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评价学习中心: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导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摘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这12字方针,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
其中开展安全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预防工业事故的具体体现。
实际应用表明,企业通过开展安全评价,可以掌握安全生产状况,明确安全整改目标,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生产和安全的同步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
要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需根据不同的安全现状,运用各种安全知识,把安全生产从口头提到实质的行动上去。
因此,安全生产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安全评价工作亟待科学、有效的进行,以便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及控制技术水平。
通过对山能机械通力公司参观调研,对公司的安全管理状况有了一定了解。
公司以机加工为主,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同时也因为公司对安全管理的意识还未完全深入到每位员工,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违章操作和疲劳操作等现象,所以出现了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
在这里我运用安全评价的方法就公司的安全现状做一个简单的评估,对公司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做一个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和措施,希望能减少公司出现的安全事故,从而提高公司的安全效益,让公司的安全投资能起到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安全管理事故安全评价效益目录第1章前言 (4)1.1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现状 (4)1.2安全在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地位 (4)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4)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5)第2章油缸生产工序系统危险性分析 (5)2.1 安全评价概述 (7)2.2 安全评价方法介绍及选择 (10)2.3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 (17)2.4 事故树分析法 (24)2.5 本章小结 (32)第3章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油缸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与建议 333.1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34)3.2 实现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重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对策措施 (34)3.3 本章小结 (36)第4章制定机械事故应急预案 (36)总结 (36)参考文献 (36)致谢 (33)第1章前言1.1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现状目前,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危险与事故始终存在,且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重型机械制造业等领域呈现出事故总量高,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高,安全隐患风险高,技术装备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的“三高两低”的状态。
其具体表现为以下状况:1)生产设备技术装备水平低,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业基础薄弱,发展起步晚,造成目前重型机械制造业标准低或标准缺失,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2)重型机械制造业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设施设计的标准低,加之一些企业采购低价、劣质的设备材料,致使新建重型机械制造业装置没有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有的还存在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
3)安全管理有缺陷,我国部分重型机械制造业特别是中小重型机械制造业的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水平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4)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足,我国安全技术的发展相对其他国家较晚,现有的设备也不能与现代化的安全技术设施相配套和兼容,这样就导致了现代化安全技术设施不能普及,安全总体状况得不到提升。
综上所知,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面对当今世界和国内严峻的形势,单单从安全管理或安全技术一个方面下功夫或单单个别企业的个别部门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优势互补,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民动员起来,我们的财产、生命安全才会得到有力的保障。
1.2安全在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地位一、安全生产是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
安全生产是搞好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确保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从而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
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安全生产的落实去保证其它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保障,安全就是效益。
二、安全生产是促进安全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
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足企业增产节约、增收常支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
安全就是生命,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生产,实现促进生产和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以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为载体,针对其中存在高度事故风险的工艺流程和机加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行有关安全专业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把所学理论知识援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以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各个生产工艺过程的了解,对整个活塞杆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2)对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找出危险源,并进行汇总。
3)对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油缸工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暴裂、撞击等重大危险进行安全分析及防护措施的提出。
4)对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油缸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采取防护措施并编写事故应急预案。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本论文运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大手段对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油缸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主要意义有以下几点:1)对油缸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汇总,这样有利于企业进行危险排查以及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从安全技术层次上对油缸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爆裂、撞击事故进行了安全评估,这样有利于企业在第一时间很好发现并控制这类重大事故的发生,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3)从管理层次上对油缸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进行了应急预案的编制以及岗位操作规程改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事故带来的各种损失。
4)本论文所研究的液压油缸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预案不仅适合于山能机械通力有限公司油缸生产工艺,也适合于同行业或其他行业的相类似的工艺过程。
第2章油缸生产工序系统危险性分析与评价2.1 安全评价概述安全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表现。
安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评定,确定要采取的安全对策及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1.1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2.1.2安全评价的意义安全评价的意义在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
安全评价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伤害及其影响、严重程度,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评价是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安全预评价,能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2.1.3 安全评价的内容安全评价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的有效措施。
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潜在事故的原因和机制;2)评价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引发事故的后果;3)评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联合作用,进行危险分级;4)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危险性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安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思想,收集生产设计进行及其他与评价对象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尤起应对关键的设备,设施和场所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和预防重点。
2.1.4安全评价的程序及步骤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如下图2.1所示:图2-1 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图安全评价一般步骤如下:1)资料的收集:确定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油缸生产车间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评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的生产和事故情况。
2)危险危害因素辩识与分析:根据生产系统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地理、气象条件、工程建设方案、工艺流程、装置布置、主要设备和仪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等辩识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3)在上述危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单元,根据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
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事故风险的标准值进行风险分级,以确定管理的重点。
4)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根据评价和分级结果,高于标准值的风险必须采取工程技术或组织管理措施,降低或控制风险。
低于标准值的风险属于可接受或允许的风险,应该建立监控措施,防止生产条件变更导致风险值增加,对不可排除的风险要采取防范措施。
2.2 安全评价方法介绍及选择2.2.1 评价方法简介及选择系统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查明危险源以便控制和消除危险源,目前评价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按评价方法的特性分类有:(1)定性评价,(2)定量评价,(3)综合评价。
按流派分类:(1)直观法:即定性评价方法,包括价值工程功能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