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各国(地区)电子商务立法现状2015/12/27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子商务的法律保护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世界各国(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在电子商务立法做出的努力及立法概况。
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立法现状的了解和分析,为我国电子商务法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世界各国(地区);电子商务立法Introduction to countries (regions) e-commerce legislation statusquo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every aspect of people's life, changing consumption pattern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for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ques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untries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legislative efforts and legislative overview.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worldwide e-commerce legis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it provides th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law in China.Key words:the countries (regio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legislation目录浅谈各国(地区)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1)I NTRODUCTION TO COUNTRIES (REGIONS) E-COMMERCE LEGISLATION STA TUS QUO (1)一主要国家(地区)电子商务和国际组织立法概况 (1)二《电子商务示范法》 (3)三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启示 (5)参考文献: (5)一主要国家(地区)电子商务和国际组织立法概况1.美国美国作为开展电子商务最早的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
美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活动,是在几条战线、几个层级同时展开的。
首先,美国一些州的电子商务立法活动异常活跃。
其次,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和美国法学会等联邦法律咨询机构,也在企业界等有关方面的配合下,积极对协调各州商法方面起关键作用的《统一商法典》有关章节进行了修订。
第三,在美国行政部门的推动下,美国国会也十分关注电子商务立法,推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电子签名法。
第四,美国的法律在促进国际上的电子商务立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美国犹他州于1995年制定的《数字签名法》,首次开创了电子商务专门立法的先例。
1997年5月30日美国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提出《关于电子商务最佳实施方案调查的总结》,美国政府在1997年7月颁布了《全球电子商务纲要》。
《全球电子商务纲要》是全球第一个官方正式发表的关于电子商务立场的文件,由于美国在网络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全球电子商务纲要》已成为主导电子商务发展的宪章性文件。
《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体现了五大原则:①私人企业应居于主导地位。
②政府应避免对电子商务做不必要的限制。
③当政府介入时,政府参与的目的应该在于支持和维护一个可预测的、介入程度最低的、持续的、简单的商业法律环境。
④政府应认同互联网的特质。
⑤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应该在国际化的基础上被推进。
这五大原则为多个国际组织文件所肯定。
1999年美国颁布了《统一电子交易法》,该法旨在通过赋予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以法律效力,消除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
该法的主要条文遵循了贸法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的原则和思路,本质上是一部程序法,而对传统合同法的实体规则没有涉及,也没有涉及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和美国法学会对《统一商法典》有关签名的第二条的修改补充,形成了1999年7月的《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该法属于示范法,没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2000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签署《电子签名法案》,是在全美生效的联邦正式法律,使电子签名和传统方式的亲笔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该法在数据电文的效力、可执行力和证据力等问题上基本遵循了《统一电子交易法》的原则和规则。
同时,该法又有所不同,从联邦法律的高度确立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一是必须确保消费者参与电子商务的真实意思表示,防止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而被迫使用电子手段从事交易;二是明确规定了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2003年,美国通过了《未经请求的色清及行销信息攻击控制法》,并于2004年1月1日生效。
2.欧盟为促进欧盟经济体的发展,欧盟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1997年,欧盟颁布了《远程销售指令》。
1998年8月出台了《关于信息社会服务的透明度机制的指令》。
1999年12月,颁布了《关于建立有关电子签名共同法律框架的指令》(又称《电子签名指令》)。
2000年5月,欧盟又出台了《电子商务指令》。
这几项法律文件构成了欧盟电子商务立法体系的基本框架,成为欧盟各成员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基础。
按照欧盟法,欧盟的指令对于各成员国有约束力,成员国有义务按照指令的规定制定或者修改其国内法。
3.欧盟各国在欧盟一系列的指令的指导下,欧洲各国纷纷完善本国的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法律并对与之有关的法律做出相应的修订。
奥地利于2000年颁布了奥地利《联邦电子签名法》。
英国在1984年出台了《数据保护法》,1996年3月23日,颁布了《电子通信法案》。
德国于1997年8月制订了《信息于通讯服务法》,该法内容广泛,涉及到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1李适时.各国电子商务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各个方面,其中包括:《通讯服务使用法》、《通讯服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法》、《电子签名法》、《刑法典修正案》、《版权法修正案》等。
这就是说,德国为了实施其电子商务法,对整个法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做法,体现其立法的严谨性。
意大利于1997年制订了《意大利数字签名法》,为了实施该法,又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颁布了总统令,并制订了《数字签名技术规则》。
4.亚洲各国马来西亚于1997年颁布《数字签名法》。
新加坡1998年出台《电子交易法》,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1999年制定了“新加坡电子交易(认证机构)规则”和“新加坡认证机构安全方针”,政府希望新加坡成为一个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印度为支持印度电子商务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采取的做法是“两条腿走路”,立、改、废并重。
首先1998年出台了《电子商务法》,对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予以法律上的承认。
第二,同年出台了《电子商务支持法》,对以合同法、证据法为代表的若干部重要法律做了修订;第三,1999年推出《信息技术法》韩国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目标是明确的: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可信赖性和商务的公正性,确立健全的贸易秩序,促进电子商务并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韩国政府于1999年出台了《电子商务基本法》。
日本在电子商务立法上略显迟缓。
日本政府于2000年6月发表了《数字化日本之启动——行动纲领》,提出了实现“数字化日本”的目标。
“行动纲领”反映了日本在21世纪的一种选择,其突出特点是吸收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并结合日本的特点。
2000年颁布了《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法》,自2001年起施行。
菲律宾于2000年制订了《电子商务法》。
5.俄罗斯1995年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俄罗斯联邦信息法》,该法承认了经由电子签名的电子信息文件的法律效力。
2002年1月,普京总统签署了《电子数字签名法》,该法的颁布,标志着俄罗斯电子商务立法趋于完备。
俄罗斯在电子商务领域关注其国家安全和本国利益。
6.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签章法》于2001年11月出台,它是结构最精炼、篇幅最短的电子签章法(只有17条)。
该法的重要立法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中立原则②契约自由原则③市场导向原则此后台湾地区还出台了《电子签章法实施细则》,辅助《电子签章法》的实行。
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大量的方针、政策、宣言。
1980年提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跨国界个人数据流指导原则》;1985年发表了《跨国界数据流宣言》;1992年制订了《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1997年发表了《电子商务:税务政策框架条件》、《电子商务:政府的机遇与挑战》等报告。
二《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国内外经济活动中的使用迅速增多,且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络之类的技术支持变得更加普及,可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以非书面电文形式来传递具有法律意义的信息可能会因使用这种电文所遇到的法律障碍或这种电文的法律效力及有效性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为实现其促进、协调和统一国际贸易法,消除因贸易法不充分和差异而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碍,于1996年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
2《电子商务示范法》的目的是要向各国立法者提供一套国际公认的规则,说明怎样去消除此类法律障碍,如何为所谓的“电子商务”创造一种比较可靠的法律环境。
《电子商务示范法》中表述的原则还可供电子商务的用户个人用来拟订某些合同解决方法,以克服进一步使用电子商务所遇到的法律障碍。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决定拟订有关电子商务的示范法规,是因为一些国家有关传递和存储信息的现行法规不够完备或已经过时,没有预见到电子商务的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现行法规通过使用“书面”、“经签字的”或“原始”文件等规定,对现代通讯手段的使用施加了限制或包含有限制的含义。
《电子商务示范法》还可有助于补救缺陷,因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的不完善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障碍,而现今国际贸易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与使用现代通讯技术有关的。
各国对使用这种通讯技术的法规的差异和不明确性会限制该国贸易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此外,《电子商务示范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来解释现行的国际公约和其他国际文件,这些公约或文件因规定某些文件或合同条款应以书面做成而给电子商务的使用设置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