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演建筑规范

观演建筑规范

观演类建筑方案设计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10-27 17:18:07 观演类建筑方案设计观演建筑类型包括各类剧场、各式电影院以及音乐厅、杂技马戏场、书场曲艺和大型综合性文艺中心(含多个剧场及音乐厅和展览、文娱、会议、餐饮等) 。

以下着重阐述剧场建筑方案设计在应试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剧场建筑按规模可分:特大型(观众容纳 1601 座以上) 、大型(观众容量 1201~1600 座) 、中型(观众容量 801~1200 座) 、小型(观众容量 300~800 座) 。

一、剧场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1.剧场功能组成剧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组成部分包括观众部分、演出部分、演出准备部分、办公管理部分和后勤设备部分。

其中前三部分是剧场建筑的主体部分,后两部分是剧场建筑的服务部分 (图 3—11) 。

上述剧场建筑各主要部分又包含着各自相应的房间组成(图 3—12) 。

根据剧场规模大小不同,上述各房间内容可有增减。

2.剧场的功能分析从图 3—13 大型剧场功能组合关系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剧场功能设计的特点:(1) 剧场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演员出入口、道具运输出入口、行政办公人员入口和后勤设备出入口。

这些出入口都要与城市道路发生关系,形成各自的流线,要特别注意这些流线不能在室外相混、交叉。

(2) 上述 5 个功能组成部分以观众厅、舞台、后台三者形成剧场建筑的主体,它们是一种纵向排列的紧密组合,按先后秩序组成整体。

(3) 观众部分包括前厅、休息厅、观众厅三大组成部分及相应为观众服务的设施,其组合特点是以观众厅为核心环以其他空间布置。

(4) 舞台部分包括主台、侧台及相应的技术用房。

其功能组合特点是以主台为核心且.与观众厅在同一纵轴线上,其余相应空间与技术用房位于主台两侧。

(5) 后台部分包括各化妆室、服装室、道具室等所有为演出服务的房间。

其功能组合特点是以演员上场准备程序为依据,以跑场走道为联系手段进行房间安排。

而且,后台部分是紧贴在舞台之后布置,以便为演员提供便捷的上下场条件。

3.剧场流线分析(1) 剧场流线主要包括观众流线(进场观众流线与散场观众流线) 、演员流线、道具运输流线,它们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外界联系。

(2) 观众流线以及它所联系的各个为观众服务的房间是布局在剧场建筑的前区,与广场和基地主要出入口之间的流线是通畅便捷的。

(3) 演员流线与观众流线在室外不交叉,不相混,在建筑内不汇集在同一空间,但它们各自的终端——舞台与观众厅是紧紧相连的。

(4) 道具运输流线是直接从室外直达舞台内。

二、剧场建筑方案设计主要相关法规(JGJ 57—2000)1.总平面(1) 剧场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镇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

(2) 剧场主要入口前按不小于 0. 20m2/座留出集散空地,当剧场前的集散空地不能满足前款要求时,或剧场前面疏散口的宽度不能满足计算要求时,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并应设有与其疏散容量相适应的疏散通路或空地。

剧场建筑后面及侧面临接道路可视为疏散通路,但其宽度不得小于 3. 5m。

(3) 剧场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与车流交叉。

布景运输车辆应能直接到达景物出入口。

(4) 剧场基地应设置停车场,或由城镇规划统一设置。

(5)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2.建筑设计(1) 前厅和休息厅设吸烟室时,应在池座和楼座分层设置。

(2) 剧场应设观众使用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 1: 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男厕:应按每 100 座设一个大使器,每 40 座设一个小便器或 0. 6m 长小便槽,每 150 座设一个洗手盆。

2) 女厕:应按每 25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 150 座设一个洗手盆。

3) 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厕位。

(3) 观众厅视线升高差“C” 值应取 O. 12m。

(4) 舞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对于镜框式舞台面为 0. 6~1. 10m;伸出式舞台面为 O. 30~0. 60m。

(5) 观众席对视点的最远视距,歌舞剧场不宜大于 33m;话剧和戏曲剧场不宜大于 28m;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 20m。

.(6) 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 O. 50m;软椅不应小于 0. 55m。

.(7) 座席排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 O. 80m,软椅不应小于 0. 90m,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

,.2) 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 1. OOm,软椅不应小于 1. 10m,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

3) 靠后墙设置最后一排座位时,排距应至少增大 O. 12m。

(8) 每排座位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22 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11 座。

2)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50 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25 座。

(9) 观众席位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席,座席深应为 1. 10m,宽为 0. 80m。

(10)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 20 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座位不宜超过 10 排。

• .(11)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图 3—14) 。

图 3—14 观众厅走道宽度(12) 镜框台口箱型舞台的台口宽度、高度和主台宽度、进深、净高均应与演出剧种、观众厅容量、舞台设备、使用功能及建筑等级相适应,以符合表 3—1 的规定。

台口和主台尺度表 3—1(13) 主台两侧均应布置侧台,位置应靠近主台前部,便于演员和景物通向表演区。

(14) 灯控室、声控室均应设在观众厅后部,通过监视窗口应能看到舞台表演区全部,面积不小于 12m2。

(15) 化妆室应靠近舞台布置,主要化妆室应与舞台同层。

当在其他层设化妆室时,楼梯应靠近出场口。

(16) 服装室应按男、女分别设置。

候场室应靠近出场口,小道具室宜靠近演员上、下场口设置。

(17) 甲、乙等剧场应设乐队休息室和调音室,休息室和调音室位置应与乐池联系方便。

(18) 盥洗室、浴室、厕所不应靠近主台。

后台每层均应设男、女厕所。

男大便器每10~ 15 人设一个,男小便器每 7~15 人设一个,女大便器每 10~12 人设一个。

(19) 后台跑场道地面标高应与舞台一致,净宽不得小于 2. 10m,净高不得小于2. 80m。

(20)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应设消防控制室,位置宜靠近舞台,并有对外的单独出入口,面积不应小于 12m2。

(21) 疏散规定:1) 观众厅出口均匀布置,主要出口不宜靠近舞台。

2) 楼座与池座应分别布置出口,楼座至少有两个独立的出口。

3) 观众厅出口门应为双扇门,净宽不小于 1. 40m,向疏散方向开启,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 1. 40m 以外。

4) 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

5) 主要疏散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O. 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O. 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 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 10m。

6) 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

7) 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三、剧场建筑方案设计应试要点剧场建筑方案设计总的要求是:创造优美的外部环境,即组织好各种流线使之秩序井然,处理好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提供良好的演出条件,即恰当地选择舞台形式和空间尺寸,主、副台的合理配置,舞台演出装配合乎技术规范,后台演出准备用房功能齐全。

满足良好的视听要求,即合理选定观众厅的平面和空间形式,剖面设计、室内装修选材符合视听要求。

保证集散的安全条件,即做到疏散通畅,出口便捷安全,符合规范要求,有必要的火灾报警与防护设备。

创造新颖的建筑形式。

针对该科目的考试,剧场建筑方案设计的具体应试要点是:1.总平面设计要点(1) 功能分区明确一般剧场从使用和管理上,大致分为观众活动区和演出活动区两大部分。

前者主要设置供观众集散的广场和休息的场地,安排车辆停放以及绿化、美化设施等。

一些与观众有关的行政管理用房如售票、门卫等设在此区。

演出活动区主要供演员和内部管理活动使用。

.(3) 把握好舞台各部分设计的尺寸比例(图 3—17) ,通常台口宽 A 为 10. 0~14. Om。

(4) 后台各演出准备房间的布局按演出准备程序定位。

布置好上场口和下场口的位置。

(一) 项目名称:剧场建筑方案设计。

(--) 建设地点:江南某市。

(三) 项目概述江南某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文化建设蒸蒸日上。

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经有关部门决定,拟在新区新建规模为 1400 座的剧场一座。

建筑面积为 4600m2。

(四) 用地概况该项目地处新区中心广场之旁,东侧临新区干道(宽 24m) ,与中心广场相望。

北侧为次要道路(宽 15m) ,用地南侧和西侧与居住区相邻,用地内地势平坦,占地O• 8hm。

(五) 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建筑退让东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 20m,退让南侧用地边界不小于 lOm,退让西侧用地边界不得小于 6m,退让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 15m。

2.建筑覆盖率不大于 40%。

3.规划建筑高度(舞台部分) 不得大于 24m。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人流与车流组织,避免交叉干扰,剧场主人口前应有足够的集散广场。

5.停车位控制指标:机动车泊位:不少于 4 辆/ 100m2 建筑面积;自行车泊位:不少于 40 辆/ 100m2 建筑面积。

6.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六) 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1.前厅部分 630m2 (1) 大厅 560m2;(2) 售票 15m2;’(3) 小卖、冷饮 55m2。

2.观众厅部分 1615m2(1) 观众厅 910m2;.(2) 休息厅 560m2;一,(3) 观众厕所 80m2;(4) 声光控制 15m2(设于观众厅后部) ;(5) 放映室 50m2。

3.舞台部分 1270m2 (1) 主台 500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