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炉煤气柜建设初步分析

高炉煤气柜建设初步分析

目录一、现状 (2)二、高炉煤气柜建设的必要性 (2)1、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

(2)2、稳定管网压力,改善炉窑热工制度。

(2)3、降低目前煤气管网运行安全隐患 (3)4、实施焦炉改烧高炉煤气等技改的需要 (3)三、高炉煤气柜容量的选择 (3)1、计算方法一:按当前高炉煤气平衡利用状态考虑 (3)2、计算方法二:按焦炉改烧高炉煤气后状态考虑 (5)四、高炉煤气柜类型的选择 (5)五、高炉煤气柜建设地址选择 (6)1、径高比 (6)2、与主管网的布局 (6)3、地址选择 (6)七、改造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效益 (7)1、经济效益 (7)2、社会效益 (8)九、结论 (9)附件一:国内钢企近几年高炉煤气柜建设情况 (9)附件二:POC型干式煤气柜的技术特点: (10)附件三:中冶赛迪总包或承建的业绩: (11)一、现状目前某钢铁公司现有3座450m3高炉,高炉煤气发生量约42万m3左右。

煤气用户主要有炼铁热风炉、3×52m2烧结机,2×10m2竖炉,800mm热轧带钢2座蓄热式加热炉,炼钢2座600吨混铁炉及蓄热式烤包器,以及用高焦混合煤气的2座75吨发电锅炉、60万吨细粉生产线热风炉和10万吨钢管生产线退火炉。

2010年1-9月份高炉煤气放散率达3.55%。

由于公司高炉煤气管网上没有煤气柜,造成高炉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混合煤气热值不稳定;在高炉短时减风或停风时,高炉煤气用户只能减产或保温;在高炉煤气用户停产或检修时,造成高炉煤气过剩,多余的高炉煤气无法储存,不得不放散,浪费了宝贵的二次能源。

二、高炉煤气柜建设的必要性1、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

建设煤气柜,主要是利用煤气柜可以及时吞吐煤气的特点,回收企业内部因生产不均衡性所造成的瞬时煤气放散量,可以有效吞吐缓冲锅炉难以适应的频繁波动量,起到以余补欠,减少放散的作用。

高炉煤气柜建成后,按高炉煤气放散减少3%计算,折合发电量为:420000×3%÷5×8000=2016万Kwh,外购电量按0.5元/Kwh计算,则年减少外购电费用为1008万元。

2、稳定管网压力,改善炉窑热工制度。

利用煤气柜调节煤气管网压力,稳压效果好,可以大大改善煤气质量,使加入炉热工稳定,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效率,改善产品质量。

同时为焦化改烧高焦混合煤气创造条件。

应当说明的是,由于煤气柜受到容积的限制,不可能做得很大,因而不能适应波动幅度过大,延续时间长的气量波动,所以高炉煤气柜需要和其他缓冲用户配合方能发挥调节与降低放散的目的。

3、降低目前煤气管网运行安全隐患当前管网压力的大幅波动,加之现有2个放散系统调控的滞后,主管压力过低时,用户无法正常组织均衡生产,特别是在断电事故发生时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炉、机、窑等回火爆炸的危险;主管压力过高时,导致高炉煤气系统发生水封击穿、甚至大量泄漏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等潜在风险加大。

4、实施焦炉改烧高炉煤气等技改的需要尽管规定外网高炉煤气压力波动范围12~15kPa,但是,由于无煤气柜、高炉小、用户使用不均衡、放散人工调节滞后等诸多原因,实际最大波动范围达10~30kPa,因此,为稳妥推进并实施焦炉改烧高炉煤气,需要进行工艺完善,实现供应焦炉的高炉煤气节点压力稳定在5~7kPa,保证焦炉所需高炉煤气压力稳定以及焦炉加热制度的稳定。

三、高炉煤气柜容量的选择1、计算方法一:按当前高炉煤气平衡利用状态考虑(1)高炉突然休风的安全容量当1座高炉突然休风,煤气发生量急剧减少,发电锅炉减负荷或其他煤气用户停用煤气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时间内需继续供给高炉煤气,所需煤气平时储存于柜内,这部分柜容计算如下:70000m3/h×40分钟÷60分钟=47000m3注:(1)1座高炉外供煤气量按70000m3/h计算;(2)发电及其它用户减负荷按40分钟计算。

(2)煤气波动调节容量正常生产情况下,煤气发生和使用不断变化,常造成煤气供需不平衡,煤气柜调节这种不平衡所需的容量为:高炉热风炉波动量为:25000 m3/h;炼钢波动量为8000m3/h;二轧两座加热炉生产时波动量为27000 m3/h;混合煤气用户波动量为10000 m3/h。

上述波动量之和为:70000 m3(3)突然发生过剩的煤气安全容量在煤气发生量突然增多,煤气柜不可能完全吸收的情况下,需要打开煤气放散塔进行放散,由于打开放散塔有滞后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过剩煤气需要贮存于煤气柜内,这部分过剩安全容量为:75000 m3/h×10分钟÷60分钟=12500m3注:(1)按公司高炉煤气最大用户二轧突然停产时计算;(2)操作放散塔滞后时间按10分钟计算。

(4)煤气柜安全容量为使煤气柜在生产中安全运行,活塞不允许升至最高点或降到最低点,以免因碰撞而损坏,为此应留有上下限安全容量,此部分按10%的余量考虑。

通过以上四方面,确定高炉煤气柜容为:(47000+70000+12500)×1.1=142450 m3因此建议建设容量为15万m3高炉煤气柜2、计算方法二:按焦炉改烧高炉煤气后状态考虑与计算方法一中不同的是煤气波动调节容量:高炉热风炉波动量为:25000 m3/h;二轧两座加热炉生产时波动量为27000 m3/h;混合煤气用户波动量为6000 m3/h。

上述波动量之和为:58000 m3高炉煤气柜柜容为:(47000+58000+12500)×1.1=129250 m33、柜容最终选择:根据以上两种状态计算方法,建议建设15万m3高炉煤气柜。

四、高炉煤气柜类型的选择根据煤气柜的密封方式不同分为干式煤气柜(如转炉煤气柜)和湿式煤气柜(如焦炉煤气柜),湿式煤气柜因其基础要求高、耐腐蚀性差、运行安全性不足、使用寿命短、维护困难、能耗高等相对明显的缺点,而早已被国内外冶金同行淘汰。

因此应选择建设干式煤气柜。

干式煤气柜分为:稀油密封式(MAN型)、干油密封式(klonne 型)、布帘式煤气柜(wiggins型)以及近几年出现的POC型煤气柜。

干式煤气柜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市政等领域的,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引进国外技术或设备。

klonne型干式煤气柜具有较高储气压力和较快的活塞运行速度,但密封效果差,在宝钢引进后国内就没有应用。

wiggins型干式煤气柜储气压力一般较低,压力波动较大,最大柜体容积小于其它型式干式柜,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改进后的MAN型干式煤气柜储气压力较高,密封效果较好,压力波动较小,柜容也可以建造得较大,但仍存在密封机构寿命较短,活塞运行速度较低,活塞油沟密封油下泄快等缺点。

新型(POC)干式高炉煤气柜(简称新型柜)集曼型(MAN)煤气柜的稀油密封优点和可隆(Klonne)煤气柜的结构优点于一身,具有外形美观、储气压力高、密封性能好、重量轻、钢结构造价低、制造工艺简单、储气压力高、密封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新型柜的密封橡胶使用寿命为12~15年,而曼型柜的钢制滑块使用寿命仅4~5年)等优点,是曼型柜与可隆柜的换代产品,代表了当今国内专业的先进技术水平。

国内钢企采用POC型的较多。

我公司建设何种类型煤气柜需要进行详细调研。

(附:近几年国内建设高炉煤气柜情况)五、高炉煤气柜建设地址选择1、径高比高炉煤气柜径高比一般在1.4-1.7左右,建设15万m3干式高炉煤气柜,初步估算直径为53m、高度为90m左右。

2、与主管网的布局高炉煤气柜与主管网的布局主要有两种方式:布置在煤气发生区域与厂区主管连接;布置在煤气用户区域与区域干管连接。

3、地址选择综合考虑以上两点,根据我公司平面布局和空间安全因素,高炉煤气发生区域附近已无址可选,建议在煤气使用区域选择空阔场地建设。

六、投资估算:包括土建工程(基础、施工)、煤气柜本体钢结构、安装、调试等,以及煤气管道及附属设施(按煤气柜进、出口管道直径DN1800考虑,同时考虑站区内、外管道支架、基础、排水器、补偿器、蝶阀、眼镜阀、计量与检测仪表、吹扫用氮气、生产生活用水、保温采暖伴热用蒸汽)等投资,新修道路及站区围墙、地坪、绿化等投资。

合计约6000万元七、效益1、高炉煤气放散率降低计算按目前煤气平衡,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高炉煤气产生放撒的主要是由于炼铁热风炉倒炉和二轧厂待料、换辊等原因造成煤气使用不均衡而产生的放散。

根据生产实际统计,每小时内高炉热风炉倒炉为2-3次,将有10-15分钟的时间造成煤气过剩约8000m3。

二轧每天按2小时待料时间计算,约产生8万m3的煤气放散;此外,考虑二轧换辊、故障时间将产生煤气放散9000 m3/h。

综合以上因素,新建高炉煤气柜正常运行时柜容保持在中位,可以充分吸收并贮存热风炉、加热炉等瞬时过剩的煤气,同时配合发电缓冲调整作用,预计高炉煤气放散量降至50000m3/天,高炉煤气放散率将降至0.5%。

因此,煤气柜建成后,按2010年1-11月份,高炉煤气放散率为3.61%,放散率降低3%。

2、高炉煤气放散降低折合发电量效益为:年折合发电量=420000×3 %÷5×8000=2016×104(kW·h)外购电量按0.475元/ kW·h计算,则年减少外购电的费用:2016×104kW·h×0. 475元/ kW·h =957.6×104元。

3、煤气柜运行成本主要考虑人工费用、检修维护费用(含年修)、能源介质消耗费用。

(1)人工费用按4班、每班3人、1人值长、合计13人,人均月用工费用(含工资、奖金、保险等)2000元计算,年合计:13×2000×12=312000(元)。

(2)检修维护费用(含人工费、备件费、材料等)按定修每月1次,每次5000元以及年修100000元/次考虑,年合计:12×5000+100000=160000(元)。

(3)能源介质消耗费用按用电50kWh/h、新水1t/h、蒸汽2 t/h,以及内部成本及购入价格分别0.475元/ kWh、1.87元/t、81.50元/t计算,年合计:(50kWh/h ×0.475元/ kWh+1t/h ×1.87元/t)×24h/d×350d/a+2 t/h×81.50元/t×24h/d×120d/a=684648元。

上述三项合计:312000+160000+684648=1156648元/a。

(4)不含折旧年净效益9576000元/a-1156648元/a=842万元/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