从事测绘、土地整理、土地估价、地勘、施工现场指挥等。

此外,还有少量的毕业生留校任教。

新祥旭考研一对一加V:cehntaoge123考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 学科基础841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备注: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经济学推荐参考书620:学科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管理学》罗宾斯(07版或0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学》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公共管理学概论》朱立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公共政策分析概论》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公共政策概论》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新祥旭考研一对一加V:cehntaoge1232019年预计统招1人2019年推免录取8人近三年录取情况2018年复试分数线;55分、55分、90分、90分、总分360分。

2018年0进入复试2018年录取1人(377)[由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调剂录取]2017年复试分数线;55分、55分、90分、90分、总分360分。

2017年3人进入复试 (最高分398,最低371)2017年3人全被录取(最高分398,最低371)2016年复试分数线;55分、55分、90分、90分、总分365分。

2016年统考录取4人(最高分395,最低371802考研真题620管理学一、简答1比较领导与管理2比较工作群体与工作团体3战略管理过程二、论述1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常见类型2结合具体激励理论,谈谈如何激励员工3组织变革阻力,如何克服经济学一,简答1 外部性如何影响市场配置2 奥肯定律的应用3 内生增长理论4 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二,论述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论述如何构建经济体系三,计算题两道题各十分,具体忘了,都是关于求IS曲线,LM曲线,总需求曲线的。

第一题五小问,第二天两小问。

841一、名词解释新祥旭考研一对一加V:cehntaoge1231公共产品2职位分类3标签理论4团体迷思4漏桶理论二,简答1“治理”的涵义与特征2《黑堡宣言》中关于公共管理者角色的分类,其特点是什么3从权力分类的角度,领导者的分类,其特点4根据戴伊的观点,政策分析需要回答那些问题?5政策执行的手段有哪些?三,论述1结合实践,论述公共管理组织的特征及其设计原则2结合我国政策实践,论述“和而不同”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经验来自17届学姐专业课备考指导专业课是王道。

考人大土管,几本参考书上的内容几乎都要记下来。

公共管理学:这本书应该是参考书里最难的一本,内容晦涩难懂,不太好记,只是看的话我没法看下去,所以就是直接背的。

背的时候就会仔细地去看每一个知识点,尽量去理解每一个点,这样也有助于更快的掌握知识。

背的很困难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记忆方法,比如每一个知识点里选一个字,把选出的字连成一句话,把这句话练顺,想到这句话的每个字就想起对应的知识点,也可以自己把几个知识点想象成一个情景,联想记忆,多看多背吧,最初也是觉得那么厚的一本书怎么会全部背完,但确实是能够记住的,多背几遍就好了。

公共政策概论:这本书比较有意思,也是全部都要背下来,我是在暑假开始看的,先看完一遍后,就开始背。

背书的时候,可以把真题标注出来,这样在背书的时候心里会比较清楚考过哪些内容,考了几次,是考的什么题型这些,有的以为绝对不会考的结果考了,也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掉以轻心,抱侥幸心理。

17年的论述的第一道题考的比较活,就是让你对第一章的两个理论结合实际进行阐述,这个时候就不只是靠背了,要有对理论的准确理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这要求我们平时在看书的时候要多去理解思考,但也不用担心很难,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回答尽量完整。

如公共地悲剧,整个回答可以包括含义、背景、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环境问题)、解决措施等,能够想到什么都尽量多写。

管理学:管理学是到9月开始背的,可能是觉得管理学看得比较迟,知道要抓紧时间,所以背书比较背得进去。

总体上管理学还比较好理解,有的知识点比较多容易混淆的还是得硬着头皮背,我每天在记忆新的知识点之前都会把前一天背得知识点重新过一遍,巩固记忆,不然第二天又会觉得什么都不记得了,我觉得这个习惯比较好,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但记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由于之前没学过这本书,所以经济学是从6月就开始看,第一遍花了20天的样子才看完,除了最后两章没有看。

当时买了一本练习题来做,只做判断和选择,做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纠正一些错误的理解。

经济学课后习题很重要,看完一章就会把计算题做一遍,9月底之前问答题只是理解性的看,10月开始开始背诵默写问答题。

经济学的重要考点(参考真题)和课后习题都需要自己能够默写下来。

全部默写一遍后,后面就是反复记忆,这样经济学也就没那么怕了,因为经济学每年的重点都是那些知识点。

除了经济学另外3本专业书都是要全部背的,具体时间段我想不起来了,大概是背第一遍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管理学要快一些),第二遍1个半月左右,后面第4遍可能就20多天的样子,管理学总共背了4遍,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背了将近5遍,最后2遍背的顺序可以打乱,根据记得熟悉情况来安排。

9月开始每天看书的时间不能少于12个小时,每天大概是管理学2.5小时,经济学1.5小时,英语2-3小时,公共管理学2小时,公共政策2小时,政治2小时。

每天看书时间差不多都是12、13个小时。

背书的时候前2遍可能都没有多少印象,在背第3遍的时候就可以先看问题,自己想想能想出几点来,再去看资料,这样可以知道自己记住了多少,没记住的就加强记忆,不要直接看点子,自己先回忆下看想得起几点来。

背书要从整体框架出发,不要只是单纯地一个点一个点背,先拉出一个大框,再往里面填充,而且先拉框架,再去记忆具体的知识点,会更容易些,能对整本书的结构更明晰,更有利于论述题的回答(需要回答出与所问知识点相关的内容)。

在最后一个月进行查漏补缺,把握全书的内容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总之就是先明确框架,然后抓紧时间多背几遍,心态很重要,不要太担心和焦虑,做好自己,尽力就好。

专业课真题的模拟,最迟必须要在最后一个月进行模拟,一方面能检验下背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做题的速度,这样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太慌张。

可以用真题,也可以自己出一些题来模拟。

在答题的时候,简答就答出含义和问的知识点就好,论述除了这两方面还需要将书上相关的知识点答出来,有逻辑,有条理,尽量多写。

身体素质方面,后期时间太紧几乎不会运动,前期也就是现在,大家可以晚上跑跑步,做一些运动,身体是本钱,尽量不要生病了,不然影响状态,也耽误时间。

考研心态也十分重要,放平心态,尽全力做好自己就好,坚持就是胜利,大家加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