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译员口译引起国人的注目只有短短十年的时间。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电视传媒的发达让译员从后台走上前台;二是自由口译员在市场上身价倍增,成为一种超白领的职业。
有人说是金领职业,是一个名利双得的好职业。
但口译的酸甜苦辣只有口译员自己知道。
在新东方讲授口译课的时候,我更多的愿意谈口译的苦处,讲讲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
口译是什么?口译员应该归于什么行业?我觉得口译首先是服务业的一部分,口译员是一个服务员。
没有低调的服务意识,当不好口译。
只有把自己定位到这样的地位之后,才会坦然面对各种磨难和挑战。
我见过的优秀口译员无一不是智者。
因为成为优秀口译员的历程就是不断学习并成为智者的历程。
他们拥有的不仅是学识,对新知识的向往让他们拥有对学习的执着,长期的服务让他们变得热情却又内敛,见识过的各种各样的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让他们变得包容和豁达。
这些优秀的口译员后来大都转行,但依然做着涉外的工作。
他们无一例外的在新的职场立足并取得成功。
语言给了他们别人没有的机会,品质则让他们在多变的环境中茁壮生长。
口译永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者是快乐的。
语言是文化,社会,传统和历史的表达,同时包含了话语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社会地位和话语环境,最重要的还有他的说话目的。
电脑的语言处理系统远远未能找出语言中构成语义的各种因素,更不要说意义的转换和表达了。
只有人的大脑,口译员的大脑,才能筛选,捕捉一门外语中数不清的语素背景,把它们放到合适的语境中,然后重新准确的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口译员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只是成为一名优秀口译员的起点。
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是一个对个人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专业领域。
同传译员必须反应敏捷、口齿清晰、善于集中注意力,而且具有良好的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心理素质。
高级口译员李健北大演讲片段:提问:你在给国际会议做同声翻译的时候,肯定会碰到一些专业术语,如果碰到不懂的术语,你如何处理?回答:你们不用担心,在北京、上海作同声翻译是个什么局面呢?任何一个组织,比如说经贸部或者是外交部,或者是联合国,如果组织一个会议,起码要提前两个星期把这些资料事先给翻译,你会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你可以查字典。
另外,任何一个有经验的组委会都会事先请这个行业的专家对同声翻译进行一个系统的培训,这叫做(rehearsal)你参加这个培训,他还需要付费给你(笑声)是半天的计价,(half-day rate)真的,因为他要占用翻译半天时间,就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所以这个行业挺好的,和联合国的待遇一样。
如果你在联合国做同传,假设安理会召开一个特别会议,讨论美国9.11事件。
做为翻译,本来你可以休息,但是如果你想去听会的话,联合国就要付钱给你。
在联合国工作完以后,一般大家就要去乡下air their brains。
在北京做译员也是这样,做了一两个星期,他们肯定要出去玩一下,我们这些人很顽皮。
开着车,好几十个人出去玩,很好玩。
我们一年大概就作一百天吧。
一年的话,(这里给大家讲没有关系),最起码每个译员四五十万(收入)是有的。
而且翻译拿的都是税后款。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提问:如果大会发言人在发言时,很情绪化,你也要翻出他的情绪吗?回答:我们要忠实于发言人的感情,这才是最好的翻译。
如果他表示愤怒,你也愤怒,他表示悲伤,你也悲伤。
你要忠实于原文,没有办法。
作为译员来讲,你的任务就是表达他的感情,表达他的思想。
不管这个人有多么糟糕,你也要如实地表达。
提问:我总觉得,人无法一心二用,真能做同声翻译吗?回答:你说的这个没有问题,可以做到,否则北京的国际会议就没法开了。
只是你需要练习,要按照刚才所说的规则,进行练习。
练久了你就可以做到。
人可以一心二用,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
这主要是个练习的问题。
提问:请问在你的翻译生涯中,你是否曾经参加过一些重大的场合?在做翻译时,你是否犯过错误?回答:很好的问题。
我参加过一些重要的场合,我给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作过口译,那是交替翻译了。
是在中国大饭店,他在卸任之前来中国访问,搞了一个记者招待会,我做记者招待会的翻译。
我还给英国首相布莱尔做过同声翻译,那是前几年,前年吧,他到凯宾斯基饭店举办一个大的午宴,有一个(banquet),我给他做同声翻译。
在国际场合也做过,为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The International Labor Conference)做翻译,在万国宫举行。
另外也参加过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
我也给许多国内的领导人做过翻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犯过错误,但是我及时地纠正了它,以至于听不出来(笑声)。
实话实说,作为一名译员,没有人敢保证他不犯错误,但是问题是(how to paper-cover those cracks? How to keep your story straight?) , 怎么样把这些缝弥合起来,能够自圆其说。
这是功力!你不可能不犯错误,人人都要犯错误。
张健敏要犯错误,朱彤要犯错误,包括我们的老大哥马雪松也要犯错误。
没有人不犯错误。
犯错误没有问题,你只要让别人听不见,或者让他听不出来就行了。
不要担心,关于同声翻译我们做过测试,如果一个人想监听你,他办不到!你不用担心,他既想听你的翻译,又想听原文,他肯定办不到!(笑声)。
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
你可以试一下,你要么只能听原声,要么听翻译,你想全都听,什么都听不懂,没办法的。
所以作同声翻译,你真的可以大胆地翻译,什么叫好翻译?在犯错误的时候没有一点变化的翻译就是好翻译!语气依然很沉着。
好翻译就是脸皮厚的翻译。
我讲的是心理素质好。
人人都犯错误,犯错误没问题,但是你听不出来。
有些人刚做同传,他一三五翻,二四六听。
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翻,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听着,完了。
大家切记:你要保证你翻译出来的句子必须正确,你翻译的东西必须要让人能听懂,至于发言人说的一两句话你给省掉了,没关系。
你只要能够把发言人说的话,他的中心思想传达出来,就没问题(as long as you can get across the gist of the original speech, that is good already.)省去一两句太正常了,不可能100%翻译出来。
同声翻译,没有百分之百全部翻译出来的,没有人能做到。
是个心理素质问题。
你们不用担心,他们听不出来(你犯的错误),还会觉得你翻的很好、很好。
提问:如果有许多人去参加培训,会有那么大的市场吗?回答:你不用担心,北京的会议现在都成灾了,我从9月份开始一直到12月圣诞节前夕,日程都是满的。
有时候一天派6个翻译出去做,因为我们是同声翻译公司嘛,所以业务量很大。
同声翻译市场非常好,你们将来走入社会就知道了。
提问:同声翻译行业有没有行业规范?需不需要上岗证?拿到上岗证是不是就能做?回答:这是很好的问题。
同声翻译有没有行业规范?有。
需不需要上岗证?需要。
拿到上岗证是不是就能做?不一定。
有的学生有上岗证,但是他到市场上一检测,只是昙花一现(a flash in the pan),然后就完了,他做不下去。
而有些人什么证都没有,但是在市场上一直能做下去。
主要是你的真才实学。
虽然有个证,但是这个证并不代表passport,只是一个证。
培训证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最好是联合国认证,世界通用。
好象联合国每年在中国都要招生,通过国家人事部。
你们可以去问一问,我不太了解,可以通过这个渠道。
需要有证,但是有证并不代表你能进入市场。
没证的话,你水平好也行。
大家学好后可以找我,我对你进行测试,分五个级别(A B C D E),如果你拿到A级,就肯定没问题。
不仅我推荐你,任何人都会推荐你,因为缺翻译。
拿不到A级,你就是联合国认证的译员,也没戏!提问:请问我应该到哪里去参加培训呢?我不能脱产学习,只能利用业余时间。
回答:你跟我学吧!就象我刚才给大家的培训,大家会发现,这么练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完全可以掌握,很简单。
提问:译员的生活怎样?(笑声)回答:译员的生活,你想了解哪方面?你直说(笑声)提问:我一直觉得同声翻译很神秘,你能不能帮我们揭开他们的面纱?回答:我觉得很难回答,有一点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了。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下,没问题。
我讲别人,不讲我自己。
首先,同声翻译这些人通常说比较富裕,比一般的白领阶层要富裕,肯定的。
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较奢侈,真的,我不用讲别人,反正我自己是。
第二条,这些人很勤奋,他们在不停地学新知识,每做一个新的会议,都要学一些新知识,因为这个工作很有挑战性。
生活方式可以用四点来形容,以前给学生做培训时我讲过,做同声翻译有四个(nice)。
第一(nice food to eat),真的,国际会议一般都是在五星级饭店举行,吃的都很好。
第二(nice people to meet),你所碰到的人都是某一个领域的精英,比如说房地产大会,都是全世界房地产的精英;石油大会,石油方面的精英。
第三(nice money to make)。
第四(nice places tovisit),比方说我们去外地开会,肯定都是一些风景名胜。
比如说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我们就在世博园里开会,翻译一会,出去溜达一圈,回来再接着做(翻译)。
同声译员?怎么说呢?有点怪,与众不同,我就很怪,怎么个怪法呢?你觉得他们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候开着车,他本来想往左拐,拐到右边去了。
脑子极度紧张的话,就易出现这个问题,但是不用担心,这些人还不是(lunatics),不是疯子,还是正常人,或者基本上是正常人。
大概就是这样的。
但是总的来讲,这些人都是很上进的青年,这是肯定的。
他们的学问也比较渊博,必须要涉猎到各个行业,他们有一颗喜欢学习的心,他们总是在学习。
提问:做同声翻译有年龄限制吗?回答:没有官方的限制,但是从理论上讲,应该有一个限制。
如果一个人超过65岁就不适合了(笑声)。
60岁的译员照样做,联合国的老大姐们,做同声翻译,一边做一边打毛衣,一个月一件,你不信?联合国那些东西十年不变,军控、裁军、种族隔离,就是这些东西,十年讲同样的课题,翻译有时说:"不用你讲,我替你讲!"提问:我想问一下,您给国家领导人作翻译的时候,您准确地把他的话翻译出来的同时,是否了解他这些话背后的意思,比如说他们经常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含义,您怎么给他翻译?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国家和外国的领导人很有功力,我觉得我们国家领导人很不简单,他们确实与众不同,他们说的很多话寓意深刻。
你需要了解领导人这次出访有什么背景,国际社会背景是什么情况,他出访的目的是什么,都要了解清楚。
作为译员,需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同时要知道(这些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
提问:翻译人员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回答:我觉得在外交界呆久了,或者通过不断地学习,可以逐渐培养这种素质,这是个学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