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锁便利店核心竞争力打造毕业论文

连锁便利店核心竞争力打造毕业论文

校徽XXXXXXXXX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连锁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系别管理系专业 XXXXXXXXXXXXXXXX班级 XXXXXXXXXXXX姓名 XXXXXXX指导教师 XXXXXXXXXX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10 日摘要连锁便利店作为一种零售业态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是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只有发达的大城市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便利店连锁链,而且也是靠数量和价格积累起来的,还没有正真的根深蒂固,所以核心竞争力对于连锁便利店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个整个世界都充斥者各种各样信息的时代,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信息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关系到企业的未来,不仅如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长期收益才是高效的,而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靠长时间的积累而来,给企业带来无尽的收益。

本文就对如何打造连锁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连锁便利店,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企业文化目录前言 (1)第一章连锁便利店相关理论概述 (2)1.1便利店的发展和定义 (2)1.2便利店的业态特征 (2)1.3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3)第二章连锁便利店的发展现状 (4)2.1国外发展现状 (4)2.2国内发展现状 (4)第三章连锁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 (5)3.1便利店的产品竞争力 (5)3.2便利店的品牌竞争力 (5)3.3便利店的服务创新竞争力 (6)3.4便利店的企业文化竞争力 (6)3.5便利店的信息化竞争力 (6)第四章打造连锁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7)4.1便利店的“便利服务”是关键 (7)4.2信息时代的信息化管理 (7)4.3企业文化是便利店的灵魂 (8)4.4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之路 (8)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前言在连锁便利店竞争日益激烈下,如何取得和竞争对手竞争的胜利,如何提高便利店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竞争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比拼,很多竞争者用完善的物流采购系统来降低商品成本和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不但如此,还开一堆的分店,可能在短期能取得竞争优势,但肯定不会长久,很容易被其他竞争者所模仿利用,而只有开发核心竞争力才能维持和发展企业。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战略。

由此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成为便利店发展的核心,如何打造连锁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便利店的发展,就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连锁便利店相关理论概述1.1 便利店的发展和定义便利店作为零售业态的一种,最早于1927年出现在美国,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在超级市场步入大型化与郊外化后,给购物者带来的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便利。

由此,促成了便利店的出现。

在20世纪的60年代至70年代,便利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并迅速传遍美洲、日本、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国,成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业态之一。

国外早期对便利店的定义是:“运用超级市场的经营管理技术和销售方式的食品杂货店。

”而日本中小企业厅对便利店的定义是:“以向消费者提供方便为第一原则,并在经营管理方面追求高效率的零售业态。

”由此,可以总结出。

现代便利店的核心定义为:采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管理技术,以食品、饮料和服务产品为经营内容,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小型商店。

1.2 便利店的业态特征便利店本身的“小、灵、便”与超级市场的“大、全、廉”在业态上可以形成互补,加之在开发门店是定位于实用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有利于各网点的相互渗透和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因此便利店即使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仍能快速成长,并逐步发展壮大。

(1)便利店需求的特殊性便利店的目标顾客主要是对新产品特别敏感的年轻人,不是通过广告宣传来购买新商品,他们往往是新消费趋势的引导者。

主要表现为:适量性需求,比如便利性商品包装量合适,能满足消费者对少容量、多选择的需要,便利店还能提供其他店无法顾忌的商品和特殊服务项目;即使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即刻需要,比如提供一些熟食和便当;急需性需求,比如受伤了需要创口贴,衣服破了需要针线等;应季性需求,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商品结构,比如天气冷需要暖和的东西,天气热需要冰凉解渴的东西,这些便利店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便利店商品的日常需求性便利店的商品结构,大致分食品、非食品和服务三大类商品。

每种商品都是人们日常需求品,商品结构都是考虑顾客的便利性和商品本身的有利性。

食品类商品,便利店的主力商品,重点销售的是速食品和饮料,这些商品虽然不能和超级市场竞争,但是其便利性为顾客节约时间,所以成为毛利率较高、周转快的商品,通常被视为便利店商品销售的重点;非食品类商品,品项很多,构成商品结构的重要方面,如洗涤用品、卫生用品,虽然不是销售重点,如果经常性缺货或者无货会大大的降低消费者的忠诚度减少潜在顾客;服务性商品,是构成便利店特色商品服务的重要内容,服务性商品发展空间很大,都是在坚持便利性和有利性的原则上开发而来,如代理服务、设备服务等。

(3)便利店营销的便利性便利店的营销特征主要体现在“便利”上,具体包括:时间方便,便利店靠近居住区,每天24小时经营,甚至全年不休。

由于便利店门店面积小,商品品项少,商品陈列有序,位置明显,因此购物时间很短,交易时间也很迅速。

地点方便,便利店开店地点比较自由灵活,通常商圈半径为250米左右,步行5分钟,由于门店位置适当,顾客购物十分方便。

商品方便,便利店经营品种在2000左右,销售商品为消费者日常的必需品及市场新品为主,可以满足大多数顾客的需要。

1.3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

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某种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企业、行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

第二章连锁便利店的发展现状2.1国外发展现状便利店最早于1927年出现在美国,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日本便利店是20世纪60年代末才从美国引进的,当时,由于迅速增长的就业妇女、迅速增长的单身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在餐桌上使用预煮食品、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娱乐活动的增加等诸多因素,使得人们更加追求购物的便利性,从而为便利店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日本第一家便利店成立于1969年,是由日本橘高糕点批发公司按美国模式建立的沃玛特便利连锁集团。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的经济衰退波及整个商业领域,导致许多商业企业倒闭,但连锁便利店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量从1991年的9700家增加到1997年的20530家,销售额从15920亿日元增加到36890亿日元。

仅伊藤洋华堂一家所经营的便利店在日本当地就发展到近8600家,销售额达到近2万亿日元。

2.2国内发展现状中国的第一家便利店是在1987年广州南方大厦开办的“ 24小时连锁便利店”。

此后, 处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上海、深圳等地区也相继开始出现便利店这一业态。

据研究, GDP 达到人均3000美元时, 是连锁便利店导人的最佳时机;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 是便利店的成长期;而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 便利店就进人了发展的高峰期。

中国的便利店发展基本上遵循了这个规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便利店的发展也进人快车道。

各大品牌的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发达城市的大街小巷。

以便利店发展最快的上海和广州为例, 到2006年年初上海有连锁便利店门店4131家, 2006年年底广州有563家。

2000年后, 大量外资便利店品牌涌人国内一线城市。

国外著名的便利店纷纷登陆国内收人水平较高的大城市, 开始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

本土便利店品牌可的、好德、快客等也借助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纷纷开始扩张。

国内便利店业从此进入了洗牌调整期, 破产合并这一现象在上海和广州最为常见。

如:2007年上海好德便利店收购上海可的便利店、2002年广州7-Eleven收购AM-PM、2007年广州7-Eleven收购广州快客等。

为了获得竞争的胜利, 竞争的主角各显神通。

大品牌便利店开始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很多二线城市布局发展, 如长三角的昆山、苏州、宁波、杭州等城市, 珠三角的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 以期在未来获得战略竞争优势。

而一些本土便利店品牌则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先从收人水平较低的二线城市开始发展, 待市场优势明显后再向一线城市扩张, 如美宜佳便利店、浙江供销超市等。

第三章连锁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在1990年由两位管理科学家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的产生代表了一种企业发展的观点:企业的发展由自身所拥有的与众不同的资源决定,企业需要围绕这些资源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以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个观点已被广为传播和接受,并更进一步地推动着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深化。

3.1便利店的产品竞争力便利店的产品是便利店的基础,其商品大分类一般为三种,食品、非食品和服务类商品,食品类商品属于便利店的主力产品,是便利店主要收入来源,这类产品如果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优化的商品分类和较低的商品价格,会给便利店带来巨大竞争优势;非食品的商品属于竞争性商品,这类商品一般保质期较长,容易货物积压,其销售成本较高,但也是便利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用来留住顾客,营造便利店的便利性;服务类商品属于便利店的加分商品,可能每个便利店都不同,这个要看周围顾客的对该产品的需求情况,是便利店便利性体现的关键和便利店创新意识的体现。

除了以上三个分类外,便利店也是新产品的集合地,因为喜欢便利店消费的群体是年轻人,大多数年轻人敢于尝试新产品和喜爱新鲜的事物,而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利于增加年轻人来店消费。

我认为便利店还可以尝试一些还在生产中且相对比较老旧过时的商品,因为这可以吸引一些年纪比较大的顾客的怀念,甚至可以吸引一些年轻人的兴趣。

对于这么庞大的商品系统,如何展示其商品的优点,让消费者接受并消费,这直接反映企业对商品重视与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