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长春十一高白城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世袭制 2.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巡视制度,下列官职中,行使这种职责的是 A.太尉 B.太守C.刺史 D.司空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4.《明史》:“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5.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6.《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 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 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 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7.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和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一书中说:“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社会力量发生变化,工业阶级向土地阶级要求分享政权,争取民主的斗争就此开始。
”对于这次“争取民主的斗争”理解正确的是 A.主要指工人阶级向资本家要求政治权力 B.实现了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权力的转移C.各个阶级以暴力冲突的方式进行 D.《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其重要的成果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9.有学者认为: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
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xx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
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0.传统的中国人相信这样的一套理论:即内乱和外患两者;衰败之时,便是国家内部形势危急和倾覆的象征。
下列最能证明、印证这一理论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清帝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清帝国 C.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帝国 D.辛亥革命时的清帝国11.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12.传教士郎怀仁曾说:“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此现象最早开始于 A.香港开始被割占之时 B.内河航运权被破坏之时 C.使馆界开始设立之时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之时 13. 1945年10月,刚刚更名的《台湾新生报》发表社论:“回忆五十年的往事,像一场噩梦。
一旦醒来,说兴奋不是,说安慰也不是。
应清算的历史被清算了,我们只觉得幸福与感谢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
” 对该社论理解正确的是A.“五十年前的往事”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噩梦”始于日本对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 C.“五十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直不断上升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台湾获得新生的原因 14.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带去灾难的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①完全否定了殖民侵略的消极影响②体现了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③体现了世界历史逐渐发展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17.“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
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选集》第2卷)。
毛泽东的这段评价突出强调了五四运动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C. 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 对民主革命起到的重要作用 18.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
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
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
”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20.列宁就曾经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比,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缺少必要的技能,不会耍阴谋诡计。
”如果说巴黎公社失败除了客观条件不成熟外,也是“缺少必要的技能”,那么这些“技能”包括①没有控制金融领域②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③没有废除旧的国家机器④没有大规模地发动农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九十多年来,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十月革命的必然性是有目共睹、不容否认的。
下列选项能够证明十月革命爆发必然性的是 A.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C.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D.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的推动 22. “如果把……比作一个战役的话,那么,1949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则是完成了战役的方针、原则、战略部署的制定工作;而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及其以前的选举代表等,只是组织实施战役计划的具体执行工作。
”材料中的…… 省略的内容应该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协商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
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A.《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B.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 C.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 D.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24.“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25.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他们的互相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据此,中国应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A.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的政策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加入不结盟运动,反对帝国主义 26.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