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史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东方史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 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 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 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
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在综合
阐述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的题材内容、表现技法及研究简 史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又按分布区域对其进行了全面而 有重点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有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学术 思想、研究手段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支持。
汉代画像砖
鲁韵怡 2015420064 叶宇婕 2015420084
什么是画像砖?
• 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作为中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枝
奇葩,画像砖艺术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我国古代美术艺术园林中持续开放了十四 五个世纪之久。其间,朝代更迭,人事沧桑,社会面貌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迄今发现的数千块画像砖不仅真实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这一变化,而且将这一民间 美术艺术的发展历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
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 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南朝仪仗画像砖 凤凰画像砖
收获渔猎画像砖
画像砖的种类
• 画像砖大量的出土在1949年以后,以河南、四川两省最多,此外山东、陕西、江 苏、江西、湖北、云南等省。新野出土汉画像砖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最。这批汉 代画像砖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田猎、车骑出行、舞乐百戏、远古神话、历史故事、 升仙、辟邪、祥瑞等艺术和神话传说图案。这些汉画砖为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民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着重要意义。而不同的题材约 近50余种,大体可分为五种内容: 一、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 二、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画像砖。 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 四、表现墓主享乐生活。 五、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感谢观赏画像砖的历史•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 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 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 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
,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
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 条和凸刻线条。
有时画像砖上会用有红绿白等 颜色修饰,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 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 面。
汉代画像石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
• • • • •
庖厨画像砖
出行图画像砖图
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 和商业
平索戏车车骑出行画像砖
表现墓主享乐生活
神话传说
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
画像砖的题材
画像砖的题材又可分为画像、文字和花纹三大类:
1:画像类-历史传说、辟邪祥瑞、神话题材、现实题材、动物题材
、佛教题材。
2:文字类-以纪年、吉文、名号砖为主。文字有篆、隶、楷等多种
形式。
3:花纹类-分为植物类、云纹类、火焰类、宝相花纹、几何纹等。
画像类
文字类
以纪年、吉文、名号砖为主。文字有篆、隶、楷等多种形式。
连云港连岛西汉界 域文字刻石
廖若星辰的西汉文字石刻 徐州龟山汉墓出土封石
花纹类
分为植物类、云纹类、火焰类、宝相花纹、几何纹等
四川画像砖
• 四川是画像砖发现最集中的地方,以成都西北平原一带出土最为 精美,时间大多属东汉后期,其形制主要有三种,即 40厘米左 右的正方形砖和约46厘米×26厘米的长方形砖,还有一种就是在 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条形砖,每块砖都是一个完整的独幅画面,一 次压印而成,一些砖要施彩,面貌接近绘画,正方形砖的浮雕较 低,线面相间,通过线条勾勒细部,强调和夸张动态,使画面具 有刚柔相济之趣,代表了四川地区画像砖造型手法的典型面貌; 长方形砖则浮雕较高,立体感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