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样品采集 流转 制备及保存技术与要求

土壤样品采集 流转 制备及保存技术与要求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二)风干样品制备方法
自然风干: 1、自然条件下干燥,操作简单。 2、样品干燥效率低。 3、样品间容易交叉污染。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二)风干样品制 备方法
设备风干: 1、采样加热干燥空气技 术,最大程度上接近室内 环境,提高了样品风干效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二)风干样品制备方法 粗磨及分样:过2mm筛后的样品,充分搅拌、 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重,取250~ 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密封后长期保 存; 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 样),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 分析用(1mm),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
二、土壤样品采集
相 关 器
高精度手持GPS
材 示 例
玻璃样品瓶
样品袋(布袋) 分格样品箱
二、土壤样品采集
样 品 标 签 示 例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 样 记 录 表 示 例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 样 记 录 表 示 例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 样 记 录 表 示 例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 样 记 录 表 示 例
• 样品交接记录 • 入库信息核对 • 样品检测记录 • 入库登记
三、土壤样品流转
(二)土壤样品的运输
1、交接运输前应在现场逐项 检查、核对样品信息(标签、编 号、数量等)。
2、运输过程需严格按照指定 方法保存,途中严防破损、沾污 或混淆,及时送至实验室或样品 库。
3、交运人、运输负责人均需 签字确认。
1、表层样品:在只需要一般性了解土壤污染 情况的调查监测时,采样深度只需取(0-20)厘米;
2、土壤剖面样品:分别在(0-20)、(4060)、(100-120)厘米深度取样。
二、土壤样品采集
(七)土壤采样注意事项
1、土壤样品不能在明显缺乏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集。 如建筑物、道路、村庄、路边、田埂、沟边及肥
二、土壤样品采集
(二)技术准备
1、收集资料:交通图、地形图、土壤图、地质图;该 区域成土母质和土壤分类资料;收集工农业生产排污、污 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气候资料、土地利用、历史 演变等资料的收集整理。
2、现场调查:制定方案前要进行必要的现场勘察。 3、制定方案:结合勘察得到的信息合理制定采样方案。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 样 记 录 表 示 例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 样 记 录 表 示 例
二、土壤样品采集
二、土壤样品采集
(四)采样时间
1、耕地在播种施肥前或在作物收获后采集土壤。 2、果园在果品采摘后至下一次施肥前采集土壤。 3、其它用地类型采样时间不受限制。
二、土壤样品采集
(五)采样深度
堆处不宜采样,有垅的农田要在垅间采集土壤样品。 2、采集表层土壤时,需先清除地表石块、植被后再
采取土样。 3、为减少土壤样品间的互相污染,在采样后,要对
采样器具进行更换或清理干净,以免污染下一个样品。在 采集分层和剖面土壤样品时,要先采下层然后中间层,最 后表层。
4、现场记录除对土壤样品的物理特性、周边环境特 征等做详细记录外,还应有照片记录。
2、样品标签一式两份,样品瓶内或样品袋内放置一份, 瓶外或袋外贴一份。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五)样品制备记录
1、详细记录样品编号、风 干方式、研磨方式、包装方式 及样品重量等信息。
2、制样人、校核人及审核人 均应签名确认。
四、土壤样品制备
(六)制样过程注意事项
1、对污染样品应另设风干室,且不能与其它样品在同一 磨样室同时过筛研磨。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样现场照片示例
近景照片
远景照片(东、南、西、北四方向)
远景照片(360°全景照片)
三、土壤样品流转
三、土壤样品流转
(一)土壤样品流转流程
样品流传各节点均需做好样品信息核对及记录
采样
运输
制样
分析 测试
入库 保存
• 编码 • 赋标签
• 样品运输记录
• 样品交接记录 • 制样信息记录
五、土壤样品保存
五、土壤样品保存
(一)保存土壤样品的必要性 土壤样品携带着丰富的环境特征信息,利用土壤样品可不 定期获取不同历史年代的有效数据,为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以及 重大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土壤样品的)土壤样品保存的设施设备要求 基本设施: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计算机网络 及监控等系统。 室内设备:样品陈列架、样品冷藏设备、电脑设备、管理 软件、监控设备、电力及温控设备等等。其中:样品陈列可以 使用普通钢材样品架,也可以使用智能电动密集架。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二、土壤样品采集
二、土壤样品采集
(一)组织准备
1、成立采样小组:根据点位数量成立采样小组,每组 要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熟练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 专业技术人员带队。
2、技术规程学习:采样前组织全体成员学习有关技术 文件,了解操作技术规程。
【注:粗磨1mm 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 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不能磨得太细,否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二)风干样品制备方法 细磨及分样:用玛瑙球磨机(或手工)研磨到土样全部 通过孔径0.25毫米(60目)的尼龙筛,四分法弃取,保留足 够量的土样、称重、装瓶备分析用(0.25mm); 剩余样品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0.15毫米(100目) 的尼龙筛,装瓶备分析用(0.15mm)。
微米(μm)

1000μm
14
841μm
20
707μm
25
595μm
30
500μm
35
420μm
40
354μm
45
297μm
50
250μm
60
210μm
70
177μm
80
147μm
100
125μm
120
105μm
140
75μm
200
68μm
230
65μm
270
44μm
325
37μm
400
20μm
500
【注:①100 目土样用于原子吸收光度法(AAS 法)测镉、铜、镍 等重金 属时,土样细度必须达到0.15毫米(100 目)。
②60~100目样可用于分析有机质,其分析结果不受磨碎程度的影响。 磨得更细,可使样品分解反应更为完全和彻底,还可减少称样误差。】
四、土壤样品制备
四、土壤样品制备
(三)新鲜样品制备方法 新鲜样品一般不需特殊制备,但在采集后需按特定的方 法进行保存及前处理。土样采集后应始终在低于4℃暗处冷 藏,并在7天内进行前处理。 挥发性有机项目:前处理后立即分析。 半挥发性及农药类有机项目:前处理后40天内完成分析。
2、样品风干、磨碎、分装过程中样品编码必须始终保持 一致。
3、定期检查样品标签,严防样品标签模糊不清或丢失。 4、制样所用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品后擦抹(洗)干净,严 防交叉污染。
四、土壤样品制备
(七)关于筛网
国际土壤学会规定: 1927年国际土壤学会规定通过2mm孔径的土壤用作物理分析,通过
1mm或0.5mm孔径的土壤用作化学分析。作化学分析时,根据分 析项目不同而对土壤颗粒细度有不同要求。 筛网规格表达方法: 筛网规格有2种表达方法,一种以筛孔直径的大小表示,如孔径为 2mm、1mm、0.5mm;另一种以每英寸长度上的孔数来表示, 如每英寸长度上有40 孔为40 目筛(或称40 号筛),每英寸有80 孔 为80目筛(或称80号筛)等。100目的筛网则说明在每英寸长度上 有100个孔。孔数愈多,孔径愈小。
五、土壤样品保存
土壤样品架实例:
普通钢材样品架
智能电动密集架
五、土壤样品保存
(三)土壤样品库室内环境基本要求 土壤样品的长期保存对温湿度条件要求较高。 样品库库房需保持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必 要时应采用空调及抽湿设备控温控湿;同时应具备防霉变、防 鼠害设施。
谢谢! 祝节日快乐!
土壤监测布点、采样、流转、制备 及保存技术与要求
2018.6.1
主要内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二、土壤样品采集 三、土壤样品流转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五、土壤样品保存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新鲜样品:主要用于分析测定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项 目。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二)风干样品制备方法 制样过程:
风干
粗粉碎
细磨
过筛
分装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二)风干样品制备方法 风干:较常用。气温25~35℃,空气相对湿度20~ 60%。 烘干:温度35~60℃。
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 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厘米 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 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
二、土壤样品采集
(三)采样器具准备
1、工具类:铁锹、铁铲、取土钻、竹片等。 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卷尺、样品袋、样 品瓶、样品箱等。 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4、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 等。 5、采样车辆
二、土壤样品采集
采 样 工 具 示 例
四、土壤样品制备
(七)关于筛网
关于毫米和目的换算关系: (依据国家标准GB3520-83 )
毫米(mm) 1mm
0.841mm 0.707mm 0.595mm
0.5mm 0.42mm 0.354mm 0.297mm 0.25mm 0.21mm 0.177mm 0.147mm 0.125mm 0.105mm 0.075mm 0.068mm 0.065mm 0.044mm 0.037mm 0.02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