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

7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


正常牛羊的扁桃体和上呼吸道的带菌现象十分普遍,在多种诱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 致病。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但6-8月多发,以零星散发为主,并局限于一定的地区。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5
临床症状
潜伏期:1-6天,依临床症状可分三型 败血型: 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反刍停止,泌乳量减少或停止; 鼻镜干燥,结膜潮红,被毛粗乱; 病脉搏加快,呼吸困难,有时咳嗽;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5
病理变化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6
病理变化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7
病理变化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8
临床诊断
初步诊断:
零星散发;
骤然高热; 咽喉部、颈部、前胸水肿;
胸膜肺炎以及严重下痢
确诊: 采取血液或组织涂片,用瑞特染色后镜检,出现两端着色的 椭圆形小杆菌,可作出诊断; 必要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咽喉、颈部和胸前皮下严重水肿;
肺炎; 急性胃肠炎;
内脏器官广泛出血;
病程短促,病死率高。201ຫໍສະໝຸດ -8-1牛巴氏杆菌病3
病原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细小的球杆菌,革兰染色阴性。


长1-1.5微米,宽0.3-0.6微米;
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在60℃20分钟、70 ℃5-10分钟即可杀死; 在干燥空气中2-3天内死亡; 在血液和粪便中能生存10天; 在直射阳光和高温条件下立即死亡。 一般消毒剂如0.5-1%氢氧化钠、10%漂白粉及5%石炭酸、0.1%升 汞、5%甲醛溶液等,在数分钟内均能迅速杀死本病菌。但克辽林的杀 菌力很差。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8
临床症状
肺炎型:
体温升高及一般全身症状;
主要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的症状; 呼吸极度困难,有时头颈伸直,张口伸舌喘气,黏膜发绀;
初为干咳,后为湿咳,流出泡沫性鼻汁,后为黏性或脓性;
胸部叩诊时有痛感,有浊音区; 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有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病牛开始便秘,后期下痢并带有黏液或血液、恶臭; 病程一般为3天或1周左右。


有浆液性或粘性带血样泡沫鼻液流出;
牛体温突然升高达41-42℃; 肌肉震颤,皮温不整; 随病情的发展,病牛出现腹痛、腹泻、粪便恶臭并带有黏液或血液;


有的病例鼻孔和尿液中带有血液。
腹泻开始后,体温下降,迅速死亡,病期多12-24h,多呈最急性和急性 经过。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6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20
类症鉴别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
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42),呼吸快、困难,胸部扣诊有 浊音区和疼痛、流鼻液。
不同处:鼻液先稀后脓性,不流泡沫样鼻液、肺部听诊有摩擦音, 垂皮、胸前有浮肿。病料涂片镜检可见极为细小的多形性丝状支原 体。 炭疽 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2),呼吸困难,腹痛,泄痢,粪中混 血,濒死时体温下降。 不同处;可视粘膜蓝紫色。血片镜检可见有荚膜的炭疽杆菌,死后 天然孔流血,迅速鼓胀,尸僵不全。
2013-8-1 9
牛巴氏杆菌病
病理变化
急性败血型
剖解时往往没有特征性变化
只见粘膜和内脏表面有广泛点状出血。 上颌淋巴结有水肿、出血。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0
病理变化
肺炎型
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胸腔内有大量的雪花样液体,肺与胸膜、心包粘连; 肺组织肝样变,断面红色,或灰黄色,散在有坏死灶;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9
类症鉴别
喉炎
类似处:喉部肿胀有热痛,咳嗽、呼吸困难。
不同处:不发生高温、皮肤、舌不发绀。 支气管肺炎 类似处:体温高(39.5-41)初干咳后湿咳,流鼻液、呼吸增数、困难。 不同处:无传染性,扣诊有浊音,无痛感末期鼻液增多,但不出现泡沫样 鼻液、排粪无恶臭。 大叶性肺炎 类似处:体温高(40—41),呼吸迫促、困难,咳嗽,叩诊胸部有浊音区, 叩诊有疼感。 不同处:无传染性.流锈色或黄红鼻液。
肺小叶间质稍增宽。
腹泻的病牛,胃肠粘膜严重出血。 水肿型 死后可见肿胀部位呈现出血性胶样浸润; 还可见到肺部及胃肠道病变。
2013-8-1 11
牛巴氏杆菌病
病理变化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2
病理变化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3
病理变化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4
病理变化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21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
严格检疫,防治引入;
定期消毒; 预防接种:每年春季,牛出血性败血病氢氧化铝菌苗,200kg以 上牛6毫,小牛4毫升,皮下或肌内注射。21天后可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9个月。21天后再加强1次免疫注射效果更好。
2013-8-1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4
流行特点
传染源: 病牛和带菌动物(耐过) 消化道 经口或呼吸道(飞沫感染) 皮肤、黏膜伤口 吸血昆虫 传播途径:
病菌可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外界诱因使牛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内源性传染而致 病。 疾病的发生与环境、机体的状态、病菌的血清型及毒力等都有密切关系。
牛巴氏杆菌病
22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早期急性病牛,效果较好。
① 青霉素500-800万单位+链霉素400-600万单位+解热镇痛药,每 天两次肌注;同时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四环素+5%葡萄糖生理盐 水混合静脉注射;
② 10%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0.07-0.1克,静脉注射,连用2-3天; +对症治疗。 血清疗法:抗出败病血清皮下注射100-200ml,每天1次,连用2-3天。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咳化痰为原则。方用三黄石膏汤 加减:黄芩60克、黄柏60 克、黄连40克、射干60克、 山豆根50克、 银花50克、连翘60克、生石膏100克、桔梗40克、栀子仁50克、大黄 50克、甘草20克,水煎服, 1天1剂,连用2-3剂。
临床症状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7
临床症状
水肿型:
明显的全身症状;
头部、咽喉、颈部及胸前部皮下结缔组织出现弥漫性严重炎 性水肿,水肿部初有热痛坚实感,后变凉、疼痛减轻;
咽、舌与周围组织高度肿胀,有时舌伸出口外,呈暗红色, 吞咽困难;高度呼吸困难,皮肤和黏膜发绀,多因窒息而死;
眼红肿流泪、出现急性结膜炎; 流涎,个别病牛也可发生血痢。 病程为12-36小时。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23
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1
牛巴氏杆菌病
知识目标:
理解认识牛巴氏杆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症状
熟悉牛巴氏杆菌病诊断方法、预防和消灭措施 技能目标:
掌握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技术
2013-8-1
牛巴氏杆菌病
2
牛巴氏杆菌病
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 起的各种畜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突然高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