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感-原典读书笔记

读《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感-原典读书笔记

《非营利组织管理》读书笔记120302024 齐翔德鲁克大师撰写了很多经典管理类书籍,我最终选择了《非盈利组织管理》这本书。

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兴趣和热爱使然。

源自对非盈利组织的浓厚兴趣,自己在大学期间参与了很多志愿服务工作,甚至有幸在实践团队中担任志愿队队长,并且在做义工的地区和很多国家的朋友有过交流。

在和其他地区的志愿者以及非盈利机构或者学校的朋友沟通交流过后,我愈发发现非盈利组织的管理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社会价值的议题。

通过对《非盈利组织管理》这本书的仔细研读,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知识,也修正了自己的一些误区,更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德鲁克从确立使命、从使命到成果、绩效管理、人力资源与关系网络和自我发展5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问题。

德鲁克大师的管理精髓都体现在其系列书籍当中,《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实践》是学术界甚至是商界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但是为何德鲁克放着好好的企业不继续研究,却深入了这样一个看似不那么重要的和核心的领域呢?通过了解德鲁克的成长背景。

我发现了原因。

同时,这样的选择和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分不开的。

德鲁克先生自小生活在一个信奉上帝的家庭,从小就参与教会的生活。

在他40岁左右,就开始关注日益兴盛的非营利组织,包括教会、童子军等组织,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在他人生的最后20多年的时间里,他是全身心关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并倾情支持一些机构,深入调研及探讨,整理成《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同时,在过去40年间非营利组织在美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许多方面来看,非营利性部门已成为美国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无论是卫生保健机构,或公益性服务社团,又或是在迅速变化、浮躁不安的美国已开始成为社会活动中心的其他成效斐然的非营利组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非营利性部门已然成为美国的“公民社会”。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在全球范围内,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事实上,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正以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第三部门的姿态正在迅速崛起。

正如莱斯特•萨拉蒙所说,“我们正处于一种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之中。

”而美国前总统布什也曾说“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宛如“点亮了千盏灯光”。

内容概要➢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使命的重大区别➢究竟什么是“非营利性工作”的成果➢非盈利组织提供服务及获得运营资金的策略➢因大量依赖志愿者,导致无法推行强制性命令,由此而引起的进行机构改革和调整的种种挑战➢由于资源的限制,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有计划地放弃显得非常重要➢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工作重点应该是思考组织使命,实现组织目标,展现组织的社会价值总结来说,从使命到绩效,再到策略,德鲁克为我们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具体的操作方法。

使命Vision使命首先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德鲁克谈到,非营利组织总觉得几乎不可能放弃任何事情,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上帝的使命’或‘美好的理念’。

但非营利组织必需区别道德理念和经济现实。

他提了一个案例:布道者已经与私通之类的不道德行为斗争了5000年,可依旧一无所获。

所以,一个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应该是能够产生成效的,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美好的道德理念,但不能产生结果。

使命也应该得到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否则也无法顺利推进。

成功使命的三要素德鲁克在书中提到成功使命的三要素“机会,竞争力和奉献精神”,这三点看似比较空泛,并且毫无联系,我认为其实不然。

对于这三点,我有自己的理解,第一,关于“机会”,我认为他更想传达的是“使命需要符合需求,这样组织才有机会,才能获得外部资源”。

需求是使命的上游,如果不符合需求的使命可以说是错误的,它无法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第二,关于“竞争力”,我想这一点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相类似,那就是每一个组织都应有自己独特之处,正是这种独特与不可替代确定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使命须将这种存在的意义传达出来,继而引导企业不断为之奋斗。

第三,关于“奉献精神”,我想这是对于一个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要求。

奉献精神,就像信仰一样,可以为人注入希望和力量。

德鲁克曾提到比喻“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命是有感情色彩的,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组织的成员缺乏奉献精神还能做好事情”。

使命若能将这种意思清晰地传达,并将是力量无穷的!使命与领导使命是长远的。

但凡成功的企业都既有长期的使命目标,也有短期的行动计划。

纵观这些让人尊敬的组织,都有其深刻而长远的使命指导其前行。

领导者在非营利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局之间取得平衡。

对于使命和领导的作用,德鲁克在书中第一章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使命和领导才能并非只是在空泛地纸上谈兵,而是实际行动的指导原则和切实保障,使你愿意并能够把美好的愿望和广博的知识付诸卓有成效的行动,使你不需要等到明年,而是从明天早上就能够开始行动。

战略Strategy战略一词在企业已经非常风靡,队却,战略可以将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化为实际的成果,但是非营利组织往往不太重视。

他们过多扮演了施舍者或者慈善家的角色。

德鲁克的建议是“战略的实质是不要把受惠者看着是接受施舍的人,不要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在向他们行善,而应该把他们看做必须被满足的客户。

非营利组织需要营销战略来把客户和使命整合起来。

企业会经常问自己:谁是我的客户,什么是对客户有价值的,客户是如何进行购买的?越聪明的企业越知道“marketing”的重要性,不是从现有的产品出发,而是从终端客户开始研究。

非营利组织同样需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并研究潜在客户。

潜在客户是那些确实需要某种服务,并渴望得到这种服务,但目前还没有成为被服务对象的客户。

的确,只有非营利组织的产品能够真正满足需求,满足顾客,组织才有持续经营的可能。

非营利组织在同捐赠者打交道时,更需要利用战略。

一般的非营利组织仅仅告诉捐赠者,我们需要您的帮助,但另一些组织却从另一个角度,一个更易让捐赠者接受和满足,并有可能提供更多捐赠的角度——“这是您需要的;这些是通过您的帮助取得的成果;这是我们为您所作的事情;这是您的花费所能产生的影响力”。

战略能够帮助企业明确自身的定位,也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

德鲁克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心脏协会不应该把垂暮老人当做潜在的捐赠者,因为在75岁至80岁左右的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心脏病并不是最主要的。

这些都是需要舍弃的。

如果不能及时放弃,组织的负担就好过重,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没有效果的业务上。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问题上,非营利组织同企业一样。

人力资源作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因为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靠人来完成的。

在本书中德鲁克花了很大篇幅讲对于NGO的人力资源改如何管理。

的确,企业可以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来决定员工的去留,也可以通过高额的薪酬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但是这些手段非营利组织都无法采用或者无法实现,那么非营利组织该如何激励它重要的人力资源呢?更广泛地讲,如何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如何提供给他们有效的培训,如何激励他们长久地服务都是非营利组织管理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部分。

德鲁克给出的建议是“首先应该关注组织成员的优势,再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然后花时间和精力去评价组织成员的绩效。

和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这是你和我一年前所承诺的事情,你做的怎么样了,你做的好的有哪些?根据我自己在一些志愿组织担任志愿者的经验和思考,我认为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他们最大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做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另一个就是“做这件事情我能学到东西,我能获得成长”。

我想第一点就是德鲁克强调的使命,而第二点也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组织必须发展人力资源。

一个组织如果不是在帮助成员成长,那就是在阻碍他们;不是在培育成员,就是在毁掉他们。

对于发展人力资源,德鲁克指出:如果你想让成员在工作中表现卓越,就必须发挥他们的优点,而非强调他们的弱点。

在人们参加工作时,他们的个性特征已经成型了。

你可以期望成年人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或行为方式,并学习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但是你必须根据组织成员已经成型的个性特征,而非以我们所期望的个性特征来工作。

德鲁克曾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教堂缘何能够培养众多优秀的志愿者人才,这个教堂牧师的答案是他们持续为学生提供一下的服务➢导师精心督促➢教师传授技能➢评估专家测评进展状况➢鼓励者鞭策激励可以说,在这四项服务的共同作用下,是可以达到帮助志愿者成长,并帮助他们发觉自身改变的目的。

对于志愿者来说,这是继组织使命后另一项巨大的激励因素。

一些思考通过对本书的通篇研读,我渐渐归纳出这样一点,即即使是非营利组织的运营,也要利用商业化的专业的思维,这样才能保证效率的提高,效用的扩大以及组织的持续经营。

可以说是“Charity in Heart, Business in Mind”。

另外一点思考就是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也有一些东西是企业可以借鉴的。

现在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流行,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并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以自己的方式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正如IBM前CEO 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之中指出,一个公司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它为国家、社会或者学校创造了什么,也不在于它的那些发明创造甚至是它那些意义重大的成就,而在于它所激发的公司行为方式。

的确,有的企业就是可以作为典范,就是可以作为标杆,就是可以成为引领潮流的风向标。

而这种新的趋势必定是积极的,合理的,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其资源,或者技术,或者资本,甚至是其员工,加之其影响力,旨在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我们定能看到更美好的地球图景!经典语句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任务是将组织的使命陈述转化为明确具体的行动目标。

作为组织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是预见危机。

不是被动地回避危机,而是主动积极地预见危机。

一个人只能发挥专长——以及用其专长所做过的事情。

是否具有所谓的品质或正直诚实的素质。

领导者,特别是强有力的领导者,是要给大家树立榜样的。

领导者是组织成员,特别是年轻人模仿的对象。

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以及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

我认为领导者第一种重要的基本能力是倾听的意愿、能力和自律。

第二种必要的能力是交流沟通的意愿,让其他人能够理解你的意思,这需要极强的耐心。

最后一种基本能力是个人服从工作需要的意愿,要认识到与工作相比,个人的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

非营利组织不只是提供服务,它希望其终端服务对象不要成为消极的受惠者,而是成为积极的行动者。

在小学四年级时,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两位杰出的老师,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留意观察老师。

我所见过的优秀教师,不论是教小孩子的还是教成年人的,其教学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