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学时:36学时
授课班级:五年制学前教育四班
教学模式:班级授课
课程类别:必修课
授课教师:张瑜
一、课程简介
本学科是一门有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学科。
内容丰富,知识全面。
理论依据清晰,科学性强。
针对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心理特点、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进行编写的一本具有很强实际教育效果和意义的音乐教材。
本课程所使用的文字主教材《幼儿音乐教育》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编写的。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精神,继承和汲取前人和当代有关幼儿音乐教育的科研成果,在深入音乐工作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书旨在追求高校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同时提升,并找到两者的衔接点,从而使高校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与幼儿实践教育紧密衔接。
二、课程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学时,2学分。
总学习时间为一学期。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使学生全面掌握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能运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乐理、键盘、舞蹈等课程制定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标准,设计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初步具备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教材使用
本课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从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
文字主教材是本课程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和考试的基本依据。
本课程所使用的文字主教材《幼儿音
乐教育》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编写。
该教材的编写强调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在学科体系上,既考虑到体系的相对完整,又形象生动,重在结合当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是教材突出专业学习的一大亮点。
1.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年龄特征和多方面的发展趋势。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特征,尤其是意志、情感、想象力的培养和建立,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基本规律以教师讲述为主,专业性问题以实践的方式为主,音乐材料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有关章节的教学要求与主要内容详见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除此之外,本教材充分考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为方便学生自学,在教材的设计上,采用‘编’型,将理论教学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区分。
全书的结尾还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
四、教学过程
课堂学教学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形,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切实理解、把握本课程的内容。
平时作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课堂小组练习占总成绩的10%。
期末考核以卷面考核和练习考核为依据,通过期末考核与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掌握、了解本课程内容的程度进行检验。
期末考核闭卷进行。
五、教学组织与建议
1.教学进度与安排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36,其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及学时
安排建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