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胖的原因及危害

肥胖的原因及危害

一、 什么是肥胖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是人体过剩的热量转化为多余脂肪并积聚在体内的一种状态。

人体脂肪堆积过多,超出正常比例,会使人的健康、形体和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因此,肥胖是脂肪过多的一种慢性疾病。

从综合诱发肥胖的各种因素来看,肥胖实质上是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即热量“收大于支”,多余热量便转化为脂肪囤积于体内,使体内脂肪细胞增殖(对儿童而言)或体积增大(对成年人而言),进而导致体重超标,影响体形美和健康。

通常来讲,如果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就属肥胖。

人体脂肪的作用1.供给人体活动消耗所需的能量。

2.保护内部各个器官免受外力撞击。

3.保温,使人体体温保持相对平稳。

4.促使女性性成熟。

青春少女的重要生理变化是性成熟,性成熟的标志是月经来潮。

医学研究发现,脂肪与性成熟有着重要的关系,只有在体内脂肪达到一定的含量时,女性才会产生卵粱排卵和月经来潮的正常生理现象。

一般说来,女性体内脂肪至少要达到17%时才能促使性成熟。

5.女性生育的能量来源。

女性体内保持必要的脂肪,符合优生优育原则。

其体内脂肪必须超过23%,才能保证妊娠成功和婴孩健康。

6.增添女性体态曲线美。

脂肪与女性的体态美有着密切的关系。

女性美在曲线,而发育良好、富有弹性的乳房是体现女性曲线美的重要条件。

女性一旦缺乏体脂,就会导致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扁平成萎缩。

二、脂肪容易囤积的部位一般来讲,头颈、背脊、乳房、腹部,臀部、大腿及上臀等部位较容易囤积脂肪。

但又不可一概而论,因为男女有别。

男性肥胖者脂肪多积聚在头颈、背脊和腹部,尤其是下腹部,身体外形多表现为中部臃肿,常被称之为中广型身材,女性肥胖者脂肪多积聚在乳房、臀部、腹部和腿,身体外形多表现为脚高、腹大、臀部宽圆。

三、肥胖的分类和成因1.肥胖可分为哪些类型肥胖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可作如下分类:单纯性肥胖(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病理性肥胖)、药物所致的肥胖。

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2.不同类型的肥胖成因和症状表现(I)单纯性肥胖又称原发性肥胖,是各类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

①主要成因: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剩引起。

②症状表现:这类人群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

一般所谓的“中年性肥胖”就属于单纯性肥胖。

体质性肥胖:年少时(多指25岁前)不注意饮食控制,猛吃猛喝,营养过剩,再加上受遗传因素影响所致。

获得性肥胖:也称外源性肥胖,多因20~25岁以后营养过剩,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所致。

很多女性到中年后不注意控制饮食,身材开始变形走样发胖,原因即在此。

(2)继发性肥胖又称病理性肥胖,多因体内某种疾病所致,这类肥胖患者临床上少见或罕见,仅占整个肥胖人群的5%以下。

主要成因:因疾病打乱内分泌及代谢的平衡而引起肥胖。

症状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同时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口细胞瘤、性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颅骨内板增生症等。

〔3)药物所致的肥胖某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还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

比如应用肾仁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也易使患者内分泌紊乱,引起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人群的2%左右。

一般情况下,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有望自行改善。

但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从此而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

四、肥胖对人体的危害肥胖不但使人失去美感,行动上显得笨重迟缓,还容易诱发许多疾病。

其主要危害表现在:①肥胖使人体态臃肿难看,行动笨重迟缓,影响美观。

②肥胖使人乏力、气急、易累,走路、登高会心悸,运动能力和劳动能力下降。

③肥胖容易使心脏周围堆积大量脂肪,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时间太长,便容易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脑溢血等心血管疾病。

调查统计表明,心血竹病的发病率,以肥胖者最高④肥胖易使胰脏脂肪增加及胰脏内脂肪浸润,导致糖尿病.肥胖者中搪尿病发生率比正常人高6~9倍。

有70%~80%的糖尿病病人在患糖尿病之前就已经肥胖了。

⑤肥胖易影响呼吸功能和消化功能。

⑥肥胖可引起性功能衰退,男子阳痿,女子月经过少、闭经或不孕。

⑦肥胖会给小儿带来近期或远期的种种危害。

由于肥胖,小儿学步的时间会推迟,容易出现扁平足;小儿行动较笨拙,容易疲乏。

、较大儿童可出现孤僻性情及自卑心理。

更严重的是,肥胖还会使小儿呼吸困难,换气不足,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疾病,严重者还会出现缺氧、嗜睡、精神萎靡,形成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⑧妊娠期肥胖的直接危害与肥胖程度及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有关。

据统计,妊娠期肥胖者分娩时伴发各种合并症约占75%,包括胎位异常、早期破水、延迟分娩、难产、剖宫产的比率增高、产褥期出血量多、贫血等。

严重者,因肥胖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影响组织液回流,引起高血压、浮肿.重者损及心、肾功能,出现蛋白尿、气短、难以平卧等心肾功能衰竭的表现,称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不及时可发生抽搐、意识障碍等先兆子痫危象,从而危及生命,不仅对母亲危害大,对胎儿也有影响。

四、肥胖的衡量标准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肥胖程度如何,首先要以标准体重为参数进行比较,即先算出其标准体重应为多少。

至于标准体重,常常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方法1】简易计算法成人:男性=(身高一80)x0.7(千克)女性=(身高一70)x0.6(千克)标准体重加减10%属于正常范围,超重20%属轻度肥胖,超重50%属重度肥胖。

【方法2】精确计算法长江流域以北的“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一150]x0.6+50长江流域以南的“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一150]x0.6+48.体重>标准体重3%一50%为中度肥胖.体重>标准体重50%者为重度肥胖【方法3】BMI体重指数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BMI<18.5为消瘦,BMI在18.5~24.9之间为正常,BMI>=25为超重,BMI在25一29.9之间为l级肥胖,BMI>30~34,9为11级肥胖,BMI>35~39.9为三级肥胖,BMI>40为IV级肥胖:【方法4】肥胖指数百分比计算法肥胖指数百分比=(实际体重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指数百分比在土5%之内均为正常体重.指数百分比在5%~10%之内为超重.指数百分比在0%~25%之内为轻度肥胖.指数百分比在25%~40呢之内为中度肥胖.指数百分比在40%以上为重度肥胖.指数百分比在5%~20%之内为消瘦.指数百分比在20%以下为重度消瘦【方法5】脂肪百分比计算法利用脂肪分析仪,测量出体内脂肪的比例,便可知身体脂肪含量是否过高。

按体内脂肪的百分比计算,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就可诊断为肥胖。

【方法6】腰臀比计算法腰围(WC)和腰与臀围长之比(WHR)也是检测肥胖的指标。

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或腰臀围长之比(WHR)男性大于9.0,女性大于8.5,就可视为腹型肥胖。

因我国肥胖者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即使体重指数正常,但腰围及腰围/臀围之比大于正常者仍属肥胖,对健康危害仍大。

其危害程度依次为:苹果型>梨型>均匀型。

有戏言: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更多减肥咨询尽在五、肥胖体质分类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减肥方法,用在A女士身上效果很好,而用在B女士身上却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为什么呢?这多与体质有关。

因此,在为顾客实施减肥护理之前,应清楚地了解顾客的体质状况,才好对症施治。

从中医角度来讲,肥胖体质有四种。

1.胃热型这类体质的肥胖者,食欲很好,而且容易饿,脉象跳动速度较快,青少年肥胖者大都属于这种体质。

2.脾虚型食欲不是特别好,但是容易拉肚子,脉象沉缓无力,生产后的发胖女性大多属于这种体质。

3.肝郁型职业妇女、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饮食不正常、精神紧张的肥胖者多属这类体质。

他们往往喜欢暴饮暴食,容易气郁。

4.肝肾两虚型因生理功能退化,影响代谢速度,废物、毒素及多余水分囤积于体内.引起肥胖。

中老年肥胖者多属这类体质。

有些肥胖者会合并以上两种症状,例如,食欲好却又容易拉肚子,这就属于胃热脾虚型。

一般而言,减肥效果最好的是胃热型,其次为肝郁型,再次是脾虚型,最难减的则是肝肾两虚型。

六、不同身体部位的肥胖表现对于肥胖者而言,其脂肪积聚部位及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人是上半身肥胖,有的人是下半身肥胖,有的人是全身肥胖,其状况不同,护理重点也不同。

1.下半身肥胖下半身肥胖指腰部以下脂肪积聚太多,主要包括腰、臀、大腿、小腿、膝盖、足踝部位.臀及大腿上有明显的蜂窝症状。

整体外观上小下大,又常被称为梨型身材。

下半身肥胖的原因与症状表现每个人都不太相同,这与个人的生活形态及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联。

根据下半身肥胖成因和症状表现的不同,下半身肥胖也可分成以下四类。

(l)肌肉型下半身肥胖肌肉型下半身肥胖是指腰以下部位因肌肉过度发达所致的肥胖。

症状表现:捏起来赘肉不多,橘皮(蜂窝)组织似乎也不明显,但是肌肉上附着了许多脂肪。

易有萝卜腿,看起来壮壮的。

成因:有此肥胖情况的人,多半是小时候喜爱运动,青壮年时期运动量骤减所致:(2)浮肿型下半身肥胖浮肿型下半身肥胖是指下肢因体液代谢循环不畅、滞留水分太多而出现浮肿现象的肥胖。

症状表现:以手指头按压皮肤后放开,皮肤有暂时凹陷的现象:成因:造成浮肿型下半身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循环代谢功能欠佳,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流动不畅或停滞所致,有的也受生理因素等影响。

(3)脂肪型下半身肥胖脂肪型下半身肥胖是指下肢脂肪层过厚而肌肉少的肥胖:症状表现:以手指抓捏腿或臀的肌肤时可将该处整块提起来.松而软,弹性差。

成因:身体代谢功能差,热量摄人过多所致:.(4)混合型下半身肥胖此类下半身肥胖情况最复杂,往往综合了脂肪型、浮肿型、肌肉型等类型特点,而大部分的下半身肥胖患者都属于此类型,很不容易减下来。

2.上半身肥胖七半身肥胖指脂肪主要积聚在腰、腹、背及卜臂等处,而腿部纤细,整体外观上大下小,也即常说的苹果型身材:上半身肥胖的原因与症状表现每个人都不太相同,这与个人的生活形态与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联。

根据上半身肥胖成因和症状表现的不同,可分成下述三大类。

(l)肌肉型上半身肥胖肌肉型上半身肥胖是指腰、腹、背及上臂因肌肉过度发达所致的肥胖:症状表现:捏起来赘肉不多,橘皮(蜂窝)组织似乎也不明显,但是肌肉上附着了许多脂肪.看起来很敦实。

成因:有此肥胖情况的人,多半是小时候喜爱运动,青壮年时期运动量骤减所致(2)脂肪型上半身肥胖脂肪型上半身肥胖是指腰、腹、背及上臂部位脂肪层过厚而肌肉少的肥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