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灸法在中风脱证治疗中的量效观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论临床验证
重灸法在中风脱证治疗中的量效观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论临床验证
浅促 ,氧饱和度急剧下 降到4 — 0 ,即刻再予灸法 治疗 ,灸 5 5% 治3 分钟后患者氧饱和度再次逐渐 回升至6% O 0 。持续灸治,患 者氧饱和度 以每小时1% 0逐渐 回升 ,呼吸逐渐平稳 ,因患者上 述穴位灸治时间过长,穴位 皮肤微红、稍 突出,故 另选 双肺
每 日~剂。外用芒硝、苦参、蒲公英、地肤子、蛇床子、重楼 各2 克,川 椒 、五倍 子、蝉蜕各 1 克 ,煎煮成 中药夜5 0 l O I O 0m 坐浴 ,每 日两次。
俞 、中府 、合谷 、外 关、丰隆持续 灸治 ,一直至 次 日早晨8 点 ,当晚灸法治疗共记 7 , 4 时。经治后患者一 直呼吸平稳 , 从 此 停 用 呼 吸 机 给 氧 , 并 在 停 用 可 拉 明 、 多 巴胺 、 多 巴酚 丁 胺 等 药 物 治 疗 情 况 下 ,氧 饱 和度 维 持 在 9 - 0 % P 2 — 0 10 ,B 10
法 治 疗 。至 凌 晨 4 , 患 者 停 用 灸 法4 , 候 后 再 次 出现 呼 吸 点 d时
重在求得人身疾病 的根源 ,于人体五行生化之 中, 找到五行 运动之不 圆,对危重症候 ,大补其所虚 ,求得 了妥善实在 的
救 治方法 。此证元气虚 于下 ,阳气暴脱于上 。重灸涌泉 、神
一
一
重 灸 法 在 中风 脱 证 治 疗 中 的 量 效 观 察 《圆运 动 的古 中 医学 》理 论 临床 验 证
张鉴梅 徐 丽
贵阳 500 503 贵 阳中医二 附院针4 .+ 2 59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5 7( 0 0 6 1 1 1 0 78 1 2 1 )1— 3 —
作者过去于针灸 神经 内科 工作 期间,遇 到中风危候之脱 证不计其数 ,采用重灸法治疗 ,均可获得奇效 。该类患者症
见 昏迷 ,肢冷不温 ,胸腹煽动 ,呼吸浅促 、氧饱和度急剧下 降并持 续在 5 % 0 以下 ,心率 增快并持续在 1 0 分 以上,西 2 次/ 医常见于脑血管意外 中的呼吸衰竭 。使用呼吸兴奋剂或呼吸 10 8 m H ,H 8 — 0 / ,P 0 2 次 / ,此 后 患者 病 情 3 / 0m g R 0 9 次 分 2—8 分 机均不能有效改善的情况下 ,唯有重灸法可挽救患者生命于 稳定出院,出院后存活 了3 。 年 垂危。总结治法如 下。 4 讨 论 《 圆运 动的古 中医学》在燕窝泥外 治小儿危证篇 1 方法 重灸 ( 每次灸量不少于10 2 分钟 ) 指出:患者 昏迷,肢冷不温 ,胸腹煽 动,呼吸浅促 、中气将 2 取 穴 涌 泉 、神 阙、 三 阴 交 、 足三 里 、大 椎 。 离根 。 ( )若中气亡脱 ,中土无根 ,肾水不能复生 ,肝木之 1 3 操 作 上述 穴位 依次悬灸 ,双侧交替进 行 ,每穴 总灸量 气枯竭,五行消灭,人不能生也。中气为生命之主,肾气为中 大约1 — O 5 2 分钟 。一般灸涌泉 、神阙 、足三 里时间达到3 分 气之根。艾叶,纯阳之性 ,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 ,走三 0 钟时,患者呼吸浅促可明显改善,氧饱和度稳定上升,心率 阴。 ( )重灸涌泉 、神阙 回阳救 逆, 以有效挽救 患者生命 2 逐渐 下降。当上述穴位总灸量达 ̄ 1 o 02 分钟后,患者呼吸可基 于垂 危 。作者 临床 验 证 《 圆运动 的 古 中医学 》 系统 中 医理 论 ,
胃经合穴,取之直救中气 。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取大椎直补
亡脱之阳,诸穴共用,方能起死回生,挽救患者生命于垂危。
参考文献 [] 李可,刘力 红,明 ・ 1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 版 社 ,2 0 ; 2— 4. 07 28 []清 ・ 2 汪昂.本草各要 [ 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0 :6 - 3 08 26 . [] 印 会河 . 中医 基 础理 论 [ . 上 海 :上 海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18 : 3— 9 3 蝴 94 4 3 .
3 结 果 治 愈 2 0 ,治 愈 率 1 0 , 术 后 无 肛 门变 形 、 狭 窄 、失 2例 0%
禁等后遗症 。
4 讨论
我院手术结合有 效的 中药 内服 外洗治疗肛瘘 2 0 ,达 2例 到最佳效果 。肛瘘主要是 由直肠周 围脓肿溃后 ,余毒未尽 ,
蕴结不散,血行不畅所致 。术后最易邪气留连 ,方中金银花清 热解毒 ,为痈毒之要药 ;配合蒲公英、地丁、重楼 则作用 更 强;陈皮理气行滞 ;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 ,止 痛;白芷祛湿排脓消肿;炮 山甲性善走窜,专能活血行散 ,起 到软坚散结作用 ,配合皂角刺行散消肿排脓作用更强 ;加大 黄、丹皮泻热破瘀 。诸 药共奏清热解毒 、泻热破瘀 、软 坚散 结、消肿止痛之功效 ,结合具有泻火解毒 、消肿止痛、收敛 生 肌 、止 痒 之 中 药 , 能有 效 的加 速 伤 口愈 合 。
度上升至8 % 0 ,但于入院第三 日,晚间9 点,患者血氧饱和度 突然 下降至5 % 0 以下 ,考虑患者 阳气 暴脱 ,即刻予灸法治疗 回阳固脱 ,灸双侧神 阙、涌泉 、足三里约3 分钟后 ,患者氧 0 饱和度逐 渐回升至8 % 0 ,呼吸逐渐有 力,至深夜 1 点持续灸 2 治达 1 0 钟,氧饱和度 回升,持续稳 定在9 - 5 时 ,停灸 8分 0 9%
阙穴 ,用外治之法 ,引火归元 ,温下补木补土 。中气旋转 , 升 降复 旧 ,是 以病 向 良好 预 后 转 归 。 印会 河 主 编 的 《 中医 基 础 理 论》 指 出 :肾藏 先 天之 精 , 为脏 腑 阴阳之 本 , 生命 之源 , 故称 “ 先天之本 ”。 ( )涌泉为 。 3 肾水起始 穴,中气之根 。脾 胃相为表里 ,同位于 中焦 。机体生命活动 的持续和气血津液 的生化 ,都有赖于脾 胃运化 的水谷精微 ,故称脾 胃为气血生 化之源 , “ 后天之 本 ”。 ( )神 阙为中焦脾土 胃土之际 , 4 为 中气之位 ,人之生死取决于 中气存亡而 已 本法使用重灸 涌泉 、神 阙等 ,外治救 中气而活 ,是 《 圆运动的古 中医学》 “ 天人合一理论 ”、 “ 中医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 ”的事实论 证。其余穴位 中,三 阴交是足三 阴经交会穴,取之由下以上, 于阴 中求阳挽救阳脱 。足阳 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足三里为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1 31・
临 床 研 究
C i a s a c l mc l Re e r h
Chnee J u n lo h o d cn n h o a ma y i s o r a fEt n me il e a d Et n ph r c
本恢复正常。所有 经治病例 ,当 日病情均 可趋 于平 稳,并且 连续施灸三 日后,可彻 底纠正中风脱证之—— 肢冷不温 ,胸 腹煽 动,呼吸浅促、氧 饱和 度下降,心率增快等危重症候, 患者均可脱离危险境地。其 中一典型案例 ,在使用呼吸兴奋剂 静脉滴注及呼吸机给氧 ,仍不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的情况下, 持续灸治总量7 , d 时后 ,病情转危为安。实述经过如下: 患者林某 ,8 岁,突发 昏迷1 2 天入院,做头颅c ,诊断: T 脑干梗死 。患者入 院症见 昏迷 ,肢冷 不温 ,呼吸浅促 ,胸腹 煽动 。 ̄P 2 次/ 10 分,B9 / Om g R 2次/ ,R5 分, P 06 mH ,H 10 分 3 次/ 氧饱和度5% 0 。入 院后 即刻予呼吸机面罩给氧辅助呼吸,可拉 明、多巴胺 、多巴酚 丁胺配 液后 持续 缓慢静滴 维持 ,氧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