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界面设计一些原则

界面设计一些原则

显示一控制界面的布局设计基本原则1.视觉显示器布置的一般原则 (1)考虑人眼的视野和视区面板上显示器的布置应考虑人眼的视野和视区。

显示器应根据其使用的频数和重要性,依次布置在良好视区、有效视区和条件视区中。

(2)考虑人眼的视线流动特点 1)人观察物体习惯于从左到右和从上往下运行(如人的看书习惯);观察圆形结构,以沿顺时针方向看最为迅速。

眼睛做水平方向运动比垂直方向运动要容易和迅速,因此,先观察水平方向的东西(或形体),后注意垂直方向的东西(或形体),所以,许多机器设备(包括面板)一般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2)根据上述视觉的运动规律,面板上的连续的数字排列采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需顺序操作的元器件,其排列顺序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面板上的装饰线条和色带采用横向走向,显得平展、流畅。

3)人眼观察速度和认读有效性的优先次序依次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象限,所以台式仪器面板上的主要显示器件一般都装在中间或左上角。

4)由于人眼水平方向的扫视比垂直方向要快、不易疲劳、幅度也宽,并且对水平方向的尺寸比例和节拍的估测要比垂直方向的更为准确、迢速和省劲,所以,面板上的元器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排列应多于垂直方向的排列,较长的数字排列(如收录机的频率选择指示)则采用水平的从左到右的布置。

5)眼睛对直线的感受比对曲线的感受更容易,因而面板用的拉丁字母采用大写印刷体,而汉字则不宜于采用行书。

2.控制器布置的一般原则 (1)考虑手的可及范围及操作区面板上控制器的布置应考虑人体手臂的活动范围。

控制器应根据其使用频数和重要性,依次布置在舒适操作区、有效操作区和扩展操作区中。

(2)考虑人的操作习惯 1)面板上控制器的布置,本应使操作人员两手的工作量适当平衡,但由于人体机能的不对称现象,一般右手比左手灵活,即右手是优势手(少数人是左手为优势手)。

因而,在面板操纵器布局中,在考虑最佳区域时,人的操作习惯与视觉习惯相反,对于小型面板,最优操作区是在右下方。

需作精密而准确调整的旋钮、主要控制器、紧急操作开关或按钮、频繁操作的元件等,应尽可能布置在右下方或中下方的位置。

2)人手的动作习惯是从左向右操作比从右向左快;从上向下比从下向上快;向前伸展比向后快;顺时针操纵动作比逆时针操纵动作方便;水平操纵动作比垂直操纵动作速度大;手在水平面内动作比在垂直面内动作准确。

这些都是面板空间位置布置和控制器布局中应考虑的因素。

一般有顺序操作要求的元件排列次序应是由左向右,由上向下。

紧急开关的关断方向应是由上向下。

3)在面板的布局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上述人的生理特点所形成的动作习惯,违反这一习惯将引起人心理上的别扭感,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可能增加差错。

遵循这些习惯所形成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3.显示一控制系统布置的一般原则 (1)考虑显示一控制的相应性显示与控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应刻考虑显示一控制的逻辑位置相应性,运动相应性和信息相应性。

这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减少差错。

(2)考虑使用顺序和使用逻辑 1)显示器与控制器的布置应考虑到与工作顺序的一致性。

依次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进行布置。

例如,反映工业流程的指示灯或控制工业流程的控制器,应自左向右依次布置;具有相似交互作用的功能组,在一个系统中应具有相似的布置,应避免使用顺序的改变。

2)众多显示器与控制器的布置,应根据使用逻辑考虑观察与操作路线最短原则。

(3)考虑功能组的构成 1)视觉功能的考虑:通常,看一眼仪能立刻感觉到5串或者更少的对象。

当把大量的元器件集成布置在一个矩阵中时,应避免连续均匀排列,这种排列会造成对元器件功能辨识的混淆,易于产生失误;应将元器件的排列分割为若干区块,可提高辨识的效率和准确度。

2)使用功能的考虑: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元器件结合成功能组、按区布置,有利于提高观察控制的效率,减少差错。

(4)考虑布局与构图的艺术性面板设计不仅应具有物质功能,还应具有精神功能,合理的布局和具有形式美的构图,有利于提高作业的安全、舒适和效率。

4.面板的视认度要求对面板视认度的综合要求是,面板上所采用的各种显示器和文字、符号、标记,应在各种不利的视觉条件下(光线暗、判读快、符号密、干扰多等),都能保证清晰易辨。

所有标记等均应保证视力为0.4的人可以分辨。

面板的视认度具体应考虑以下几点。

1)信号因素的影响。

应考虑信号的编码、信号的组合、信号的多余性、“信息加工”的复杂程度等对视认度的影响。

2)文字符号视敏度和认读性的影响。

如视角,视距、入射角,文字符号的形体等对视认度的影响。

3)配色的影响。

考虑字符、标记颜色与底色的对比与协调性等对视认度的影响。

4)环境因素的影响。

考虑微气候、噪声、振动,、笆彩环境,以及光环境(照度、均匀与稳定性、眩光、亮度对比、光色效果等)对视认度的影响。

5)个体因素的影响。

个体差异及疲劳等因素对视认度的影响。

5.面板本身的要求 (1)面板的材料小型面板可用铝板或塑料面板;大型面板可用钢板;塑料拼块镶嵌式面板用做大型模拟屏,模拟图可由特定拼块的组合而获得,仪器仪表及控制器等同‘安装在取掉的某些拼块处。

(2)面板的刚度面板应有足够的刚度,以避免变形或受振动而发生抖动。

大的面板可通过背面的加强提高刚度。

(3)面板表面肌理要求 1)面板表面宜呈低光泽或无光泽的漫反射状态。

2) -般采用微粒纹理,由微粒均匀分布形成的精细纹理,对光线呈漫反射光感。

3)微粒纹理的获得。

喷砂可用于铝板,对钢板、铝板可以涂细纹桔纹漆,塑料通过模压得到,对铝板和钢板的面板还常用由刷丝形成的平顺、细腻、柔和的同向纹理。

(4)面板的颜色面板的颜色是显示器和文字符号的底色,一般采用深色或浅色,以便与浅色或深色的显示器或文字符号形成必要的配色对比。

面板若采用较深的颜色,还可减少无用亮光对眼的刺激,减轻眼的疲劳。

用户界面设计20条原则世界级图形设计大师Paul Rand(保罗.兰德)曾经说过:“设计绝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与简单地再编辑,它应当充满着价值和意义,去说明道理,去删繁就简,去阐明演绎,去修饰美化,去赞美褒扬,使其有戏剧意味,让人们信服你所言……”此文译自界面设计师JoshuaPorter博客当中的一篇文章——《Principles of User Interface Design》1.清晰度是首要工作清晰度是界面设计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要想你设计的界面有效并被人喜欢,首先必须让用户能够识别出它?让用户知道为什么会使用它?比如当用户使用时,能够预料到发生什么,并成功的与它交互。

有的界面设计得不是太清晰,虽然能够满足用户一时的需求,但并非长久之计,而清晰的界面能够吸引用户不断地重复使用。

2.界面是为促进交互而存在的界面的存在,促进了用户和我们的世界之间的互动。

优秀的界面不但能够让我们做事有效率,还能够激发、唤起和加强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3.保护和尊重用户的注意力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会有许多事物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安静地阅读。

因此,在进行界面设计的时候,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是很关键的,所以千万不要将你应用的周围设计得乱七八糟分散人的注意力,谨记屏幕整洁能够吸引注意力的重要性。

如果你非要显示广告,那么请在用户阅读完毕之后再显示。

尊重用户的注意力,不仅让用户更快乐,而且你的广告效果也会更佳。

因此要想设计好的界面,保护和尊重用户的注意力是先决条件。

4.让界面处在用户的掌控之中人类往往对能够掌控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感到很舒心。

不考虑用户感受的软件往往会让这种舒适感消失,迫使用户不得不进入计划外的交互,这会让用户很不舒服。

保证界面处在用户的掌控之中,让用户自己决定系统状态,稍加引导,我想你会达到你希望的目标。

5.直接操作的感觉是最好的当我们能够直接操作物体时,用户的感觉是最棒的,但这并不太容易实现,因为在界面设计时,我们增加的图标往往并不是必须的,比如我们过多的使用按钮、图形、选项、附件等等其他繁琐的东西以便我们最终操纵UI元素而不是重要的事情。

而最初的目标呢?就是希望简化而能够直接操纵……因此在进行界面设计时,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人类自然手势。

理想情况下,界面设计要简洁,让用户有一个直接操作的感觉。

6.每个屏幕需要一个主题我们设计的每一个画面都应该有单一的主题,这样不仅能够让用户使用到它真正的价值,也使得上手容易,使用起来也更方便,在必要的时候更容易进行修改。

如果一个屏幕支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立马会让整个界面看起来混乱不堪。

正如文章应该有一个单一的主题以及强有力的论点,我们的界面设计也应该如此,这也是界面存在的理由。

7.勿让次要动作喧宾夺主每个屏幕包含一个主要动作的同时,可以有多个次要动作,但尽量不要让它们喧宾夺主!文章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去阅读它,并不是让人们在Twitter上面分享它。

所以在设计界面的时候,尽量减弱次要动作的视觉冲击力,或者在主要动作完成之后再显示出来。

8.自然过渡界面的交互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设计时,要深思熟虑地考虑到交互的下一步。

考虑到下一步的交互是怎样的,并且通过设计将其实现。

这就好比我们的日常谈话,要为深入交谈提供话由。

当用户已经完成该做的步骤,不要让他们不知所措,给他们自然而然继续下去的方法,以达成目标。

9.外观追随功能(类似于形式追随功能)人总是对符合期望的行为最感舒适。

当其他人、动物、事物或者软件的行为始终符合我们的期望时,我们会感到与之关系良好。

这也是与人打交道的设计应该做到的。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用户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知道接下来将会有什么的动作发生,如果它看上去像个按钮,那么它就应该具备按钮的功能。

设计师不应该在基本的交互问题上耍小聪明,要在更高层次的问题上发挥创造力。

10.区分重点如果屏幕元素各自的功能不同,那么它们的外观也理应不同。

反之,如果功能相同或相近,那么它们看起来就应该是一样的。

为了保持一致性,初级设计师往往对应该加以区分的元素采用相同的视觉处理效果,其实采用不同的视觉效果才是合适的。

11.强烈的视觉层次感如果要让屏幕的视觉元素具有清晰的浏览次序,那么应该通过强烈的视觉层次感来实现。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每次都按照相同的顺序浏览同样的东西,视觉层次感不明显的话,用户不知道哪里才是目光应当停留的重点,最终只会让用户感到一团糟。

在不断变更设计的情况下,很难保持明确的层次关系,因为所有的元素层次关系都是相对的:如果所有的元素都突出显示,最后就相当于没有重点可言。

如果要添加一个需要特别突出的元素,为了再次实现明确的视觉层级,设计师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每一个元素的视觉重量。

虽然多数人不会察觉到视觉层次,但这是增强设计的最简单的方法。

12.恰当的组织视觉元素,减轻用户的认知负荷正如注明设计师John Maeda在其著作《Simplicity》中所言,恰当地组织视觉元素能够化繁为简,帮助他人更加快速简单地理解你的表达,比如内容上的包含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