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中毒症
长期或者大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引起中毒。中毒的症状是异常口渴,眼睛 发炎,皮肤搔痒,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以及钙在血管壁、肝脏、 肺部、肾脏、胃中的异常沉淀,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重者可致死
亡。我国制定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使血钙恢复至正常水平,常被
维生素D
维生素D(vitamin D)是一种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 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可以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根据血钙浓度大小抑制 或促进骨质中的钙的流出。维生素D家族主要有维生素D1、维生素D2、维生素 D3、维生素D4和维生素D5,其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
[6]江巍,高凤荣.维生素D缺乏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年3
月第20卷第3期.
维生素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2的结构
维生素D3在体内的合成过程
维生素D的摄取
正常人可以通过照射日光的方式将
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但部分人仍然
需要通过食物或药物摄入一定量的维生 素D以维持人体机能。成人的每日建议 摄取量是5μg,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应 当增加1倍左右的摄入量。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瘤细胞生长速率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随后,1α,25(OH)2D3对肿瘤细胞的抗增殖
作用在结直肠癌、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被证实1α,25(OH)2D3 介导的抗增殖 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的。
维生素D与心脏病
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表明,血液中 25[OH] D水平低可明显增加心脏 病死亡率。针对维生素D对抑制心脏病的机制目前存在多种假说,其中一种是 维生素D或其代谢产物促进心肌细胞产生某种蛋白质 ,抑制了钙化作用;另一 种是维生素D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抑制炎症过程。
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食物中获取或经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 进
入肝脏后, 在肝微粒体内经 25- 羟化酶的作
用形成 25(OH)D, 并伴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 在肾细胞线粒体 1α- 羟化酶和 24R- 羟化酶 作用下生成高生物活性形式 1α,25(OH)2D3和 少量 24R,25(OH)2D3。
松性骨折的方法。
维生素D与糖尿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与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及其他类型糖尿病之间均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维生素 D 通过抑制炎症反
应、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方式 对体内的血糖浓度进行控制。
维生素D与癌症
在20世纪就有很多关于照射阳光与患癌风险的关系的研究。在维生素D在人 体内合成的机理被阐明后人们发现维生素 D 缺乏和多种肿瘤发生显著相关,包 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等。实验发现经 1α,25(OH)2D3处理的黑色素
用来作维生素D中毒的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1] 陈辉. 现代营养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杨卫红,周建烈. 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述评.[3]陈兆聪. 维生素D再认识. 医药导报, 2011年5月第30卷第5期. [4]许桂平. 维生素D与糖尿病.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 Jan , 38(1). [5]李绵,陈培战,李晓光,王慧. 维生素D与癌症:研究现状和展望. 生命科学, 2013.
维生素D的代谢
维生素D的作用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D可能对身体极其有害。 除了佝偻病之外,骨质疏松、糖尿病、癌症、心脏病、肺病、高血压、精 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在预防及
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低估。
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
人体的骨质流失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 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钙加维生素D的补充剂可以降低了老年人21 %的髋部骨折概率。补充钙和维生素 D 已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防治骨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