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棉花市场分析及2011年棉花市场展望 2010年12月30日13:38 生意社-棉花资讯通生意社12月30日讯第一部分:市场回顾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行业步履维艰,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负增长,直接影响棉花消费,棉花价格大幅下滑,棉花面积跌至6年来最低。
2010年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纺织行业生产出口形势看好,价格回升,对棉花需求增加,且2010年新棉上市时间有所推迟,供需紧张推动棉花价格一路上涨。
2010年,中国棉花协会10月最新调查,全国棉花总面积为7700万亩,同口径比较减少1%,产量663万吨,同比下降2.5%(美国农业部11月预测中国棉花产量为653.2万吨)。
2010年纺织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据工信部公布,2010年1-11月纱产量2485.6万吨,同比上升了14.8%;纺织品服装出口上涨,2010年1-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8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2%;由于国内棉花需求紧张,进口棉数量大增,2010年1-11月进口棉花237.5万吨,同比增加106.6万吨,增幅81.4%;棉花销售价格2010年大幅回升,在基本面偏紧和游资炒作下,棉花价格连连攀升突破历史高点,截至2010年12月2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 27496元/吨,同比上涨85.1%。
2010年中国棉花现货价格走势图2010年1-12月国内棉花市场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平稳运行。
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纺织行业复苏势头良好,1-2月份棉花价格较上年度有大幅增长,棉花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第二阶段是3-6月份,国内棉花价格快速上涨。
3-6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回升,纺织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纺织企业大面积开工,棉花需求旺盛,新疆棉外运速度缓慢,国内棉花供给暂时紧张,同期国际棉价继续上涨,带动国内棉花价格快速上涨。
3月底,中国棉花协会召开了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形势分析会。
与会代表认为,2010年纺织行业恢复向好,棉花缺口加大,棉价将高位运行。
为满足纺织企业需要,稳定国内棉花市场,有关部门在积极协调新疆棉运输同时,于5月增发80万吨滑准税配额;5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召开棉花宏观调控联席会议;并且于6月再度增发进口棉配额60万吨,6月底国内棉花涨势趋缓;第三阶段是7-8月份,国内棉花价格小幅回落。
7月底,有关部门决定投放60万吨储备棉,并限定纺织企业自用。
7月纺织行业处于淡季,纺织品出口增速有所放缓,纺织企业采购进度放缓,市场成交清淡,棉价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上涨,出现小幅回落;第四阶段是9-10月份,国内棉花价格暴涨。
受新年度国内供需缺口增大、新棉上市推迟、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以及市场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棉花期现货和收购价格持续大幅走高。
9月底,有关部门决定再度增加40万吨储备棉抛售计划,满足市场需求,国家发改委召开宏观调控联席会议,但是国庆后棉花价格暴涨,连创历史新高,大量游资涌入炒作棉花,棉花高位风险积聚;第五阶段是11月份,国内棉花价格暴涨暴跌。
虽然10月份国家加强了棉花市场调控,10月底发改委等七部门下发《关于切实落实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维护当前棉花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但11月初棉花依旧加速疯狂上涨,短短10天上涨4000多元/吨,涨幅近16%,于11月10日左右见最高点,随后棉花现货和期货见顶后暴跌,跌势延续至月底。
第六阶段是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企稳回升。
棉花价格继11月暴涨暴跌后,12月进入震荡反弹。
美棉连续反弹至创新高,但国内棉花价格受制于国内政策调控,和下游棉纱市场颓势,涨势很平缓,价格基本稳定,购销清淡,市场极度不活跃。
2010年1-10月棉花相关数据统计表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全球棉花产销存预测:美国农业部11月全球棉花产需预测报告,较大幅度调减中国棉花生产和消费数量。
一、11月份预测2010/11年度数据与10月份相比调整情况: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生产量2509.3万吨,比10月份预测调减31.1万吨。
其中中国为653.2万吨,调减32.6万吨;美国401万吨,调减9.9万吨;巴西等国略有调增。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2543.5万吨,比10月份预测值调减85.9万吨。
其中中国调减65.3万吨;印度调增10.9万吨。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进口量846万吨,调增16.9万吨。
其中中国进口326.6万吨,调增43.6万吨;其他地区进口均小幅调减。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出口量845.8万吨,调增16.7万吨。
其中美国出口342.9万吨,调增5.4万吨;印度出口104.5万吨,未调;乌兹别克斯坦出口84.9万吨,调增3.3万吨;澳大利亚出口63.1万吨,调增3.2万吨;巴西出口52.3万吨,调增4.4万吨等。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918.8万吨,调减53.6万吨。
其中中国287.9万吨,调减32.6万吨;印度156.1万吨,美国47.9万吨,均下调10.9万吨;巴西库存126.3万吨,调增6.5万吨。
二、2010/11年度与上年度相比全球棉花生产量2509.3万吨,比上年增加302.8万吨,增长13.7%。
其中中国653.2万吨,同比减少43.5万吨,下降6.2%;巴基斯坦198.1万吨,同比减少10.9万吨,下降5.2%;印度566.1万吨,增加61万吨,增幅12.1%;美国401万吨,同比增加135.6万吨,增幅51.1%;巴西163.3万吨,同比增加46.8万吨,增幅40.2%;乌兹别克斯坦108.9万吨,同比增加24万吨,增幅28.3%等。
全球棉花消费量量2543.5万吨,同比减少36.2万吨,下降1.4%。
其中中国消费1023.3万吨,同比减少65.3万吨,下降6%;巴基斯坦235.1万吨,减少4.4万吨,下降1.8%;印度461.6万吨,增加37万吨,增幅8.7%。
全球棉花进口量846万吨,同比增长64.5万吨,增幅8.3%。
其中中国进口326.6万吨,同比增加89.2万吨,增幅37.6%,预计中国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量的38.6%。
全球棉花出口量845.8万吨,同比增加71.3万吨,增幅9.2%。
其中美国出口342.9万吨,增加80.8万吨,增幅30.8%,美棉出口占全球棉花出口总量的比重将由上年度的33.9%上升至本年度的40.5%;印度出口104.5万吨,同比减少38.1万吨,降幅26.7%,印度出口比重将由上年度的18.4%下降到本年度的12.4%。
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918.8万吨,同比减少31.5万吨,下降3.3%。
其中中国287.9万吨,减少44万吨,下降13.3%;美国47.9万吨,减少16.3万吨,下降25.4;印度156.1万吨,增加10.9万吨,增幅7.5%。
棉花生产形势新年度以来,包括棉花在内的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为确保市场供应、抑制价格上涨,11月份国家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台多项管理措施。
在这些措施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应声回落。
其中棉花由于前期涨幅大,这次价格回调速度快、跌幅大。
棉花市场购销出现僵持局面,实际成交量下降,入库棉花增量有限。
中国棉花协会棉花仓储分会对127家仓储会员单位统计,截至2010年11月底,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为89.8万吨(其中内地21.6万吨、新疆68.2万吨),环比增加39.8万吨。
据此推算,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约为98.8万吨,较上月增加44.2万吨。
当月,新疆21家中转站点共通过铁路向内地发运棉花27.2万吨。
新棉采摘进度: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统计,截至10月底,新棉采摘进度68.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籽棉交售率(占已采摘的比重)67.4%,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棉花加工企业新棉加工率(占已收购的比重)48.1%,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新棉销售率(占已加工的比重)11.9%,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2011年内地棉农植棉意向调查:2010年11月,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对内地12个省市263个县、1700多个定点农户进行了2011年植棉意向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前期棉花价格高涨,棉农种棉积极性提高;后期棉花价格波动加大,棉农陷入两难境地。
按照被调查棉农数据加权平均计算,2011年长江流域植棉面积继续增加,预计增幅11.7%;黄河流域棉农积极性不高,预计增幅4.9%。
宏观经济形势一是从5月-6月,共增发进口棉配额140万吨,满足纺织企业需要,稳定国内棉花市场。
二是从8月10日-10月22日投放100万吨储备棉,有效增加了市场供应。
三是10月18日-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专程赴新疆调研棉花市场购销情况,并协调新疆棉铁路运输,确定到年底前棉花装车量保持在300车/日以上,同比增加50车/日。
四是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下发《关于切实落实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维护当前棉花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强调加强市场和质量监管,重点加强对农村棉花经纪人的管理,对社会游资租厂或委托收购加工棉花情况的排查,严肃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五是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温总理表示必要时对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干预。
六是12月25日,新年前央行意外加息,有意抑制通胀。
央行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的第二次加息。
第三部分:后市展望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恢复性增长,棉花需求量大幅增加,国内产需缺口加大,棉花价格持续上涨,今年新棉上市后突破了历史高点。
棉花价格一路走高,截至12月29日,国内3级棉花现货价格27496元/吨,比月初涨了1332元/吨,涨幅5.1%,比去年同期上涨85.1%。
棉花价格高企,纺织企业不堪重负,由于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企业不敢签长单,部分企业开始限产压时、减少棉花用量,很多纺企被迫停业休整。
为做好新棉购销工作,维护棉花市场秩序,近期国家宏观调控棉价,整顿棉花市场秩序取得初步成效,棉花市场游资炒作得到一定的打压,棉花11月底环比价格回落近20%。
目前国内籽棉收购价格平稳,但收购量很小。
期棉价格的止跌与震荡,使得现货的价格亦开始回升。
但由于下游棉纱销售不畅,故棉花销售亦是有价无市。
而新疆棉的出疆发运速度亦较原来有所提高。
近段时间,各家仓库新疆棉已陆续到货,进口棉也在陆续到港。
市场上的棉花供应量较为充足,而且现在国家抑通胀控物价,宏观基本面不支持棉花持续上涨,预计年前棉花价格还是以震荡盘整为主。
虽然棉花价格受到政策调控制约,但国内棉花缺口依然存在。