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诉真情
写作目标:
1、能理解作文中只有“说真话、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到真诚,达到感动读者的目的。
2、掌握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的一些方法。
3、了解“说真话、诉真情”的注意事项。
写作重点:1、要写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2、“诉真情”要坦诚相见,不能矫揉造作。
课前准备:印发优秀作文片断及优秀作文
教学方法:实例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人类的感情是丰富的,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大门,搜索一下:你用哪些词可以把这些感情表述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人类的感情。
我们平时的写作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心扉敞开,毫不隐瞒地把这些感情坦白开来,其实就是要“说真话、诉真情”。
那么,为什么要“说真话、诉真情”,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呢?
二、
说真话
请看作文片段:
秋天,是玉米成熟的季节,空气中一缕缕醇醇的玉米清香。
斜阳照在涂满金色的农家小院,外公就坐在小矮凳上,笑眯眯地望着外婆种的玉米。
外婆手拿一个玉米,正用力的剥着玉米皮。
我依偎在外公身旁,捧着外婆特意为我煮的香喷喷的嫩玉米大口大口的咀嚼着。
风儿轻轻地吹着,一绺花白的头发从外婆鬓边滑下来。
外婆放下手中的玉米,把头发抿在耳后,扭过头,问我:“阿华,玉米棒香不香?”
“可香哩!外婆,你也尝尝吧!”我把玉米棒移到外婆嘴边,外婆假装咬了一口的样子,然后又推到我嘴边:“阿华吃!外婆已经吃饱了。
”我又跑到外公跟前,把玉米棒移到外公嘴边,外公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对我说:“阿华呀,外公已经吃饱了,你自己吃吧!”
我们也是农村的孩子,这样的场面相信你曾经亲历过。
可以说这个片段通过一件极平常的事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外公外婆的爱,读来既有生活气息,又令人感动不已,这就是说真话的好处:可信、真诚
诉真情
不知同学们是否还记得,2008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赈灾募捐汇演《爱的奉献》曾感动过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善良的人们,永远忘不了那个叫白玲的女孩的话: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过后,我回头一看:叔叔阿姨,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我们原先五层的教学楼变成了不足三米高的一片废墟。
废墟上,到处是我的同学的胳膊、腿!
白玲哭得泣不成声,观众们也无不在哽咽着。
这件事,这份情固然特殊一些,但感人的力量却确实来自真情的流露。
这就是诉真情的重要意义:使人感动、引起共鸣
三、这么看来,作文中只有说真话、诉真情,才能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作文中说真话了吗?还是模仿了别人的作文瞎编乱造了呢?请同学们实话实说,四人一组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巡回,也可加入其中的一组交流,交流完毕,指名发言谈感想。
根据发言,教师小结,提出说真话的要求:1、要大胆的说出心里话。
2、不要有顾忌或怕别人讥笑。
提示:我笔写我心,把心里想说的说出来,这就是说真话了,但要做到抒真情,酿佳作,还得有一些注意事项,也得讲究一些技巧方法:
1、要留心对生活的体验。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
即使是最单调最枯燥的学校生活,也同样有感人的焦点。
课堂学习的紧张,课间操的放松,寝室里的欢乐与苦恼,更不用说体育课精彩的片段,音乐课上难得的放纵……真情是建立在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的基础上的,作文中切忌写自己从未参与过的事,从未见过的人。
《十三岁的际遇》一课,作者就是写自己在北大的生活经历,说的是心里话,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
2、要坦诚相见。
写作文就像与你最亲密的朋友说心里话一样,要用心去交流,交流心得,交流顾虑,甚至交流忏悔,总之,不能说假话、空话。
3、选好抒情方式,达到感人效果。
“感人”是指感情富有感染力,能为读者营造一个动人的艺术境界。
我们可以在文章中采用直抒胸臆、寄情与人、附情与事、融情与景、融情与细节等抒情方法。
如有一篇作文《蔓延在栀子花开的季节》中写通过一件事写老师对自己的影响:
“您给我的,总是如星星般的关爱,却又如星星般点缀了我16岁的天空。
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一朵简朴的花朵在绽放,默默无闻,却芳香了每个学生的青春。
六月,栀子花未开,您酝酿的芳香早已蔓延开来。
”
文章用第二人称直接对老师无私而博大的爱进行讴歌,体现了第二人称在抒情表达中的优势,并且借用花草,托物抒情。
借星星和栀子花,赞扬老师对学生关爱和影响。
4、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
这就像有些电视剧中,有些主人公矫情地乱喊乱叫,滥哭滥笑,看了后,你怎么想?很不舒服,是不是?这就是说感情的倾诉要真实、自然,不能夸饰。
四、活学巧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你们在学习或成长的过程中,一定爱过,恨过,经历过无穷的欢乐,也曾经莫名的烦恼过,时常开怀大笑,有时也会伤心的泪涟涟。
这就是生活,有阳光也有阴霾,敞开你的心扉,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吧!只要是写出真心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五、写作
六、评改
写作完毕,先自读作文、自评,然后四人一组评议,教师适当抽选部分优秀作文全班展评。
附:参考例文
(一)美丽的苹果
祖母爱吃苹果,尤其爱吃妈妈削的苹果。
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
她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时而向下,时而朝上,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
片刻之后,圆圆的去了皮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
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切好,递给祖母。
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
祖母每每递给我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
望着妈妈那似嗔却笑的样子,我是乐滋滋的。
不过,心里总想,要是自己能吃上一个完整的苹果该多好啊!
岁月流逝,祖母年纪渐渐大了,但仍然还像以前一样地搂着我看妈妈削苹果,妈妈依旧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沁人心脾的“艺术品”,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他
亲手削出的大苹果。
品着甜甜的苹果,我时常想,要是自己也能够这样为祖母或妈妈削一次苹果,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那年深秋,祖母病了,昏迷了好几天,我依然记得她那慈祥的容貌和那被疾病折磨的身子。
那天,祖母奇迹般地睁开双眼,吃力地说着什么。
我急忙把耳朵贴到祖母嘴唇边,才听清祖母说的是“苹……果”。
爸爸在上班,妈妈上街了,谁来为祖母削苹果呢?看来只能自己动手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又大有红的苹果,模仿妈妈的动作操作起来,果皮果肉洒落了一地。
当我颤抖着将那仅剩下半边的“丑八怪”递到祖母的眼前时,却分明读到她脸上一种幸福的笑容。
如今,祖母的病好了,我们晚饭后吃苹果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
不过,水果刀已经掌管在我的手上。
每每望着祖母和妈妈那惬意的笑脸,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快乐着家人,也快乐着自己。
初中有段半红玫瑰情
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呢,你可知道半红的玫瑰有点酸!
——题记
刚入初中,心如小鸟,自由快活地荡漾在书山学海之中,自然学习如平步青云,向上的势头无可抵挡。
安宁的心隐藏着动乱,如丝缕般掠过心头,淡淡的朦胧一下子笼罩而来。
初二已至,我似乎觉得自己注意力总是不得进入书本,相反,眼角的余光总是偏向窗外,等待着一个神秘女孩的出现。
一分钟,两分钟……我的心不知怎么有点焦虑不安。
终于出现了,我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喜。
那女孩飘飘然,很快便从我的视角中消失,我的心不知怎么又钻入怅惘之中。
回到宿舍,竟然夜不能寐,久久才淡去那一些心头的迷茫。
第二天,课上竟打起了盹,猛地,被老师叫醒,呆呆的站着,头脑却是空的……
日后,我的这股单相思竟成了惯性,心叫我投入学习,可我却不可抑制,无法抑制……
终于,有一天,那女孩的一个同伴发现了我的眼光,告诉了那女孩,女孩很默然,快步向教室走去。
我忍不住自己的没头思绪,写了一个纸条:“可以做朋友吗?”并做贼心虚似的悄悄交给了一个在女孩班上我信得过的人,那人交给了女孩,女孩无言。
几日之后,女孩来了个纸条:少时何必想入非非,学习至高!
我无言,默默撕碎了那张纸条,撒向空中,任凭一个个白蝴蝶在空中飞舞……
我的泪掉了下来,浸进了我的嘴角,好酸!远远的,我看见了一朵半红的玫瑰,恍惚间便消失了……
我抬起头,口中默念道:“相见无言,相别无言,只怪这情有点酸。
”
我快步走出了那朵半红玫瑰,跑进教室,拿起书本,喃喃地道:“书本啊,你才是我的一生倾情,至少说,我心中你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