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共21页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共2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 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
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水车又称孔明车,
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 灌溉工具,是先人们 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 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 技艺,是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相传为汉 灵帝时华岚造出雏形, 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 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 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 灌溉,至今已有1700 余年历史。
吉祥如意
祝愿祈福
禳灾避邪
祛病保平安
太平鼓是兰州 地区城乡人民喜爱 的民间表演形式之 一,含有庆贺新年 太平之意。每逢大 的庆典活动,太平 鼓表演都是整个活 动的高潮部分,那 铿锵有力的鼓点, 显示了黄之滨人 民的英雄气魄,其 风格独特,具有浓 厚的西北特色和艺 术魄力。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 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 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 朔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 剪画。区别在创作时, 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 刀,虽然工具有别,但 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 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 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 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 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 银箔、树皮、树叶、布、 皮、革等片状材料。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 具。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
这 , 是 属 于 勇 敢 者 的 游 戏
中国古建雕刻艺术及 青砖雕刻工艺品,列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由东周瓦 当、汉代画像砖等发 展而来。在青砖上雕 出山水、花卉、人物 等图案,是古建筑雕 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 术形式。主要用来装 饰寺、庙、观、庵及 民居的构件和墙面。 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 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儡而射
戏 之 一 。
得 名 , 是 我 国 民 间 广 为 流 传 的 傀
下 用 兽 皮 刻 制 的 人 物 隔 亮 布 演 戏
皮 影 , 又 称 灯 影 , 以 在 灯 光 照
庆阳香包 又称"绌绌",是 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 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 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 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 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 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 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 刺绣品。这种刺绣品又叫 荷包,庆阳民间称作耍活 子。
《大梦敦煌》是 一部富于传奇色彩 的四幕舞剧,以敦 煌艺术宝库的千百 年创造历史为背景, 以青年画师莫高与 大将军之女月牙的 感情历程为线索, 演绎了一段可歌可 泣的爱情故事。
该剧兰州歌舞 剧院排演。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